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07223发布日期:2023-11-22 12:4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大部分带双波段成像系统的镜头体积大且比较沉,为了解决双波段成像系统整体体积大、重量满足对可见光与短波红外同时成像的要求,故而设计了一种双波段共孔径长焦光学镜头,该镜头采用分光棱镜的方式将可见光与短波红外系统分成两路,各自独立、同步成像,具有体积紧凑、重量轻、集成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 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结构紧凑且质量轻便,可以满足可见光与短波红外同时成像。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共用光路系统、分光棱镜、可见光系统及短波红外光学系统,所述共用光路系统包括次反射镜和主反射镜,分光棱镜用以将光路分成两路,两路光路分别经可见光光学系统与短波红外光学系统各自独立成像。

3、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系统包括可见光调焦组件和可见光滤光片切换组件;所述短波红外光学系统包括短波红外调焦组件和短波红外滤光片切换组件。

4、进一步的,所述共用光路系统还包括主镜筒和次镜筒,次反射镜通过次镜压圈安装于次镜筒内,主反射镜通过主镜压圈安装于主镜筒内;所述主镜筒侧部设有用以安装分光棱镜的分光棱镜座,所述分光棱镜下方设置有反射镜,该反射镜采用反射镜压板安装于一反射镜筒内。

5、进一步的,所述主镜筒一侧设有法兰盘,所述主反射镜中部设有遮光罩,遮光罩与法兰盘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调焦组件包括可见光调焦主镜筒、安装于可见光调焦主镜筒内部的可见光调焦镜组和可见光调焦导钉组件,所述可见光调焦主镜筒外部设有可见光调焦凸轮,可见光调焦凸轮采用可见光调焦凸轮压圈安装于可见光调焦主镜筒上,所述可见光调焦凸轮上具有可见光线性斜槽,可见光调焦主镜筒对应可见光线性斜槽的位置设有可见光铣直槽,可见光调焦导钉组件穿过可见光线性斜槽、可见光铣直槽与可见光调焦镜组连接,所述可见光调焦凸轮外侧还设有可见光齿圈,该可见光齿圈下方分别设置有均与可见光齿圈啮合的可见光调焦电位器齿轮和可见光调焦电机齿轮,所述可见光调焦电机齿轮由可见光调焦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可见光调焦电位器齿轮连接有可见光调焦电位器;所述可见光调焦主镜筒下方设有用以安装可见光调焦电位器的可见光调焦电机架;所述可见光调焦凸轮上、下侧方设有可见光调焦限位支架,可见光调焦限位支架上安装有微动开关。

7、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滤光片切换组件包括可见光后组连接板、可见光滤光片转盘和安装于可见光滤光片转盘上的可见光滤光片,可见光滤光片转盘经可见光滤光片转盘轴安装于可见光后组连接板上,所述可见光滤光片转盘侧部设有可见光滤光片过轮,可见光滤光片过轮侧部设有可见光滤光片电机齿轮,所述可见光滤光片过轮分别与可见光滤光片转盘、可见光滤光片电机齿轮相啮合,可见光滤光片过轮经可见光滤光片过轮轴安装于可见光后组连接板上,可见光滤光片电机齿轮由可见光滤光片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可见光滤光片转盘下方设置有两个可见光滤光片微动开关。

8、进一步的,短波红外调焦组件包括包括短波主镜筒、安装于短波主镜筒内部的短波调焦镜组和短波调焦导钉组件,所述短波主镜筒外部套设有短波调焦凸轮,短波调焦凸轮采用短波调焦凸轮压圈安装于短波调焦主镜筒上,所述短波调焦凸轮上具有短波线性斜槽,短波调焦主镜筒对应短波线性斜槽的位置设有短波铣直槽,短波调焦导钉组件穿过短波线性斜槽、短波铣直槽与短波调焦镜组连接,所述短波调焦凸轮外侧还设有短波齿圈,短波齿圈外部分别设置有均与短波齿圈啮合的短波调焦电位器齿轮和短波调焦电机齿轮,所述短波调焦电机齿轮由短波调焦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短波调焦电位器齿轮连接有短波调焦电位器;所述短波调焦凸轮两侧设有短波调焦限位开关。

9、进一步的,短波红外滤光片切换组件包括短波后组连接板、短波滤光片转盘和安装于短波滤光片转盘上的短波滤光片,短波滤光片转盘经短波滤光片转盘轴安装于短波后组连接板上,所述短波滤光片转盘侧部设有短波滤光片过轮,短波滤光片过轮侧部设有短波滤光片电机齿轮,所述短波滤光片过轮分别与短波滤光片转盘、短波滤光片电机齿轮相啮合,短波滤光片过轮经短波滤光片过轮轴安装于短波后组连接板上,短波滤光片电机齿轮由短波滤光片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短波滤光片转盘沿其周向首尾设置有两个短波滤光片微动开关。

10、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调焦镜组包括三个光学镜片。

11、进一步的,所述短波调焦镜组包括三个光学镜片。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镜头采用分光棱镜的方式将可见光与短波红外系统分成两路,各自独立、同步成像,具有体积紧凑、重量轻、集成度高等优点。满足对可见光与短波红外同时成像的要求,且两路光学系统之间的功能互不干涉。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共用光路系统、分光棱镜、可见光系统及短波红外光学系统,所述共用光路系统包括次反射镜和主反射镜,分光棱镜用以将光路分成两路,两路光路分别经可见光光学系统与短波红外光学系统各自独立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系统包括可见光调焦组件和可见光滤光片切换组件;所述短波红外光学系统包括短波红外调焦组件和短波红外滤光片切换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光路系统还包括主镜筒和次镜筒,次反射镜通过次镜压圈安装于次镜筒内,主反射镜通过主镜压圈安装于主镜筒内;所述主镜筒侧部设有用以安装分光棱镜的分光棱镜座,所述分光棱镜下方设置有反射镜,该反射镜采用反射镜压板安装于一反射镜筒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镜筒一侧设有法兰盘,所述主反射镜中部设有遮光罩,遮光罩与法兰盘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调焦组件包括可见光调焦主镜筒、安装于可见光调焦主镜筒内部的可见光调焦镜组和可见光调焦导钉组件,所述可见光调焦主镜筒外部设有可见光调焦凸轮,可见光调焦凸轮采用可见光调焦凸轮压圈安装于可见光调焦主镜筒上,所述可见光调焦凸轮上具有可见光线性斜槽,可见光调焦主镜筒对应可见光线性斜槽的位置设有可见光铣直槽,可见光调焦导钉组件穿过可见光线性斜槽、可见光铣直槽与可见光调焦镜组连接,所述可见光调焦凸轮外侧还设有可见光齿圈,该可见光齿圈下方分别设置有均与可见光齿圈啮合的可见光调焦电位器齿轮和可见光调焦电机齿轮,所述可见光调焦电机齿轮由可见光调焦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可见光调焦电位器齿轮连接有可见光调焦电位器;所述可见光调焦主镜筒下方设有用以安装可见光调焦电位器的可见光调焦电机架;所述可见光调焦凸轮上、下侧方设有可见光调焦限位支架,可见光调焦限位支架上安装有微动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滤光片切换组件包括可见光后组连接板、可见光滤光片转盘和安装于可见光滤光片转盘上的可见光滤光片,可见光滤光片转盘经可见光滤光片转盘轴安装于可见光后组连接板上,所述可见光滤光片转盘侧部设有可见光滤光片过轮,可见光滤光片过轮侧部设有可见光滤光片电机齿轮,所述可见光滤光片过轮分别与可见光滤光片转盘、可见光滤光片电机齿轮相啮合,可见光滤光片过轮经可见光滤光片过轮轴安装于可见光后组连接板上,可见光滤光片电机齿轮由可见光滤光片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可见光滤光片转盘下方设置有两个可见光滤光片微动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短波红外调焦组件包括短波主镜筒、安装于短波主镜筒内部的短波调焦镜组和短波调焦导钉组件,所述短波主镜筒外部套设有短波调焦凸轮,短波调焦凸轮采用短波调焦凸轮压圈安装于短波调焦主镜筒上,所述短波调焦凸轮上具有短波线性斜槽,短波调焦主镜筒对应短波线性斜槽的位置设有短波铣直槽,短波调焦导钉组件穿过短波线性斜槽、短波铣直槽与短波调焦镜组连接,所述短波调焦凸轮外侧还设有短波齿圈,短波齿圈外部分别设置有均与短波齿圈啮合的短波调焦电位器齿轮和短波调焦电机齿轮,所述短波调焦电机齿轮由短波调焦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短波调焦电位器齿轮连接有短波调焦电位器;所述短波调焦凸轮两侧设有短波调焦限位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短波红外滤光片切换组件包括短波后组连接板、短波滤光片转盘和安装于短波滤光片转盘上的短波滤光片,短波滤光片转盘经短波滤光片转盘轴安装于短波后组连接板上,所述短波滤光片转盘侧部设有短波滤光片过轮,短波滤光片过轮侧部设有短波滤光片电机齿轮,所述短波滤光片过轮分别与短波滤光片转盘、短波滤光片电机齿轮相啮合,短波滤光片过轮经短波滤光片过轮轴安装于短波后组连接板上,短波滤光片电机齿轮由短波滤光片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短波滤光片转盘沿其周向首尾设置有两个短波滤光片微动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调焦镜组包括三个光学镜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波调焦镜组包括三个光学镜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波段共孔径光学镜头结构,包括共用光路系统、分光棱镜、可见光系统及短波红外光学系统,所述共用光路系统包括次反射镜和主反射镜,分光棱镜用以将光路分成两路,两路光路分别经可见光光学系统与短波红外光学系统各自独立成像。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镜头采用分光棱镜的方式将可见光与短波红外系统分成两路,具有各自独立、同步成像,具有体积紧凑、重量轻、集成度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石姣姣,王芬,唐秀娥,黄伟奇,李昌洪,张宇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