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2200发布日期:2023-12-29 19:1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激光,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


背景技术:

1、激光因具有高相干性、较好的方向性及高亮度等优点,正逐渐在一些行业中取代传统的led光源,例如理疗和照明行业。由于应用场景的不同,需要将激光耦合进光纤束中,进而使用光纤照明或治疗,这就要求组成光纤束之间的各个光纤出光强度尽量一致,即使每根光纤出光照度一样,但由于激光束的光强分布呈高斯型,这就会使得耦合进光纤的光功率分布不均匀,从而使得出光端每根光纤的出光功率也变得极不均匀,这会极大的影响照明或者治疗效果。

2、传统的匀光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在出口端添加散射片,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光功率损失大、散斑严重的缺点,还有一种是采用双片微透镜阵列加一片场镜的方式,但是该方式结构复杂,光器件较多不易装调。

3、因此,研发一种降低光功率损失同时能够保证每根光纤出光均匀的光纤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

2、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包括:

4、激光器,用于发射波长为360nm~2000nm的激光光源;

5、前准直镜,用于对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源进行准直;

6、工程漫射体,用于对入射光进行整形,使入射光发生折射,得到均匀的发散光束;

7、后准直镜,用于对发散光束进行准直;

8、光纤束,用于实现均匀出光;

9、所述激光器、前准直镜、工程漫射体、后准直镜和光纤束沿光入射方向顺序设置。

10、进一步的,经工程漫射体整形后的发散光束的全发散角为10°~50°,光斑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11、进一步的,所述工程漫射体朝向前准直镜的一面为刻蚀的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若干个微透镜,每个微透镜的焦距可相同或不同。

12、进一步的,所述微透镜的数量为1000~3000个,所述微透镜的焦距为1mm~10mm,所述微透镜的直径为50μm~500μm。

13、进一步的,所述微透镜采用折射率1.4~1.9的玻璃。

14、进一步的,所述工程漫射体朝向后准直镜的一面为平面且镀有增透膜,总体透过率>0.9。

15、进一步的,所述光纤束为由若干根光纤相互粘接组成的阵列,每根光纤的出光功率近似一致,每根光纤之间为不透光设计。

16、进一步的,所述光纤为多模光纤,所述光纤的纤芯直径为100μm~2000μm。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包括:激光器,用于发射波长为360nm~2000nm的激光光源;前准直镜,用于对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源进行准直;工程漫射体,用于对入射光进行整形,使入射光发生折射,得到均匀的发散光束;后准直镜,用于对发散光束进行准直;光纤束,用于实现均匀出光;激光器、前准直镜、工程漫射体、后准直镜和光纤束沿光入射方向顺序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片工程漫射体对激光光束进行整形,得到了分布均匀的平顶光束,经工程漫射体整形后的发散光束的全发散角为10°~50°;将整形后的平顶光束耦合进多模光纤组成的光纤束中,使得出口端每根光纤的出光功率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实现了均匀出光,且光功率损失低。



技术特征:

1.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其特征在于,经工程漫射体整形后的发散光束的全发散角为10°~50°,光斑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漫射体朝向前准直镜的一面为刻蚀的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若干个微透镜,每个微透镜的焦距可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的数量为1000~3000个,所述微透镜的焦距为1mm~10mm,所述微透镜的直径为50μm~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采用折射率1.4~1.9的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漫射体朝向后准直镜的一面为平面且镀有增透膜,总体透过率>0.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束为由若干根光纤相互粘接组成的阵列,每根光纤的出光功率近似一致,每根光纤之间为不透光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为多模光纤,所述光纤的纤芯直径为100μm~2000μ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激光光源的光纤束,包括:激光器,用于发射波长为360nm~2000nm的激光光源;前准直镜,用于对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源进行准直;工程漫射体,用于对入射光进行整形,使入射光发生折射,得到均匀的发散光束,经工程漫射体整形后的发散光束的全发散角为10°~50°;后准直镜,用于对发散光束进行准直;光纤束,用于实现均匀出光;激光器、前准直镜、工程漫射体、后准直镜和光纤束沿光入射方向顺序设置。本技术采用单片工程漫射体对激光光束进行整形,得到了分布均匀的平顶光束;将整形后的平顶光束耦合进光纤束中,使得出口端每根光纤的出光功率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实现了均匀出光,且光功率损失低。

技术研发人员:朱兵兵,陈秋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序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