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压圈及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3485发布日期:2023-09-17 02:3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外压圈及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具体涉及一种外压圈及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人们对镜头(智能终端产品与外界连接的窗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完成镜头的装配,人们给出了正向组装、反向组装、扣合组装等多种方式,针对上述类镜头,在组装时往往会采用压圈结构,来实现安装需求。

2、镜头内部镜片组固定方式一般有点胶固定和外压圈固定。相比之下,外压圈固定具备明显的外观优势和适用于更严苛的使用场景(更耐高温、低温),但外压圈固定的方式稳定性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压圈及成像镜头,减少工序,进而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外压圈与镜筒配合的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压圈,包括呈圆环状的压圈本体,所述压圈本体设置有与所述镜筒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压圈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镜筒卡紧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外螺纹的一个螺牙卡接。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镜筒过盈配合卡紧。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镜筒接触的部分进行磨砂处理,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镜筒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0.25。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外压圈采用弹性模量在2-6gpa的深色材料。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卡扣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均匀间隔设置。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镜筒接触的两个边进行倒圆角处理。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卡扣部与螺纹斜面配合部分的径向距离a与所述内螺纹的牙顶至牙底的距离m之间满足如下关系:a/m<0.3。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卡扣部的轴向长度f与所述镜筒的外螺纹的螺牙牙顶宽度b之间满足如下关系:b>f。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镜筒上与所述外螺纹的螺纹斜面的长度l与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外螺纹的配合长度c之间满足如下关系:0.2<c/l<0.8。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卡扣部的径向宽度d与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外螺纹的配合长度c之间满足如下关系:2c<d<6c。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卡扣部的径向宽度d与所述卡扣部在伸出方向上的长度g之间满足如下关系:1.1d<g<5d。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外螺纹的配合长度c与所述卡扣部的最大厚度e之间满足如下关系:1.2c<e<3c。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成像镜头,包括:

15、镜筒;

16、多个透镜,设置在所述镜筒内;

17、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压圈。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构思,提出了一种外压圈及成像镜头,外压圈包括呈圆环状的压圈本体,所述压圈本体设置有与所述镜筒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压圈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镜筒卡紧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外螺纹的一个螺牙卡接,无需进行点胶连接,减少工序,进而有效降低成本,同时卡扣部与镜筒的外螺纹的一个螺牙卡紧,能够大大提升外压圈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压圈,包括呈圆环状的压圈本体(10),所述压圈本体(10)设置有与镜筒(20)的外螺纹(201)配合的内螺纹(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圈本体(10)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镜筒(20)卡紧的卡扣部(102),所述卡扣部(102)与所述外螺纹(201)的一个螺牙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02)与所述镜筒(20)过盈配合卡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02)与所述镜筒(20)接触的部分进行磨砂处理,所述卡扣部(102)与所述镜筒(20)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压圈采用弹性模量在2-6gpa的深色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0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均匀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02)与所述镜筒(20)接触的两个边进行倒圆角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02)与螺纹斜面配合部分的径向距离a与所述内螺纹(101)的牙顶至牙底的距离m之间满足如下关系:a/m<0.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02)的轴向长度f与所述镜筒(20)的外螺纹(201)的螺牙牙顶宽度b之间满足如下关系:b>f。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20)上与所述外螺纹(201)的螺纹斜面的长度l与所述卡扣部(102)与所述外螺纹(201)的配合长度c之间满足如下关系:0.2<c/l<0.8。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02)的径向宽度d与所述卡扣部(102)与所述外螺纹(201)的配合长度c之间满足如下关系:2c<d<6c。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02)的径向宽度d与所述卡扣部(102)在伸出方向上的长度g之间满足如下关系:1.1d<g<5d。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02)与所述外螺纹(201)的配合长度c与所述卡扣部(102)的最大厚度e之间满足如下关系:1.2c<e<3c。

13.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压圈及成像镜头,外压圈包括呈圆环状的压圈本体(10),所述压圈本体(10)设置有与所述镜筒(20)的外螺纹(201)配合的内螺纹(101),所述压圈本体(10)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镜筒(20)卡紧的卡扣部(102),所述卡扣部(102)与所述外螺纹(201)的一个螺牙卡接。本技术,无需进行点胶连接,减少工序,进而有效降低成本,同时卡扣部与镜筒的外螺纹的一个螺牙卡紧,能够大大提升外压圈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燕,国成立,戴付建,赵烈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