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0507发布日期:2023-08-24 19:3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背光源,具体涉及一种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


背景技术:

1、背光源(backlight)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在背光源的设计中,所用光源的选用是很重要的。所用的光源决定了背光源的功耗、亮度、颜色等光电参数,也决定了其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等特性。

2、公开号cn206877002u公开了一种透明led背光源结构,包括侧光源、透明导光元件和设置在透明导光元件上的液晶面板;所述的透明导光元件由上而下依次包括漫反射层、镜面反射层、透明基材和防反增透层;所述的侧光源设置在透明导光元件的两侧。该结构采用透明导光元件,实现透明led背光源;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

3、传统的背光源在使用时,由于遮光片的存在,使得经过遮光片的光源达到致密和均匀的目的,从而对后续良好的液晶显示提供基础,可是遮光片的存在会导致光源被削弱,从而导致液晶显示的亮度极值受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显示效果,故使用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为:

3、一种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包括一侧构造有光源盒的导光盒;

4、所述光源盒内设置有侧光源,且光源盒内对称设置有两个紫外线灯管,所述导光盒与光源盒的连接处设置有变色树脂,且导光盒内居中设置有导光结构,所述侧光源以及紫外线灯管的两端均与光源盒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居中设置于导光盒内的增光膜,所述增光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扩散膜和下扩散膜。

6、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盒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反射膜,且导光盒的内壁两侧顶部均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导光盒的内壁构造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盒的上端面居中设置有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的下端面两侧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盒和光源盒的表面均设置有遮光纸,遮光纸与导光盒和光源盒的表面粘接固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得益于导光盒、光源盒、侧光源、紫外线灯管以及变色树脂的设置,可通过控制紫外线灯管的点亮并发出紫外线,促使变色树脂感光而变色,从而实现对变色树脂透光度的改变,从而使得进入到导光盒内的光线强度改变,而紫外线灯管未点亮或点亮后熄灭时,变色树脂维持透明态,从而提升透光性,即可实现遮光与透明的一体结构,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控显示亮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显示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包括一侧构造有光源盒(2)的导光盒(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居中设置于导光盒(1)内的增光膜(10),所述增光膜(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扩散膜(11)和下扩散膜(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盒(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反射膜(8),且导光盒(1)的内壁两侧顶部均设置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与导光盒(1)的内壁构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盒(1)的上端面居中设置有液晶面板(3),所述液晶面板(3)的下端面两侧与安装座(4)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盒(1)和光源盒(2)的表面均设置有遮光纸,遮光纸与导光盒(1)和光源盒(2)的表面粘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包括一侧构造有光源盒的导光盒,所述光源盒内设置有侧光源,且光源盒内对称设置有两个紫外线灯管,所述导光盒与光源盒的连接处设置有变色树脂,且导光盒内居中设置有导光结构,所述侧光源以及紫外线灯管的两端均与光源盒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居中设置于导光盒内的增光膜,所述增光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扩散膜和下扩散膜,所述导光盒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反射膜,且导光盒的内壁两侧顶部均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导光盒的内壁构造连接,所述导光盒的上端面居中设置有液晶面板,该遮光与透明一体背光源,结构合理,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邓世美,邓文,曹兴进,王斌斌,王海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美力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