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模块及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7484发布日期:2023-08-25 03:4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光纤模块及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激光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模块及激光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光纤模块包括热沉和发光单元,其中,所述热沉的正面和反面上均具有沿前后方向逐渐降低的阶梯结构,且二者对称设置。

2、阶梯结构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多个水平阶梯面,每个水平阶梯面上均布置一个发光单元。

3、现有的热沉的形状大致呈“梯形”,由前向后厚度逐渐增加,从而导致了热沉的耗材增加,重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模块及激光器,以缓解了现有模块成本高且重量高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纤模块,包括:热沉,所述热沉包括朝向相背的正面和反面,所述正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反面设置有第二安装部;

3、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用于装配发光单元;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斜面具有第一前边沿和第一后边沿,且所有的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一前边沿均在第一平面上,所有的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一后边沿均在第二平面上;

4、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用于装配发光单元;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斜面具有第二前边沿和第二后边沿,且所有的所述第二斜面的第二前边沿均在第三平面上,所有的所述第二斜面的第二后边沿均在第四平面上;

5、且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彼此平行。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l1的取值范围为:10mm-15mm。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l2的取值范围为:0.3mm-0.6mm。

8、进一步的,所述热沉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9、沿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朝逐渐远离所述热沉的方向倾斜,以使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的发光单元均朝第二端一侧发光。

10、进一步的,所述热沉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1、沿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斜面均朝逐渐远离所述热沉的方向倾斜,以使第一斜面上的发光单元朝第二端所在一侧发光;所述第二斜面均朝逐渐靠近所述热沉的方向倾斜,以使所述第二斜面上的发光单元朝第一端所在一侧发光。

12、进一步的,所述热沉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流道。

1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流道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部分。

14、进一步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部分散热流道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安装部的中间位置。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激光器,包括上述的光纤模块。

16、进一步的,所述光纤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与热沉的正面同侧的第一侧壁,以及与热沉的反面同侧的第二侧壁,且沿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17、以使相邻两个光纤模块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且相邻两个光纤模块的出光位置在同侧。

18、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模块包括:热沉,所述热沉包括朝向相背的正面和反面,所述正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反面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用于装配发光单元;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斜面具有第一前边沿和第一后边沿,且所有的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一前边沿均在第一平面上,所有的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一后边沿均在第二平面上;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用于装配发光单元;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斜面具有第二前边沿和第二后边沿,且所有的所述第二斜面的第二前边沿均在第三平面上,所有的所述第二斜面的第二后边沿均在第四平面上;且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彼此平行。

20、区别于现有技术,改变了热沉的形状,尤其是改变了热沉正面和背面的形状,将现有的倾斜方式改变成了水平设置的方式。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位于正面的第一斜面的第一前边沿所在的第一平面、第一斜面的第一后边沿所在的第二平面、第二斜面的第二前边沿所在的第三平面、第二斜面的第二后边沿所在的第四平面彼此平行,从而使整个热沉的截面形状大致呈“矩形”,在第一方向上,热沉的厚度保持不变,可以减少制备热沉的材料重量,降低热沉的制备成本。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器包括上述的光纤模块。因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器引用了上述的光纤模块,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器也具备光纤模块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沉(100),所述热沉(100)包括朝向相背的正面和反面,所述正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10),所述反面设置有第二安装部(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l1的取值范围为:10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l2的取值范围为:0.3mm-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沉(100)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沉(100)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沉(100)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流道(1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流道(130)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模块,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部分散热流道(130)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0)和第一安装部(110)的中间位置。

9.一种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模块(10)包括外壳(300),所述外壳(300)具有与热沉(100)的正面同侧的第一侧壁(310),以及与热沉(100)的反面同侧的第二侧壁(320),且沿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侧壁(310)与所述第二侧壁(32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模块及激光器,涉及激光器的技术领域,光纤模块包括:热沉正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反面设置有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斜面,第一斜面具有第一前边沿和第一后边沿,且所有的第一斜面的第一前边沿均在第一平面上,所有的第一斜面的第一后边沿均在第二平面上;第二安装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斜面;第二斜面具有第二前边沿和第二后边沿,且所有的第二斜面的第二前边沿均在第三平面上,所有的第二斜面的第二后边沿均在第四平面上;且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彼此平行。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东,张艳春,雷谢福,惠利省,狄九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度亘核芯光电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