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2273发布日期:2023-09-24 08:2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扩散膜,具体为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


背景技术:

1、扩散膜,主要是指应用于lcd模组的背光光源部分,按lcd显示器的分类,有侧投式,直下式两类扩散膜,传统的的扩散膜防眩目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使用者眩晕,不便于使用人员长时间观看,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具备防眩目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扩散膜防眩目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使用者眩晕,不便于使用人员长时间观看,需要对其进行改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包括扩散膜本体,所述扩散膜本体包括基材层、光扩散层、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所述光扩散层位于基材层的顶部,所述上保护层位于光扩散层的顶部,所述下保护层位于基材层的底部,所述上保护层包括防炫目层和耐磨层,所述下保护层包括防水层和粘接层。

3、优选的,所述防炫目层位于光扩散层的顶部,所述耐磨层位于防炫目层的顶部。

4、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位于基材层的底部,所述粘接层位于防水层的底部。

5、优选的,所述防炫目层的材质为ag防眩光膜,所述防炫目层的厚度为0.12mm。

6、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聚酰胺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0.14mm。

7、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为聚氨酯层,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0.1mm。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基材层、光扩散层、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共同构建了扩散膜本体,通过光扩散层,可以提高扩散膜本体的光扩散性能,通过防炫目层,可以提高扩散膜本体的防炫目性能,通过耐磨层,可以提高扩散膜本体的耐磨性能,通过防水层,可以提高扩散膜本体的防水性能,通过粘接层,可以方便对扩散膜本体进行粘接,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防眩目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的扩散膜防眩目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使用者眩晕,不便于使用人员长时间观看,需要对其进行改进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包括扩散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本体(1)包括基材层(11)、光扩散层(12)、上保护层(13)和下保护层(14),所述光扩散层(12)位于基材层(11)的顶部,所述上保护层(13)位于光扩散层(12)的顶部,所述下保护层(14)位于基材层(11)的底部,所述上保护层(13)包括防炫目层(131)和耐磨层(132),所述下保护层(14)包括防水层(141)和粘接层(1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炫目层(131)位于光扩散层(12)的顶部,所述耐磨层(132)位于防炫目层(13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41)位于基材层(11)的底部,所述粘接层(142)位于防水层(14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炫目层(131)的材质为ag防眩光膜,所述防炫目层(131)的厚度为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32)为聚酰胺层,所述耐磨层(132)的厚度为0.1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41)为聚氨酯层,所述防水层(141)的厚度为0.1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目的扩散膜,包括扩散膜本体,扩散膜本体包括基材层、光扩散层、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光扩散层位于基材层的顶部,上保护层位于光扩散层的顶部,下保护层位于基材层的底部,上保护层包括防炫目层和耐磨层,下保护层包括防水层和粘接层。本技术通过设置基材层、光扩散层、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共同构建了扩散膜本体,通过光扩散层,可以提高扩散膜本体的光扩散性能,通过防炫目层,可以提高扩散膜本体的防炫目性能,通过耐磨层,可以提高扩散膜本体的耐磨性能,通过防水层,可以提高扩散膜本体的防水性能,通过粘接层,可以方便对扩散膜本体进行粘接,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防眩目效果较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蔡腾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宏茂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