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7273发布日期:2023-12-21 13:5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智能化社会显示屏的应用越来越广,随着电动车及自动驾驶的应用,车载电子产品(中控显示、仪表盘、后视镜、扶手屏等)的需求量也稳步上升,因此整个车载背光行业的对显示效果的要求提高。

2、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车载背光模组包括下框21和中框22,中框22采用内嵌的方式连接于下框21,下框21的内壁设有多个卡槽201,中框22包括承载框221、侧框222和多个凸片223,各凸片223固定连接于承载框221,将凸片223插入卡槽201内用于防止中框22松脱,由于中框22的凸片223插入下框21时因强度太强导致组装困难,容易刮擦出现碎屑,因此需要在中框22设计工艺缺口202,缺口202与凸片223对应设置,以使凸片223具有轻微弹性来确保组装顺利;但中框22缺口202处的强度下降会导致组装后的下框21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该车载背光模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中框因强度下降导致容易变形的问题,组装方便,减少碎屑,提高产品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包括下框和中框,所述下框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框,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框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第一侧框设有多个安装槽,各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侧框设有第一斜面,所述中框包括承载框以及与所述承载框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框,所述第二侧框绕所述承载框周向设置,所述第二侧框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所述安装槽对应设置的安装块,所述第二侧框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匹配的第二斜面,所述中框与所述下框连接时,所述安装块的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接触并使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3、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框包括第一内表面和第一顶面,所述第一斜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顶面之间,所述安装块包括第二顶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第二斜面,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槽连接时,所述第二斜面通过第一斜面设置在安装槽内。

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框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一斜面设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所述第二斜面设于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5、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框包括第一内表面和第一顶面,所述第一斜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顶面之间,所述安装块包括第二顶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斜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斜面设于所述安装块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槽连接时,所述第二斜面通过第一斜面设置在安装槽内。

6、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斜面之间为弧形连接,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一斜面之间为弧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顶面之间为弧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为弧形连接。

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柔性垫,所述第二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柔性垫。

8、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膜、导光板和光学膜片,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反射膜上,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

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框的内壁。

1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还包括泡棉胶,所述泡棉胶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泡棉胶用于缓冲固定显示屏。

11、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

12、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背光模组将安装块固定在中框的第二侧框外壁,当安装块与安装槽连接的过程中,安装块的第二斜面与第一侧框的第一斜面接触并使安装块卡入安装槽内,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为安装块的安装提供了导向作用,使中框与下框连接的过程中更便利,减少碎屑的产生,不仅安装方便,还避免因中框的工艺缺口导致下框变形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13、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5、图1是现有技术中内嵌式中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现有技术的车载背光膜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中框的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中框的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中框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载背光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图8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载背光模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5、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车载背光模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和中框,所述下框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框,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框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第一侧框设有多个安装槽,各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侧框设有第一斜面,所述中框包括承载框以及与所述承载框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框,所述第二侧框绕所述承载框周向设置,所述第二侧框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所述安装槽对应设置的安装块,所述第二侧框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匹配的第二斜面,所述中框与所述下框连接时,所述安装块的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接触并使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框包括第一内表面和第一顶面,所述第一斜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顶面之间,所述安装块包括第二顶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第二斜面,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槽连接时,所述第二斜面通过第一斜面设置在安装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框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一斜面设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所述第二斜面设于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框包括第一内表面和第一顶面,所述第一斜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顶面之间,所述安装块包括第二顶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斜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斜面设于所述安装块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槽连接时,所述第二斜面通过第一斜面设置在安装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斜面之间为弧形连接,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一斜面之间为弧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顶面之间为弧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为弧形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柔性垫,所述第二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柔性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膜、导光板和光学膜片,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反射膜上,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框的内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还包括泡棉胶,所述泡棉胶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泡棉胶用于缓冲固定显示屏。

10.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包括下框和中框,下框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框,底板与第一侧框之间形成容置腔,第一侧框设有多个安装槽,各安装槽与容置腔连通,第一侧框设有第一斜面,中框包括承载框以及与承载框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框,第二侧框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安装槽对应设置的安装块,第二侧框设有与第一斜面匹配的第二斜面,中框与下框连接时,安装块的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接触并使安装块设置在安装槽内。本技术提供的改善内嵌式中框变形的车载背光模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中框因强度下降导致容易变形的问题,组装方便,减少碎屑,提高产品的质量。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赖小波,曹俊威,刘子平,冯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