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11164发布日期:2024-02-09 12:5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投影反射幕布,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影院系统或家庭投影反射系统中,传统金属荧幕这种lambertian diffuser面临很大的问题,其中一个即为可视角度小,因其强度随角度呈余弦变换,位于两侧的观众席所能观测的实际亮度很小,带来很不好的观影体验。其次,由于lambertian diffuser的radiance ofscattered light与方向无关,对于极端角度(+-70-90)并不会安排观众席位,而光仍未加区分的反射至这些区域,使得处于绝对正面(-5-5度)及黄金角度的区域实际观测强度下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些金属荧幕通过增加不规则反射光学结构层,增加反射层的反射角度,但是在增大反射角度的同时,降低投影的增益及对比度偏振比。

2、而一般在影院或家庭观影中,对竖直方向的反射角度要求较小,投影光线在竖直方向的反射过多,增大竖直方向无用的可视角度,浪费了投影光源本身的亮度强度,故需要设计一种反射幕布,将竖直方向过多的反射光线,集中到水平方向的反射,在尽量减少亮度及增益的损失的情况下,增加水平方向的可视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及其制造方法,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大水平可视角会降低亮度及增益等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包括基材层,还包括固定在设置在基材层表面的调节结构层,附着在调节结构层表面的反射层;所述调节结构层由连续排列在基材层表面的多个沿竖直方向的长条状拱形面组成。

4、进一步的是,所述调节结构层长条状拱形面竖直长度与长条状拱形面横向宽度比为3:1。

5、进一步的是,所述调节结构层长条状拱形面为长轴沿竖直方向的椭球面,椭球面之间的距离为10~30μm。

6、进一步的是,所述椭球面底部长轴为40~50μm,椭球面底部短轴为10~20μm,椭球面顶点到底部的高度为1~3μm。

7、进一步的是,所述调节结构层长条状拱形面为长度沿竖直方向的菱形面。

8、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附着在反射层上的纳米微晶体层,所述纳米微晶体层由两个以上透明立体晶体组成,材质为氧化锌、纳米高岭土、二氧化钛、蒙脱石、银、石墨烯、氧化铝中的某一种或其中两到七种的混合物,所述透明立体晶体为微圆形球体纳米晶体、立方体纳米晶体、长方体纳米晶体、圆柱体纳米晶体、三角形纳米晶体、半圆柱体纳米晶体或多面体纳米晶体,所述透明立体晶体尺寸范围100nm-300nm。

9、进一步的是,所述反射层与纳米微晶体层之间还设置有晶体层,所述晶体层附着在反射层上,纳米微晶体层附着在晶体层上,所述晶体层由至少由一层透明纳米膜层组成,透明纳米膜层厚度为50nm-200nm。

10、另外,提供上述竖直反射调节幕布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1、步骤一、通过激光或精雕的方式对辊压机压辊表面加工需要尺寸及形状的凹槽;

12、步骤二、取幕布基材层,通过步骤一中辊压机辊压基材层,在基材层表面辊压形成连续排列的多个沿竖直方向的长条状拱形面,形成调节结构层;

13、步骤三、在调节结构层表面通过印刷、喷涂、沉积、真空蒸镀或电镀的方式形成一层反射金属附着在调节结构层上作为反射层;

14、步骤四、在反射层表面通过涂布、喷涂的方式形成一层附着在反射层上的纳米微晶体层,所述纳米微晶体层由两个以上透明立体晶体组成。

15、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三后还包括:

16、先在反射层表面通过沉积、真空蒸镀或电镀的方式形成至少由一层透明纳米膜层组成附着在反射层上的晶体层,然后再通过在晶体层表面通过涂布、喷涂的方式形成一层附着在晶体层上的纳米微晶体层。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精密制作的压辊在幕布基材层上辊压出规则排列且统一沿竖直方向的长条状拱形面,形成调节结构层,再在调节结构层表面附着同样形状的反射层,沿竖直方向的长条状拱形面竖直方向反射面投影后面积大于横向反射面投影后面积,使得光线经过幕布的反射后,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更多,在竖直方向的分布减少,可以在不损失亮度的情况下,扩大水平方向的反射亮度及可视角度,有效提高投影光线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包括基材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设置在基材层表面的调节结构层,附着在调节结构层表面的反射层;所述调节结构层由连续排列在基材层表面的多个沿竖直方向的长条状拱形面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层长条状拱形面竖直长度与长条状拱形面横向宽度比为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层长条状拱形面为长轴沿竖直方向的椭球面,椭球面之间的距离为10~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面底部长轴为40~50μm,椭球面底部短轴为10~20μm,椭球面顶点到底部的高度为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层长条状拱形面为长度沿竖直方向的菱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着在反射层上的纳米微晶体层,所述纳米微晶体层由两个以上透明立体晶体组成,材质为氧化锌、纳米高岭土、二氧化钛、蒙脱石、银、石墨烯、氧化铝中的某一种或其中两到七种的混合物,所述透明立体晶体为微圆形球体纳米晶体、立方体纳米晶体、长方体纳米晶体、圆柱体纳米晶体、三角形纳米晶体、半圆柱体纳米晶体或多面体纳米晶体,所述透明立体晶体尺寸范围100nm-30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与纳米微晶体层之间还设置有晶体层,所述晶体层附着在反射层上,纳米微晶体层附着在晶体层上,所述晶体层由至少由一层透明纳米膜层组成,透明纳米膜层厚度为50nm-200nm。

8.一种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直反射调节幕布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基材层,还包括固定在设置在基材层表面的调节结构层,附着在调节结构层表面的反射层;调节结构层由连续排列在基材层表面的多个沿竖直方向的长条状拱形面组成,通过精密制作的压辊在幕布基材层上辊压出规则排列且统一沿竖直方向的长条状拱形面,形成调节结构层,再在调节结构层表面附着同样形状的反射层,沿竖直方向的长条状拱形面竖直方向反射面投影后面积大于横向反射面投影后面积,使得光线经过幕布的反射后,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更多,在竖直方向的分布减少,可以在不损失亮度的情况下,扩大水平方向的反射亮度及可视角度,有效提高投影光线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邓贤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微晶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