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及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0778发布日期:2024-03-18 16:4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镜头模组及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眼镜(例如,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户在使用智能眼镜时,会因为瞳距和视力状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显示效果。为了给不同的用户呈现清晰的图像,通常需要对智能眼镜进行近视调节和瞳距调节。

2、目前,智能眼镜通常通过旋转调节组件来实现近视调节。具体地,调节组件套设在镜筒组件的外部,并与镜筒组件转动连接。调节组件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改变镜筒组件内某一镜片的位置,进而实现近视调节。瞳距调节则可以通过将镜筒组件进行平移,改变两个镜筒组件之间的距离来实现。

3、但是,随着镜筒组件的平移,调节组件也会发生平移。为了同时实现调节组件的平移和旋转,智能眼镜的壳体上需要开设较大的避让缺口,从而导致智能眼镜整体的防尘防水性和美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及智能眼镜,以下从多个方面介绍本申请,以下多个方面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互相参考。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包括支撑座,以及设置于支撑座上的镜筒组件、镜筒转轮、传动轴和调节组件。其中,镜筒组件可沿第一方向平移地设置于支撑座上,镜筒组件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镜片组件和第二镜片组件,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镜筒转轮套设于镜筒组件的外周,并且镜筒转轮的内周与第一镜片组件的外周传动连接;传动轴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支撑座上,并与镜筒转轮传动连接;其中,传动轴的第一端与调节组件轴向可联动地连接,传动轴的第二端与镜筒组件周向可联动地连接,调节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座上;调节组件通过传动轴带动镜筒转轮相对于支撑座转动,并联动第一镜片组件相对第二镜片组件沿第二方向平移。

3、例如,上述第一方向可以为后文实施例中提及的x方向,上述第二方向可以为后文实施例中提及的z方向。

4、可以理解,上述镜头模组可以应用于智能眼镜中,智能眼镜可以是但不限于虚拟现实眼镜、增强现实眼镜或混合现实眼镜等智能眼镜中的任意一种。

5、上述镜头模组中,当镜筒组件沿第一方向平移时,能够带动传动轴和镜筒转轮沿第一方向进行平移。传动轴和镜筒转轮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从而确保第一镜片组件和第二镜片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进而避免瞳距调节对近视调节造成干扰的问题。其次,平移至不同位置的传动轴仍然可以与调节组件周向可联动地连接。也就是说,调节组件的位置虽然固定不变,但仍然可以向平移至不同位置处的传动轴传递扭矩,进而能够避免瞳距调节导致近视调节的传动链断开的问题,实现了近视调节和瞳距调节之间的解耦。

6、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调节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座上的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并且,传动轴的第一端可动地连接于调节旋钮;其中,传动轴的第一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突出部,调节按钮中心形成有与传动轴的第一端形状适配的轴孔,并通过轴孔套接于传动轴的第一端。

7、基于此,用户仅需旋转调节旋钮即可实现近视调节,调节过程平稳,操作步骤简单,学习成本低。

8、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旋钮,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其中,调节旋钮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座上,调节旋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锥齿轮同轴地固定连接于调节旋钮一侧,第一锥齿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锥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座上;第二锥齿轮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并且,传动轴的第一端可动地连接于第二锥齿轮;其中,传动轴的第一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突出部,第二锥齿轮中心形成有与传动轴的第一端形状适配的轴孔,并通过轴孔套接于传动轴的第一端。

9、基于此,用户仅需旋转调节旋钮即可实现近视调节,调节过程平稳,操作步骤简单,学习成本低。

10、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调节组件设于支撑座的边缘。从而进一步简化了近视调节的操作步骤,提升了近视调节的便捷性,调节效果佳。

11、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传动轴与镜筒转轮通过中间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其中,中间传动机构包括彼此啮合地设置于传动轴外周的斜齿轮、以及设置于镜筒转轮外周的斜齿轮齿;或者,中间传动机构包括彼此啮合地设置于镜筒转轮外周的蜗轮齿、以及设置于传动轴外周的蜗杆齿。从而有效提升了传动轴与镜筒转轮之间传动的平稳性。

12、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镜片组件包括第一镜片支架和第一镜片,第一镜片设于第一镜片支架内;镜筒转轮和第一镜片支架通过至少一个沿镜筒转轮的周向倾斜延伸的斜导轨和至少一个沿镜筒转轮的径向延伸的滑动件传动连接,滑动件的端部位于斜导轨内。

13、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斜导轨设于镜筒转轮的内周面上,滑动件设于第一镜片支架的外周面上。

14、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镜筒组件还包括镜筒,镜筒套设于第一镜片组件的外周,第二镜片组件固定设置于镜筒的一侧端部,镜筒转轮套设于镜筒的外周;其中:

15、镜筒上开设有沿镜筒转轮的轴向延伸的限位孔,滑动件的端部穿过限位孔进入斜导轨,限位孔能够对滑动件提供沿镜筒转轮的周向的限位。

16、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限位孔可以有效避免滑动件产生沿镜筒转轮的周向的位移,进而避免第一镜片组件产生晃动,进一步提升镜筒转轮和第一镜片组件之间传动的平稳性。

17、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镜筒转轮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连通斜导轨和镜筒转轮的端面,用于引导滑动件的端部滑入斜导轨内。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镜筒转轮和第一镜片组件之间装配的便利性。

18、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斜导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斜导轨环绕镜筒转轮的周向间隔设置;滑动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滑动件与三个斜导轨一一对应,各滑动件的端部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斜导轨内。

19、当斜导轨和滑动件的数量均设置为三个时,斜导轨和滑动件相接触的位置可以形成三个支撑点,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从而有效提升镜筒转轮传动的平稳性。

20、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支撑座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滑轨,镜筒可沿第一方向平移地设置于支撑滑轨上。

21、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支撑座上还设置有轴支撑座,传动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和可滑动地支撑于轴支撑座上。

22、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传动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地固定于镜筒上。

23、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该智能眼镜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第一方面和上述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中的任意一种镜头模组,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镜头模组安装于容纳腔内,并且,调节组件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的外部。



技术特征: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镜筒组件、镜筒转轮、传动轴和调节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可动地连接于所述调节旋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旋钮,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座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镜筒转轮通过中间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组件包括第一镜片支架和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设于所述第一镜片支架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轨设于所述镜筒转轮的内周面上,所述滑动件设于所述第一镜片支架的外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组件还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套设于所述第一镜片组件的外周,所述第二镜片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镜筒的一侧端部,所述镜筒转轮套设于所述镜筒的外周;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转轮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连通所述斜导轨和所述镜筒转轮的端面,用于引导所述滑动件的端部滑入所述斜导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斜导轨环绕所述镜筒转轮的周向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滑轨,所述镜筒可沿所述第一方向平移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滑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还设置有轴支撑座,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和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轴支撑座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镜筒上。

14.一种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镜头模组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且,所述调节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公开了一种镜头模组及智能眼镜。镜头模组包括支撑座和设置于支撑座上的镜筒组件、镜筒转轮、传动轴和调节组件。镜筒组件可沿第一方向平移地设置于支撑座上,镜筒组件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镜片组件和第二镜片组件,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镜筒转轮套设于镜筒组件外周,并与第一镜片组件传动连接;传动轴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可轴向移动地设于支撑座上,并与镜筒转轮传动连接;传动轴的第一端与镜筒组件轴向可联动地连接,第二端与调节组件周向可联动地连接;调节组件通过传动轴带动镜筒转轮转动,并联动第一镜片组件沿第二方向平移。镜筒组件在移动时不会带动调节组件移动,能够实现近视调节和瞳距调节之间的解耦。

技术研发人员:郝永志,林国樑,李阔阔,林晓龙,李腾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