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发泡扩散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6555发布日期:2023-11-17 16:5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发泡扩散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扩散板,具体为一种微发泡扩散板。


背景技术:

1、扩散板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所制成,其利用光线在行径途中遇到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时发生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物理现象,通过在基材基础中添加无机或有机光扩散剂、从而改变光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光充分散射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光扩散板广泛应用在液晶显示、led照明及成像显示系统中。

2、专利文件cn218181181u一种微发泡扩散板“包括微发泡扩散板、玻璃板和背光板;所述玻璃板和背光板分别位于微发泡扩散板的两侧;所述玻璃板侧壁固接有一对第一弹性板;所述背光板侧壁固接有一对第二弹性板;所述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均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弹性板侧壁固接有插块;所述第一弹性板中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块和插孔为对应设置,通过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的相互贴合,能够减少微发泡扩散板与玻璃板和背光板组合时,空气中部分杂质进入到微发泡扩散板与其他部位之间缝隙的问题,同时通过设有插块和插孔能够使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贴合紧密,减少松动和错位。”公开的专利文件中扩散板与背光板和玻璃板安装时不够稳固,易产生晃动,无法保证扩散板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发泡扩散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扩散板与背光板和玻璃板安装时不够稳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发泡扩散板,包括扩散板主体、背光板和玻璃板,所述扩散板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背光板,所述背光板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安装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嵌合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扩散板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外侧安装有插接框,且插接块卡合在插接框的内侧。

3、优选的,所述扩散板主体包括扩散层、发泡层和微结构层,扩散层的顶部设置有发泡层,发泡层的顶部设置有微结构层,发泡层的内侧设置有二氧化碳气泡,扩散板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安装有海绵板。

4、优选的,所述扩散板主体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上安装有缓冲柱,缓冲柱的前端安装有海绵块。

5、优选的,所述背光板的顶部安装有卡柱,背光板的顶部设置有卡槽一。

6、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安装有挤压弹簧,且挤压弹簧的外端与限位块的内侧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玻璃板的底部设置有卡槽二,玻璃板的底部设置有卡孔,且卡柱插接在卡孔的内侧。

8、优选的,所述插接框的正面和背面贯穿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块卡合在限位孔的内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块的顶部安装有插接块,对扩散板进行安装时将扩散板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卡合在卡槽一和卡槽二内,卡柱卡合在卡孔的内侧实现对扩散板主体的初步固定,按压限位块使限位块压动滑板在滑槽内侧移动对挤压弹簧进行挤压,使限位块位于滑槽内部,将插接块卡合在插接框内侧后挤压弹簧由于自身弹力使限位块向外弹起卡合在限位孔内侧,实现插接块与插接框之间的稳固连接,对扩散板主体的全方位限位保证了扩散板使用时的稳定性。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缓冲柱的前端安装有海绵块,扩散板主体在卡槽一和卡槽二内侧分别与背光板和玻璃板接触时海绵块对缓冲柱进行挤压,使扩散板主体与背光板和玻璃板更加贴合,减少了扩散板主体与卡槽一和卡槽二之间的接触面积,海绵板和海绵块降低了背光板和玻璃板对扩散板主体外侧造成的磨损,有效避免了扩散板使用时对光扩散效果造成的不利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发泡扩散板,包括扩散板主体(1)、背光板(3)和玻璃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背光板(3),所述背光板(3)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块(303),所述连接块(303)的顶部安装有插接块(4),所述插接块(4)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滑槽(401),所述滑槽(401)的内侧嵌合安装有滑板(402),所述滑板(402)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块(404),所述扩散板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玻璃板(5),所述玻璃板(5)的外侧安装有插接框(6),且插接块(4)卡合在插接框(6)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主体(1)包括扩散层(101)、发泡层(102)和微结构层(103),扩散层(101)的顶部设置有发泡层(102),发泡层(102)的顶部设置有微结构层(103),发泡层(102)的内侧设置有二氧化碳气泡(104),扩散板主体(1)的顶部和底部安装有海绵板(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主体(1)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安装孔(2),安装孔(2)的内壁上安装有缓冲柱(201),缓冲柱(201)的前端安装有海绵块(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3)的顶部安装有卡柱(301),背光板(3)的顶部设置有卡槽一(3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01)的内壁上安装有挤压弹簧(403),且挤压弹簧(403)的外端与限位块(404)的内侧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5)的底部设置有卡槽二(501),玻璃板(5)的底部设置有卡孔(502),且卡柱(301)插接在卡孔(502)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框(6)的正面和背面贯穿开设有限位孔(601),且限位块(404)卡合在限位孔(601)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发泡扩散板,包括扩散板主体、背光板和玻璃板,所述扩散板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背光板,所述背光板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安装有插接块,所述滑板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扩散板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外侧安装有插接框。本技术通过在连接块的顶部安装有插接块,对扩散板进行安装时将扩散板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卡合在卡槽一和卡槽二内,按压限位块使限位块压动滑板在滑槽内侧移动对挤压弹簧进行挤压,将插接块卡合在插接框内侧后挤压弹簧由于自身弹力使限位块向外弹起卡合在限位孔内侧,实现插接块与插接框之间的稳固连接,对扩散板主体的全方位限位保证了扩散板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满意,王兴礼,何小磊,王晓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瑞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