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光色度均匀手机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9887发布日期:2023-11-29 22:5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光色度均匀手机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手机背光源,具体涉及一种出光色度均匀手机背光源。


背景技术:

1、背光模组作为一种背光源,其是用于手机照明及成像显示系统中,其中,光扩散板是背光模组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旨在将背光模组中的点光源发出的光均匀的扩散出去,从而使背光模组提供亮度均匀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2、目前,显示屏模组结构中,背光fpc与导光板间需要双面胶固定,通常fpc双面胶led灯前结构与fpc外形一致,但是这种结构,在fpc与双面胶一体裁切过程中,由于胶受到挤压,双面胶表面的胶水会流动超出fpc外形,光线经过胶水后会改变方向,从背光发光区内看到光斑或爆灯不良现象,并且在背光设计,由于为了匹配lcd以达成终端对模组色度要求,所以有些背光的led色度会比导光板高,因此在灯口出光处色度看起来会比va整体面内高,即行业内所谓的灯口发黄现象。

3、因此,针对上述日常手机背光源在使用后难以解决出光色度不均匀,背光出光灯口发黄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手机背光源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光色度均匀手机背光源,该手机背光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使用后难以解决出光色度不均匀,背光出光灯口发黄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出光色度均匀手机背光源,该手机背光源包括lb,其中,所述lb上端依次安装有反射片与导光板,所述lb安装于一体化框架上端,所述lb包括fpc、双面胶与led,所述fpc与led之间连接处通过双面胶粘贴连接。

5、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手机背光源时,从两方面进行解决,其一,是将灯前双面胶宽度内缩0.05~0.1mm至fpc外形内,冲切fpc外形时不会切到双面胶,避免双面胶溢胶导致的光学不良现象,优化前,fpc与双面胶平齐设计,冲切fpc外形时由于胶受到挤压,双面胶表面的胶水会流动超出fpc外形,光线经过胶水后会改变方向,从背光发光区内看到光斑或爆灯不良现象,优化后,fpc与双面胶不平齐设计,冲切fpc外形时不会切到双面胶,避免双面胶溢胶导致的光学不良现象,其二,本公司基于漫反射混光及光谱吸收原理,结合公司的加工能力,发明了一种导光板入光面加工方案,解决了灯口发黄问题,优化前:只是磨床加工入光镶件,没有经过二次加工,优化后:磨床加工入光镶件后,再进行2次镭射加工。

6、进一步地,所述led数量为多个,所述led为横向等距分布。

7、进一步地,所述led下端开设有灯口处,磨床加工入光镶件后,再进行2次镭射加工,解决了灯口发黄问题。

8、进一步地,所述fpc外形与双面胶之间的宽度差为0.05至0.1mm,将灯前双面胶宽度内缩0.05~0.1mm至fpc外形内,冲切fpc外形时不会切到双面胶,避免双面胶溢胶导致的光学不良现象。

9、(3)有益效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手机背光源从两方面解决提出技术问题,其一,是将灯前双面胶宽度内缩0.05~0.1mm至fpc外形内,冲切fpc外形时不会切到双面胶,避免双面胶溢胶导致的光学不良现象,其二,本公司基于漫反射混光及光谱吸收原理,结合公司的加工能力,磨床加工入光镶件后,再进行2次镭射加工,解决了灯口发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出光色度均匀手机背光源,该手机背光源包括lb(1),其特征在于,所述lb(1)上端依次安装有反射片(4)与导光板(2),所述lb(1)安装于一体化框架(3)上端,所述lb(1)包括fpc(6)、双面胶(7)与led(8),所述fpc(6)与led(8)之间连接处通过双面胶(7)粘贴连接,所述fpc(6)外形与双面胶(7)之间的宽度差为0.05至0.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光色度均匀手机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8)数量为多个,所述led(8)为横向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光色度均匀手机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8)下端开设有灯口处(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出光色度均匀手机背光源,涉及手机背光源技术领域,该手机背光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使用后难以解决出光色度不均匀,背光出光灯口发黄的技术问题,该手机背光源包括LB,LB上端依次安装有反射片与导光板,LB安装于一体化框架上端,LB包括FPC、双面胶与LED,LED下端开设有灯口处,该手机背光源从两方面解决提出技术问题,其一,是将灯前双面胶宽度内缩0.05~0.1mm至FPC外形内,冲切FPC外形时不会切到双面胶,避免双面胶溢胶导致的光学不良现象,其二,本公司基于漫反射混光及光谱吸收原理,结合公司的加工能力,磨床加工入光镶件后,再进行2次镭射加工,解决了灯口发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涛,林永团,王迎力,陈辉锋,甘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鹏龙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