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6444发布日期:2023-12-07 01:0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信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1、光传输设备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在光纤上传输的设备,因此现代光传输设备都要用到光纤。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光纤最怕弯折,因此光纤外层保护一定是需要防止光纤被弯折。

2、现有技术中,光纤的外层防护过于简单,对于防弯折效果不佳,并且不具备防径向压迫效果,很容易造成光纤的损坏,继而造成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的经济损失,为了对此进行改善,需要设计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包括:

4、外包裹层和位于所述外包裹层内部的弹性内芯,所述弹性内芯为通心管状结构;

5、所述外包裹层与所述弹性内芯之间设置光纤;

6、所述外包裹层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弹性接触结构,所述弹性接触结构接触在所述光纤上;

7、所述弹性内芯内部设有弹性加强结构用以弹性支撑所述弹性内芯。

8、进一步的,所述光纤为均匀分布的设置在所述外包裹层内的多组。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内芯外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光纤放入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结构相同的多组并与多组所述光纤之间一一对应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接触结构包括弧形面凸起,所述弧形面凸起的弧形面与所述光纤接触;

11、所述弧形面凸起为均匀分布的设置在所述外包裹层内壁上的多组,多组所述弧形面凸起中每相邻的两组所述弧形面凸起之间均设置一组所述光纤。

1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加强结构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垂直于所述弹性内芯内侧壁面设置在所述弹性内芯内部,所述弹性圈为结构相同的多组并沿所述弹性内芯延伸方向均匀分布设置。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通过外包裹层与弹性内芯之间的夹层结构包裹光纤,并通过弹性接触结构的弹性变形特性支撑光纤,避免光纤被压迫损坏,同时利用弹性内芯的弹性性质,以及弹性加强结构,更有效防止光纤被过度弯折,提升对光纤防护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3)为均匀分布的设置在所述外包裹层(1)内的多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内芯(2)外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光纤(3)放入的容纳槽(4),所述容纳槽(4)为结构相同的多组并与多组所述光纤(3)之间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结构包括弧形面凸起(5),所述弧形面凸起(5)的弧形面与所述光纤(3)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加强结构包括弹性圈(6),所述弹性圈(6)垂直于所述弹性内芯(2)内侧壁面设置在所述弹性内芯(2)内部,所述弹性圈(6)为结构相同的多组并沿所述弹性内芯(2)延伸方向均匀分布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为一种通信工程用光传输设备,涉及通信工程技术领域。技术特征包括:外包裹层和位于所述外包裹层内部的弹性内芯,所述弹性内芯为通心管状结构;所述外包裹层与所述弹性内芯(2)之间设置光纤;所述外包裹层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弹性接触结构,所述弹性接触结构接触在所述光纤上;所述弹性内芯内部设有弹性加强结构用以弹性支撑所述弹性内芯。通过外包裹层与弹性内芯之间的夹层结构包裹光纤,并通过弹性接触结构的弹性变形特性支撑光纤,避免光纤被压迫损坏,同时利用弹性内芯的弹性性质,以及弹性加强结构,更有效防止光纤被过度弯折,提升对光纤防护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易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