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光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0346发布日期:2023-06-29 14:4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光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补光仪,特别涉及应用于显微标本拍摄的一种补光仪。


背景技术:

1、在显微标本拍摄中,显微标本的大小通常只有(0.5mm~5mm),显微标本成像系统的工作距离特别的短,通常只有5mm~20mm。由于工作距离短,普通的拍摄灯光线照射到标本上不是有阴影,就是有反射杂光进入镜头影响拍摄质量。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拍摄灯有主要有以下几种:平板拍摄灯:只能在标本的侧面打光,由于显微标本成像系统的工作距离特别短,光很难打到标本上,成像后图像明暗不均,反差很大;环形角度光源拍摄灯:光以固定的角度打在标本上,在标本上会有一圈反射光,形成一个亮的圆环,并伴随着杂光会进入显微标本成像系统,影响到成像效果;碗形穹顶拍摄灯:体型过大,超出了显微标本成像系统的工作距离无法使用;同轴光拍摄灯:同轴光由于中间有块半透半反射玻璃,且当同轴光用于物体和镜头之间时,会导致边缘变虚,不够锐利影响成像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显微标本拍摄的补光仪,主要为显微标本成像系统拍摄时进行补光,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拍摄灯影响摄像质量的情况。具体方案为:

2、一种补光仪,包括暗场补光装置和明场补光装置;

3、所述明场补光装置包括第一光源和明场光源辅助组件,所述明场光源辅助组件包覆在第一光源的外侧,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明场光源辅助组件的散射,从多个角度将光线照射标本;

4、所述暗场补光装置包括第二光源和暗场光源辅助组件,所述暗场光源辅助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光源的顶部,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暗场光源辅助组件以指定的角度折射,使光线以指定的角度照射标本。

5、优选的,所述明场光源辅助组件包括上辅光部件、下辅光部件以及连接器;

6、所述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用于实现第一光源的供电;

7、所述上辅光部件和下辅光部件分别位于第一光源的上下两侧,所述上辅光部件用于实现为标本补光,所述上辅光部件顶部的中心设置有滤光孔,所述滤光孔用于滤掉多余的杂光,提高拍摄质量,所述滤光孔的孔径大于显微标本成像系统镜头的视野,所述滤光孔的孔径为4.5mm~10mm;

8、所述下辅光部件,用于承载标本以及避免杂光反射到显微标本成像系统的镜头内。

9、优选的,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均为0度环形led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内侧分别环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发光片,所述第一光源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公头。

10、优选的,所述上辅光部件包括第一上盖板和圆形导光板;

11、所述圆形导光板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内侧,所述圆形导光板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碗形穹顶,所述圆形导光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反射膜和下反射膜;

12、所述碗形穹顶贯穿所述圆形导光板且处于所述圆形导光板的中心位置,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圆形导光板进入到圆形导光板内,经过碗形穹顶的折射从多个角度照射到标本上,而导光板两面设置的反射膜使光线在上反射膜和下反射膜之间发生反射,减小光线的损失;

13、所述第一上盖板位于圆形导光板的上方,所述第一上盖板用于实现第一光源和碗形穹顶的圆形导光板的固定;

14、所述滤光孔设置在碗形穹顶的顶部中心。

15、优选的,所述下辅光部件包括标本放置底板和底板座,

16、所述底板座中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标本放置底板放置在所述放置槽,所述标本放置底板设置于第一光源的下方;

17、所述底板座的外侧设置有所述母头。

18、优选的,所述底板座靠近标本放置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定位柱,

19、所述第一光源的轴向端面设置有与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孔;

20、所述定位柱和定位孔配合使用,确保所述母头和所述公头正确连接。

21、优选的,所述标本放置底板的中间设置有一个红色标记,用于标识标本放置的位置。

22、优选的,所述标本放置底板表面经磨砂处理。

23、优选的,所述明场补光装置的厚度为5~8mm。

24、优选的,所述暗场光源辅助组件包括高透玻璃片、第二上盖板、中间设置有斜孔的导光板以及第一黑色吸光膜和第二黑色吸光膜;

25、所述导光板为环形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第二光源的内侧,所述导光板的两个端面分别覆盖有反光膜;

26、所述第二光源内侧的中心设置有一个斜坡圆台;

27、所述斜坡圆台向导光板一侧凸出,所述斜坡圆台的斜坡坡面与所述导光板的斜孔的坡面成90°夹角,所述斜坡圆台朝向导光板的一侧表面覆盖有第一黑色吸光膜;

28、所述第二上盖板位于所述第二光源的顶部,所述第二上盖板的中心设置有一个斜坡面的圆形凹坑;

29、所述圆形凹坑的斜坡面与导光板的斜孔的坡面成90°夹角,所述圆形凹坑的斜坡面与所述斜坡圆台的坡面平行,所述圆形凹坑的表面覆盖有第二黑色吸光膜;

30、所述高透玻璃片覆盖在圆形凹坑远离导光板的一侧。

31、优选的,所述补光仪用于显微标本拍摄。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33、本申请提供一种改变现有显微标本成像所使用的补光仪,通过设置明场补光装置和暗场补光装置实现对于透明或者不透明标本在拍摄时的辅助补光,其中在暗场补光装置中通过暗场光源辅助组件实现对于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暗场光源辅助组件以指定的角度折射,使光线以指定的角度照射标本;在明场补光装置中通过在第一光源外侧包覆明场光源辅助组件使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明场光源辅助组件的散射,从多个角度将光线照射标本;从而提高拍摄质量;具体为:

34、对于暗场补光装置,在导光板中间有一个斜坡孔,可以以指定的角度折射光线,让光线以指定的角度照射标本,提高拍摄质量;

35、对于明场补光装置,在明场辅助光部件顶部设置有碗形穹顶,实现可以从多个角度将光线照射到标本上,提高拍摄质量,具体为:在圆环形的第一光源与发光带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圆形导光板,实现光线透过圆形导光板进入到导光板内侧;在导光板的顶部设置碗形穹顶实现进入到导光板内侧的光线发生折射照射在标本上,以到达非常均匀的补光效果,在碗形穹顶上开设有滤光孔,滤光孔的孔径为4.5mm~10mm,当物镜为10倍物镜时滤光孔径4.5mm,物镜为5倍物镜滤光孔径10mm,即孔径略大于显微标本成像系统镜头的视野,可以滤掉多余的杂光,提高拍摄质量;光线在上反射膜和下反射膜两个反射膜间发生反射,减小光线的损失;

36、通过将第一光源设置为0度环形led第一光源由磁吸电源连接器供电,省去了电源线,方便更换;

37、通过将整个拍摄补光灯的厚度设置为5~8mm,实现本装置在显微标本成像系统的工作范围内的应用。

3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补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暗场补光装置和明场补光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明场光源辅助组件包括上辅光部件、下辅光部件以及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和所述第二光源(17)均为0度环形led光源,所述第一光源(1)和所述第二光源(17)的内侧分别环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发光片,所述第一光源(1)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公头(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辅光部件包括第一上盖板(3)和圆形导光板(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辅光部件包括标本放置底板(4)和底板座(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补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座(5)靠近标本放置底板(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定位柱(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补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放置底板(4)的中间设置有一个红色标记(13),用于标识标本放置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明场补光装置的厚度为5~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场光源辅助组件包括高透玻璃片(16)、第二上盖板(15)、中间设置有斜孔的导光板(18)以及第一黑色吸光膜和第二黑色吸光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仪用于显微标本拍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补光仪。包括暗场补光装置和明场补光装置;明场补光装置包括第一光源和明场光源辅助组件,明场光源辅助组件包覆在第一光源的外侧,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明场光源辅助组件的散射,从多个角度将光线照射标本;暗场补光装置包括第二光源和暗场光源辅助组件,暗场光源辅助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光源的顶部,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暗场光源辅助组件以指定的角度折射,使光线以指定的角度照射标本。本申请设置明场补光装置和暗场补光装置实现对于透明或者不透明标本在拍摄时的辅助补光,暗场光源辅助组件使光线以指定的角度照射标本;明场光源辅助组件使发出的光线经过散射,从多个角度将光线照射标本从而提高拍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李广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瑞丰仪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