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7860发布日期:2023-11-06 22:1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模组的,特别是涉及了一种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电器设备的普及,智能显示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手机、平板、车载显示器等;显示模组是组成显示屏成品的主要部件之一,显示屏的视觉效果主要取决于显示模组,随着显示屏大屏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对大屏视觉效果的追求进一步提高。

2、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授权公告号cn114442347b),其中,该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显示面板与背光组件之间的可调节光栅组件,可调节光栅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和至少一个调光部,调光部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的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叶片,且每一叶片在相对支撑框架偏转时,朝与背光组件呈设定角度的方向偏置,以调整背光组件向显示面板所发出光线的方向。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中的显示模组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调节可调节光栅组件中的每一叶片与背光组件之间的夹角,以调节背光的射入角度来优化观看者的观看视角,从而能够使观看者获得较佳的观看体验。

3、然而,本发明人具体实施此装置时,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其通过调整叶片与背光组件之间夹角的方式实现对显示屏模透光度调整;但随着屏幕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叶片转动需要一定空间要求,无疑增大了显示模组的厚度,难以满足亮度调整同时的轻薄设计需求,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结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实现对显示屏透光度调整的同时,减少显示模组厚度的增加量。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其应用于显示屏。

4、所述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具体包括:

5、显示面板,用于画面的显示;

6、透光度调整组件,所述透光调整组件贴附于显示面板背面,所述透光度调整组件包括透光板和设置于透光板上的多个均布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填充有变色材料;变色材料可采用光敏变色油墨、热敏变色油墨或卤化银等具有可逆变色的材料,通过控制变色材料的颜色深浅,对透光板处经过的光线强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7、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贴附于透光调整组件背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腔包括多个并排均布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填充有光敏变色油墨。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腔包括多个并排均布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填充有热敏变色油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交错布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横截面均呈梯形,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相邻边平行布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透光板上安装有伸入至第二容置腔内的加热端子;所述加热端子可采用电热丝、电热棒等通电即热加热组件。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端子分布于透光板的顶端和底端。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背光组件包括反射片、导光板、下扩散片、下集光片、上集光片和上扩散片。

15、一种显示屏,包括上述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

16、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显示屏。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通过放置腔内的变色材料在光强增大时或温度升高时产生颜色变化,从而对透光板的透光度进行适应性调整,避免背光模组处发出的强光穿过透光板,提高使用人员的观看舒适度,结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无需留置叶片等遮光组件的安装空间,实现对显示屏透光度调整的同时,减少显示模组厚度的增加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包括多个并排均布的第一容置腔(4),所述第一容置腔(4)内填充有光敏变色油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包括多个并排均布的第二容置腔(6),所述第二容置腔(6)内填充有热敏变色油墨(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4)和第二容置腔(6)交错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4)和第二容置腔(6)的横截面均呈梯形,所述第一容置腔(4)和第二容置腔(6)的相邻边平行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2)上安装有伸入至第二容置腔(6)内的加热端子(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端子(8)分布于透光板(2)的顶端和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组件(3)包括反射片、导光板、下扩散片、下集光片、上集光片和上扩散片。

9.一种显示屏,包括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

10.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显示模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透光度可调的显示模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其结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实现对显示屏透光度调整的同时,减少显示模组厚度的增加量;包括:显示面板,用于画面的显示;透光度调整组件,所述透光调整组件贴附于显示面板背面,所述透光度调整组件包括透光板和设置于透光板上的多个均布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填充有变色材料;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贴附于透光调整组件背部;所述放置腔包括多个并排均布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填充有光敏变色油墨;所述放置腔包括多个并排均布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填充有热敏变色油墨。

技术研发人员:邓思敏,邓炳培,许一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领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