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12924发布日期:2024-03-05 14:5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拍照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闪光灯是辅助照相感光的摄影配件,闪光灯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发出很强的光线,现在拍摄设备上的闪光灯的体积已经做到了小型化。闪光灯在使用时,用于在光线较暗的场合拍摄时的瞬间照明,也用于光线较亮的场合给被拍摄对象局部补光。闪光灯作为一种常见的光线补强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等电子设备上。

2、常见的设置于摄像机、手机内的闪光灯模组核心部件由一个led和一个透镜组成,并且在闪光灯对需要补光的区域进行照射时,闪光灯的照明范围为固定不可变的。在使用手机拍摄时,闪光灯由于发出的光线的照明角度范围固定,当拍摄组件到被拍摄物的距离较远时,闪光灯的照明面积会变大,将使得被拍摄物的拍摄效果变暗,导致拍摄效果不佳。另外,当拍摄组件到被拍摄物的距离为固定值时,对手机屏幕上显示的被拍摄物进行缩放时,由于闪光灯的照明范围为固定范围,将会使得被拍摄物的被拍摄的亮度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闪光灯发出的光线的照明角度范围固定,导致拍摄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调整闪光灯发出的光线的照明范围,保证拍摄效果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及其控制方法,闪光灯包括led灯、透镜、控光膜和控制组件,led灯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透镜和控光膜照射出,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控光膜改变控光膜对光线的折射角度,进而控制闪光灯的照明范围。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光膜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设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没有电压差时,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对led灯的光线进行散射;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有电压差时,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对led灯的光线的散射减弱。

4、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ed灯发出光线的光束角为第一光束角,透镜射出光线的光束角为第二光束角;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没有电压差时,控光膜射出光线的光束角为第三光束角,第三光束角大于第二光束角;其中,光束角为在光线强度峰值的两侧光线强度为1/2光线强度峰值的光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5、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增大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差时,控光膜射出光线的光束角和第二光束角之间的差值减小。

6、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透镜在横向上具有横向第二光束角,透镜在竖向上具有竖向第二光束角,横向第二光束角、竖向第二光束角为0~50°。

7、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透镜在横向上具有横向第二光束角,透镜在竖向上具有竖向第二光束角,横向第二光束角、竖向第二光束角为130°~180°。

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ed灯和透镜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led灯和透镜成对设置,一个透镜的第二光束角为0~50°,另一个透镜的第二光束角为130°~180°。

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变焦手机闪光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对上述的可变焦手机闪光灯进行控制,本方法包括:识别用户输入的目标控制信号;其中,目标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闪光灯的照明范围;根据目标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差,进而控制闪光灯的照明范围。

1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手机屏幕上显示滑动按钮并识别滑动按钮的滑动位置,根据滑动位置确定目标控制信号;或者,识别手机屏幕上的控制手势,根据控制手势确定目标控制信号。

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变焦手机闪光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对上述的可变焦手机闪光灯进行控制,本方法包括:当手机屏幕上的被拍摄物的图像放大时,获取手机屏幕显示的摄像头视野范围值,并控制闪光灯的照明范围减小到手机屏幕显示的摄像头视野范围值;当手机屏幕上的被拍摄物的图像缩小时,获取手机屏幕显示的摄像头视野范围值,并控制闪光灯的照明范围调整到手机屏幕显示的摄像头视野范围值的0.8至1.2倍。

1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当手机屏幕上的被拍摄物的图像放大时,获取手机屏幕显示的摄像头视野范围值,并控制闪光灯的照明范围减小到手机屏幕显示的摄像头视野范围值,并且控制增大led灯的照明亮度;当手机屏幕上的被拍摄物的图像缩小时,获取手机屏幕显示的摄像头视野范围值,并控制闪光灯的照明范围调整到手机屏幕显示的摄像头视野范围值的0.8至1.2倍,并控制减小led灯的照明亮度。

13、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获取手机摄像头到被拍摄物的目标距离;当目标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控制闪光灯的照明范围减小,并控制减小led灯的亮度。

14、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手机闪光灯,闪光灯包括led灯、透镜、控光膜和控制组件,led灯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透镜和控光膜照射出,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控光膜改变控光膜对光线的折射角度,进而控制闪光灯的照明范围。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改变闪光灯的照明范围,提高闪光灯对远处和近处进行照明的效果,提高了使用闪光灯拍照的照明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其特征在于,闪光灯(1)包括led灯(11)、透镜(12)、控光膜(13)和控制组件(14),led灯(11)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透镜(12)和控光膜(13)照射出,控制组件(14)用于控制控光膜(13)改变控光膜(13)对光线的折射角度,进而控制闪光灯(1)的照明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其特征在于,控光膜(13)包括第一电极(131)、第二电极(132)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3),聚合物分散液晶层(133)设于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其特征在于,led灯(11)发出光线的光束角为第一光束角,透镜(12)射出光线的光束角为第二光束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其特征在于,当增大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之间的电压差时,控光膜(13)射出光线的光束角和第二光束角之间的差值减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其特征在于,透镜(12)在横向上具有横向第二光束角,透镜(12)在竖向上具有竖向第二光束角,横向第二光束角、竖向第二光束角为0~5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其特征在于,透镜(12)在横向上具有横向第二光束角,透镜(12)在竖向上具有竖向第二光束角,横向第二光束角、竖向第二光束角为130°~18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焦手机闪光灯,其特征在于,led灯(11)和透镜(12)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led灯(11)和透镜(12)成对设置,一个透镜(12)的第二光束角为0~50°,另一个透镜(12)的第二光束角为130°~180°。

8.一种可变焦手机闪光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对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手机闪光灯进行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一种可变焦手机闪光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对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手机闪光灯进行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拍照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变焦手机闪光灯,闪光灯包括LED灯、透镜、控光膜和控制组件,LED灯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透镜和控光膜照射出,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控光膜改变控光膜对光线的折射角度,进而控制闪光灯的照明范围。控光膜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设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没有电压差时,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对LED灯的光线进行散射;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有电压差时,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对LED灯的光线的散射减弱。本申请通过调整闪光灯发出的光线的照明范围,提高了被拍摄物的亮度,保证了拍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冯耀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迅满(上海)照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