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3515发布日期:2023-08-04 06:0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取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像镜头。


背景技术:

1、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规格日新月异,作为关键零组件之一的光学取像镜头也更加多样化发展。对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镜头,传感器有愈来愈大的趋势,导致镜头的尺寸愈来愈大,因此亟需发展一种可缩短镜头总长的取像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像镜头,其镜头总长可以缩小。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取像镜头,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序包括第一至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镜以及第七透镜具有负屈光度。取像镜头中具屈光度的透镜共七片。当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分群为靠近物侧的第一群以及靠近像侧的第二群,第一群中具屈光度的多个透镜共三至五片,第二群中具屈光度的多个透镜共二至四片,且第一群被配置以在光轴上相对于第二群移动。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群在所述光轴上相对于所述第二群移动的距离落在小于或等于0.90mm的范围内。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当所述第一群以及所述第二群之间的距离为最小值,所述第一群中最靠近所述像侧的所述透镜以及所述第二群中最靠近所述物侧的所述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群中最靠近所述像侧的所述透镜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群中最靠近所述物侧的所述透镜的直径。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群具有正的屈光度,且所述第二群具有负的屈光度。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群的所述多个透镜中最靠近所述物侧的一者的物侧面与最靠近所述像侧的一者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l1满足条件式0.35×imgh<tl1<0.65×imgh,其中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群的所述多个透镜中最靠近所述物侧的一者的物侧面与最靠近所述像侧的一者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l2满足条件式0.40×imgh<tl2<0.70×imgh,其中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还包括光圈,配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群的有效焦距efl1满足条件式imgh<efl1<1.40×imgh,其中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群的有效焦距efl2满足条件式1.40×imgh<efl2<3.15×imgh,其中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12、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像镜头的各透镜可以分群为靠近物侧的第一群以及靠近像侧的第二群,第一群可以相对第二群移动,缩短镜头总长,且取像镜头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13、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序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在所述光轴上相对于所述第二群移动的距离落在小于或等于0.90m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群以及所述第二群之间的距离为最小值,所述第一群中最靠近所述像侧的所述透镜以及所述第二群中最靠近所述物侧的所述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中最靠近所述像侧的所述透镜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群中最靠近所述物侧的所述透镜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具有正的屈光度,且所述第二群具有负的屈光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的所述多个透镜中最靠近所述物侧的一者的物侧面与最靠近所述像侧的一者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l1满足条件式0.35×imgh<tl1<0.65×imgh,其中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群的所述多个透镜中最靠近所述物侧的一者的物侧面与最靠近所述像侧的一者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l2满足条件式0.40×imgh<tl2<0.70×imgh,其中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圈,配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的有效焦距efl1满足条件式imgh<efl1<1.40×imgh,其中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群的有效焦距efl2满足条件式1.40×imgh<efl2<3.15×imgh,其中imgh为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取像镜头,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序包括第一至第七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镜以及第七透镜具有负屈光度。取像镜头中具屈光度的透镜共七片。当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分群为靠近物侧的第一群以及靠近像侧的第二群,第一群中具屈光度的多个透镜共三至五片,第二群中具屈光度的多个透镜共二至四片,且第一群被配置以在光轴上相对于第二群移动。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取像镜头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权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