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6495发布日期:2024-04-18 17:40阅读: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背景技术:

1、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场或电流作用下,材料通过电化学过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材料在紫外、可见光或近红外区域的光学属性(透射率、反射率或吸收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了稳定的可逆变化而引起的。

2、随着电致变色器件的广泛应用,硬质电致变色器件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硬质电致变色器件不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不适用于曲面场景的应用,且现有的电子变色器件的变色速率低,效果差,应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旨在解决现有的电致变色器件没有良好的弯曲性能,且变色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上变色件及下变色件,所述上变色件的底部与所述下变色件的顶部贴合;所述上变色件包括设置在最顶部的上基材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上基材层底部的电致变色层及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电致变色层底部的上电解质层,所述下变色件包括设置在最底部的下基材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下基材层顶部的底色层及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底色层顶部的下电解质层。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电解质层与所述下电解质层固化后通过电解质材料贴合。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外圈设有导电线圈。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基材层的材料为pet或tpu或ito膜,所述下基材层的材料为导电金属片,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pedot:pss或三氧化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色层的材料为二氧化钛、氧化铝、钛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环氧树脂胶的组合。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应用范围较宽,可适用于曲面场景的应用,且结构的导电性提升,完全变色的效率提升,变色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变色件及下变色件,所述上变色件的底部与所述下变色件的顶部贴合;所述上变色件包括设置在最顶部的上基材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上基材层底部的电致变色层及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电致变色层底部的上电解质层,所述下变色件包括设置在最底部的下基材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下基材层顶部的底色层及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底色层顶部的下电解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解质层与所述下电解质层固化后通过电解质材料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外圈设有导电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材层的材料为pet或tpu或ito膜,所述下基材层的材料为导电金属片,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pedot:pss或三氧化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色层的材料为二氧化钛、氧化铝、钛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环氧树脂胶的组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上变色件及下变色件,所述上变色件的底部与所述下变色件的顶部贴合;所述上变色件包括设置在最顶部的上基材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上基材层底部的电致变色层及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电致变色层底部的上电解质层,所述下变色件包括设置在最底部的下基材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下基材层顶部的底色层及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底色层顶部的下电解质层。本方案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应用范围较宽,可适用于曲面场景的应用,且结构的导电性提升,完全变色的效率提升,变色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周硕,张必应,陈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