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互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3772发布日期:2023-05-14 15:4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互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信电子,尤其涉及一种光电互联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通信机柜、机箱是以电为基础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但随着基带频率的提高,即便使用昂贵的电路板材料,电信号的巨大衰减仍变得不可接受。使用高速电缆能缓解上述问题,但却带来了体积大、重量大的新问题,而且电传输不可避免的存在电磁干扰和长距衰减的问题。现有的不论是高速电缆还是光缆,都是基于单根操作而设计的,在系统级的机柜、机箱使用中暴露出繁琐、困难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光电互联系统中光缆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光电互联系统。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互联系统,包括母板组件、机箱框和多个子板组件,所述母板组件包括母板、导向销、连接器插座模块和光纤,所述母板设置于所述机箱框一端,所述导向销和所述连接器插座模块设置于所述母板上;所述光纤埋设于所述母板中,所述光纤的端部延伸至所述连接器插座模块;

3、所述子板组件包括子板、导向座和连接器插头模块,多个所述子板穿过所述机箱框远离所述母板的一端并间隔设置于所述机箱框内,所述导向座和所述连接器插头模块设置于所述子板上,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导向销插入的限位孔;所述连接器插头模块与所述连接器插座模块连接。

4、可选地,所述连接器插座模块包括多个连接器插座,多个所述连接器插座间隔设置于所述母板上,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收纳腔、两个第一侧板、两个第二侧板和两个第一防尘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收纳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两个所述第二侧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防尘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一防尘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防尘门封闭所述收纳腔时,所述第一防尘门一端延伸至所述侧板与所述收纳腔的内壁之间;两个所述第一防尘门打开所述收纳腔时,所述第一防尘门与所述第一侧板处于同一平面内;

5、所述连接器插头模块包括多个连接器插头,多个所述连接器插头间隔设置于所述子板上,多个所述连接器插头分别与多个所述连接器插座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器插头包括插芯、外壳、两个第三侧板和两个第二防尘门,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插芯外周;两个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在所述插芯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插芯与所述外壳之间;两个所述第二防尘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侧板转动连接,用于封闭所述插芯,所述外壳的端部设置有供所述第二防尘门翻转的翻转空间。

6、可选地,所述第一防尘门通过设置第一门轴与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门轴上设置有第一扭簧;

7、所述第二防尘门通过设置第二门轴与所述第三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门轴上设置有第二扭簧。

8、可选地,每一所述连接器插座上设置有导向柱和插芯,每一所述连接器插头上设置有导向孔和插孔,所述导向孔用于插接于所述导向柱,所述插孔用于插接于所述插针。

9、可选地,所述第一防尘门外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防尘门外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外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10、可选地,多个所述连接器插座分别为mt型连接器插座、jumper型连接器插座和光电一体连接器插座;多个所述连接器插头分别为mpo型连接器插头、jumper型连接器插头和光电一体连接器插头,所述mt型连接器插座与所述mpo型连接器插头连接,所述jumper型连接器插座与所述jumper型连接器插头连接,所述光电一体连接器插座与所述光电一体连接器插头连接。

11、可选地,所述母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子板,所述连接器插座模块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光纤一端延伸至所述开口。

12、可选地,所述子板上设置有插拔件,所述插拔件包括面板和助拔器,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子板远离所述连接器插头模块的一端,所述面板与所述机箱框抵接;所述助拔器设置于所述面板背离所述机箱框的一侧。

13、可选地,所述机箱框远离所述母板的一端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助拔器卡接。

14、可选地,所述机箱框内设置有多个导向槽,所述母板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多个所述子板分别与多个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母板组件和子板组件,可根据需求在机箱框内插入相应个数的子板组件,子板组件与母板组件连接,进行通信及协同工作。通过在母板内埋设光纤,使用光传输代替部分电传输,使光电互联系统具有光的高速传输能力。将光路的集成到母板中,提高集成度、减少母板的空间占用。通过设置导向销和导向座,便于子板和母板的精准对接,操作简单,便于子板的安装和拆卸。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电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板组件、机箱框和多个子板组件,所述母板组件包括母板、导向销、连接器插座模块和光纤,所述母板设置于所述机箱框一端,所述导向销和所述连接器插座模块设置于所述母板上;所述光纤埋设于所述母板中,所述光纤的端部延伸至所述连接器插座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插座模块包括多个连接器插座,多个所述连接器插座间隔设置于所述母板上,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收纳腔、两个第一侧板、两个第二侧板和两个第一防尘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收纳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两个所述第二侧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防尘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一防尘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防尘门封闭所述收纳腔时,所述第一防尘门一端延伸至所述侧板与所述收纳腔的内壁之间;两个所述第一防尘门打开所述收纳腔时,所述第一防尘门与所述第一侧板处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门通过设置第一门轴与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门轴上设置有第一扭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器插座上设置有导向柱和插孔,每一所述连接器插头上设置有导向孔和插针,所述导向孔用于插接于所述导向柱,所述插孔用于插接于所述插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门外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防尘门外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外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器插座分别为mt型连接器插座、jumper型连接器插座和光电一体连接器插座;多个所述连接器插头分别为mpo型连接器插头、jumper型连接器插头和光电一体连接器插头,所述mt型连接器插座与所述mpo型连接器插头连接,所述jumper型连接器插座与所述jumper型连接器插头连接,所述光电一体连接器插座与所述光电一体连接器插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子板,所述连接器插座模块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光纤一端延伸至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板上设置有插拔件,所述插拔件包括面板和助拔器,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子板远离所述连接器插头模块的一端,所述面板与所述机箱框抵接;所述助拔器设置于所述面板背离所述机箱框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框远离所述母板的一端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助拔器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框内设置有多个导向槽,所述母板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多个所述子板分别与多个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电互联系统,包括母板组件、机箱框和多个子板组件,母板组件包括母板、导向销、连接器插座模块和光纤,母板设置于机箱框一端,导向销和连接器插座模块设置于母板上;光纤埋设于母板中,光纤的端部延伸至连接器插座模块;子板组件包括子板、导向座和连接器插头模块,多个子板穿过机箱框远离母板的一端并间隔设置于机箱框内,导向座和连接器插头模块设置于子板上,导向座上设置有用于供导向销插入的限位孔;连接器插头模块与连接器插座模块连接。本技术的光电互联系统通过将光纤集成在母板中,提高集成度、简化光缆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罗昊,姚腾飞,梁海斌,王国栋,李子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