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

文档序号:37199293发布日期:2024-03-05 11:5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

本技术属于光学显微成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1、由于衍射现象的存在,传统光学显微镜存在极限分辨率,在非偏振光照明下其最小可分辨约300 nm的结构。为了突破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微球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应运而生。微球显微成像技术有诸多优点,例如可实时成像,可宽场成像等,因此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潜力的技术之一。但一般情况下微球透镜辅助显微技术多采用非偏振光照明,在非偏振光照明条件下微球辅助显微成像还存在着成像对比度较差、分辨率较低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成像的质量,获得高质量超分辨显微图像。

2、技术方案: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包括光源、起偏器、半反半透镜、检偏器、管状透镜、物镜、介质微球和样品,所述起偏器设置在光源与半反半透镜之间的入射光路上,所述检偏器设置在半反半透镜与管状透镜之间的反射光路上,所述物镜和样品依次设置在入射光路与反射光路重叠的光路上,所述介质微球设置在样品靠近物镜一侧的表面上。

3、优选的,所述介质微球周围设有介质层。

4、进一步的,所述介质层为折射率介于1.0~1.6之间的透明材料组成的介质层。

5、进一步的,所述介质层为空气、水或聚二甲基硅氧烷组成的介质层。

6、优选的,所述起偏器和检偏器均为偏振片。

7、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后端成像装置,所述后端成像装置设置在反射光路的末端。

8、优选的,所述后端成像装置为相机。

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在传统反射式光学显微镜的入射光路上添加起偏器,在反射光路上添加检偏器,样品置于显微镜下方,普通照明光通过起偏器变成偏振光,偏振光照射到样品上,随后经过检偏器滤除背景杂散光,使得一部分透过一部分被遮蔽,从而增强了样品细节的对比度,进而显著提高成像的质量,获得高质量超分辨显微图像。



技术特征:

1.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起偏器(2)、半反半透镜(3)、检偏器(4)、管状透镜(5)、物镜(7)、介质微球(8)和样品(9),所述起偏器(2)设置在光源(1)与半反半透镜(3)之间的入射光路上,所述检偏器(4)设置在半反半透镜(3)与管状透镜(5)之间的反射光路上,所述物镜(7)和样品(9)依次设置在入射光路与反射光路重叠的光路上,所述介质微球(8)设置在样品(9)靠近物镜(7)一侧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微球(8)周围设有介质层(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10)为折射率介于1.0~1.6之间的透明材料组成的介质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10)为空气、水或聚二甲基硅氧烷组成的介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偏器(2)和检偏器(4)均为偏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端成像装置(6),所述后端成像装置(6)设置在反射光路的末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成像装置(6)为相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偏振光辅助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包括光源、起偏器、半反半透镜、检偏器、管状透镜、物镜和样品,所述起偏器设置在光源与半反半透镜之间的入射光路上,所述检偏器设置在管状透镜与半反半透镜之间的反射光路上,所述物镜和样品依次设置在入射光路与反射光路重叠的光路上。本技术在传统反射式光学显微镜的入射光路上添加起偏器,在反射光路上添加检偏器,样品置于显微镜下方,普通照明光通过起偏器变成偏振光,偏振光照射到样品上,随后经过检偏器滤除背景杂散光,使得一部分透过一部分被遮蔽,从而增强了样品细节的对比度,进而显著提高成像的质量,获得高质量超分辨显微图像。

技术研发人员:叶燃,徐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