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及光收发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3348发布日期:2023-09-02 17:1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模块及光收发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纤通讯,具体涉及一种光模块及光收发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1、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以及通信需求不断增长,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光纤通信数据传输中,为了满足市场对更高密度的高速可拔插解决方案的需求从而诞生了qsfp(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四通道小型可插拔接口)。

2、光纤通讯行业发展到现在,以qsfp为代表的侧位锁扣光模块受限于协议要求,在安装的方式上比较固定。安装方式为将模块插入设备笼子内,笼子上的舌片卡住光模块锁止部锁止,以固定并完成安装。现有技术中,光模块锁止件固定于壳体,在光模块解锁方式上也比较单一,光模块解锁方式为:当解锁时,拉动解锁件的拉环,使拉环前端的凸型结构挤压笼子的舌片,从而使笼子的舌片向外变形被弹出锁止件。由于舌片为薄钣金制成,容易变形,因此在解锁过程中凸型结构挤压舌片会导致舌片变形,从而出现解锁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当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光模块与笼子进行解锁时,由于光模块中的锁止结构是固定的,笼子的舌片会与光模块进行挤压从而导致舌片变形,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光模块及光收发连接组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锁止件、解锁件。

4、所述锁止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锁止部和解锁部,所述锁止件通过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5、所述解锁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解锁件包括与所述解锁部配合的第一抵持部,以及与所述锁止部配合的第二抵持部。

6、所述壳体插设于笼子的情况下,所述解锁件相对壳体滑动,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解锁部抵持,以使锁止部偏离所述笼子的舌片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锁止部抵持,以使锁止部与所述舌片卡持的第二状态。

7、其中,所述锁止部为u形结构,所述解锁部位于所述u形结构的槽底。

8、其中,所述解锁部朝向所述第一抵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抵持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

9、其中,第二抵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部、避让部和延伸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和所述锁止部抵持,所述延伸部用于和所述壳体相对滑动。

10、其中,所述解锁件还包括拉环,以及与所述拉环连接的连接臂,所述拉环与所述连接臂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分别与所述连接臂另一端连接。

11、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和下壳,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解锁件与所述下壳体滑动连接。

12、其中,所述下壳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有滑槽,所述解锁件沿所述滑槽滑动。

13、其中,所述解锁件上设置有卡钩,所述第一挡板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卡钩位于所述卡槽内部,且所述卡槽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以使所述解锁件具有朝向所述锁止件滑动的作用力。

14、其中,所述第一挡板上还形成有容置槽,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滑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光收发连接组件,包括笼子以及上述的光模块,所述笼子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相对两侧的舌片,所述舌片向所述外壳内侧弯折,以通过所述舌片与所述光模块的锁止件卡持限位。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随着解锁件的拔出,解除了第二抵持部对锁止部的限位,并通过第一抵持部和解锁部相互抵持,使光模块内部锁止件向壳体内侧偏转,远离笼子舌片,实现光模块的解锁,避免因为解锁过程中现有技术提供的光模块内部的凸型结构挤压舌片导致舌片变形扭曲,从而出现解锁失效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为u形结构,所述解锁部位于所述u形结构的槽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部朝向所述第一抵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抵持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二抵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部、避让部和延伸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和所述锁止部抵持,所述延伸部用于和所述壳体相对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还包括拉环,以及与所述拉环连接的连接臂,所述拉环与所述连接臂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分别与所述连接臂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和下壳,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下壳的相对两侧,所述解锁件与所述下壳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有滑槽,所述解锁件沿所述滑槽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上设置有卡钩,所述第一挡板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卡钩位于所述卡槽内部,且所述卡槽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以使所述解锁件具有朝向所述锁止件滑动的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上还形成有容置槽,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滑动连接。

10.一种光收发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笼子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所述笼子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相对两侧的舌片,所述舌片向所述外壳内侧弯折,以通过所述舌片与所述光模块的锁止件卡持限位。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及光收发连接组件,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光模块包括:壳体、锁止件和解锁件。锁止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锁止部和解锁部,锁止件通过锁止部与壳体转动连接;解锁件与壳体滑动连接,解锁件包括与解锁部配合的第一抵持部,以及与锁止部配合的第二抵持部。壳体插设于笼子的情况下,解锁件相对壳体滑动具有第一抵持部与解锁部抵持,以使锁止部偏离笼子的舌片的第一状态;以及第二抵持部与锁止部抵持,以使锁止部与舌片卡持的第二状态。通过锁止件和解锁件之间的抵持使锁止件向壳体内侧偏转,避免在光模块拔出笼子时,由于锁止件与舌片的卡持导致舌片变形扭曲,进而造成光模块解锁失效,同时也延长了该光收发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曾昭锋,黄自宁,吕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昂纳科技(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