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3435发布日期:2023-09-24 03:5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光学元件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激光,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学元件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原子磁力仪中需要一束与原子能级共振的圆偏振光对原子进行极化。通常采用的光路结构是由激光器产生特定波长的激光,经过偏振片转化为线偏振光,然后再经过一个快轴与线偏振角度为45°的四分之一波片转化为圆偏振光。其中,偏振片对应设置有偏振片调整装置,四分之一波片对应设置有波片调整装置,偏振片调整装置、波片调整装置为两个单独的装置,浪费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光学元件调节装置,提高集成度,紧凑结构。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元件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支架设有偏振片,所述第二支架设有波片;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以驱动所述偏振片转动,或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以驱动所述波片转动。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元件调节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切换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单个光学元件调节装置上集成偏振片与波片,提高了集成度,同时紧凑结构。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驱动装置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第三连接部切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为第一齿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为第二齿部,所述第三连接部构造为第三齿部,所述驱动装置沿自身中心轴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三齿部切换连接所述第一齿部、所述第二齿部;或,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为第一蜗轮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为第二蜗轮部,所述第三连接部构造为蜗杆部,所述驱动装置沿垂直自身中心轴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蜗杆部切换连接所述第一蜗轮部、所述第二蜗轮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元件调节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组件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切换件,所述切换件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切换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并驱动所述传动组件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或使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输入端构造为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蜗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轮,所述第一输出端构造为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四齿部,所述第四齿部可啮合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输出端构造为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五齿部,所述第五齿部可啮合所述第二齿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传动轴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切换件连接所述传动轴,并驱动所述传动轴沿所述传动轴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分设于所述蜗轮的相对两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旋钮件,所述旋钮件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蜗杆设于所述旋钮件的一端,所述旋钮件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壳体外。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壳体刻度,所述第一支架件上设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第一刻度,所述第一刻度对应所述壳体刻度;所述第二支架件上设有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具有第二刻度,所述第二刻度对应所述壳体刻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主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设于所述壳主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壳主体、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共同限定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壳主体,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元件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0)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架(30)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驱动装置(40)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驱动装置(40)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0),以使所述第三连接部切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为第一齿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为第二齿部,所述第三连接部构造为第三齿部,所述驱动装置(40)沿自身中心轴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三齿部切换连接所述第一齿部、所述第二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0)包括:传动轴(54),所述传动轴(54)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输入端(51)构造为设于所述传动轴(54)上的蜗轮,所述驱动装置(40)包括蜗杆(41),所述蜗杆(41)啮合所述蜗轮,所述第一输出端(52)构造为设于所述传动轴(54)上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支架(20)具有第四齿部(21),所述第四齿部(21)可啮合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输出端(53)构造为设于所述传动轴(54)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支架(30)具有第五齿部(31),所述第五齿部(31)可啮合所述第二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60)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0)上,所述传动轴(54)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切换件(60)连接所述传动轴(54),并驱动所述传动轴(54)沿所述传动轴(54)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分设于所述蜗轮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0)还包括:旋钮件(42),所述旋钮件(42)穿设于所述壳体(10),所述蜗杆(41)设于所述旋钮件(42)的一端,所述旋钮件(42)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壳体(10)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外表面设有壳体刻度,所述第一支架(20)件上设有第一转动件(22),所述第一转动件(22)具有第一刻度(221),所述第一刻度(221)对应所述壳体刻度;所述第二支架(30)件上设有第二转动件(32),所述第二转动件(32)具有第二刻度(321),所述第二刻度(321)对应所述壳体刻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元件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分别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第一支架设有偏振片,第二支架设有波片;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于壳体,驱动装置连接第一支架,以驱动偏振片转动,或驱动装置连接第二支架,以驱动波片转动。本技术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切换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单个光学元件调节装置上集成偏振片与波片,提高了集成度,同时紧凑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