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感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3123发布日期:2023-12-29 19:3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光感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光感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电子设备通常具有光感功能,以便于使电子设备可以基于光信号的检测结果执行设定功能。由于光信号处理单元往往设置在设备内部,需要在面框上开孔并通过导光结构将光线引导至光信号处理单元上,由光信号处理单元跟进环境光变化量。

2、环境光变化量需超过软件设置的阈值,如果阈值太低,则容易导致功能触发门槛低,抗干扰能力差;阈值太高,则环境光需由更大变化才能激发光感功能。然而,由于空间限制,现有技术中在将光线引导至光信号处理单元时,由于采用一体化成型的导光柱,环境光在导光柱中需要经过多次反射,导光性能较差,对光的衰减严重,到达光信号处理单元的光强太弱,导致光信号处理单元的性能无法满足功能要求,进而无法有效的基于光信号的检测结果执行设定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感组件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导光过程中光衰减严重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感组件,包括:

3、光感指示板;

4、透镜,适于接收入射光;

5、光纤,第一端与所述透镜连接,第二端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光感指示板相连接,所述光纤适于将所述透镜接收的光传导至所述光感指示板。

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感组件,通过设置光纤,使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透镜连接,光纤的第二端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光感指示板相连接,从而能够借由光纤将所述透镜接收的光传导至所述光感指示板,能够利用光纤的良好导光作用,避免采用一体化成型的导光柱时,环境光在导光柱中需要经过多次反射,导致的导光性能较差,对光的衰减严重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转换光的效率,提高光感性能,避免到达光感指示板的光强太弱。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感组件还包括:

8、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贯穿形成有贯穿孔,所述光纤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贯穿孔;

9、所述贯穿孔沿其轴线方向与所述光感指示板的感光元件相重叠。

10、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导光单元贯穿形成有贯穿孔,能够将所述光纤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贯穿孔,使导光单元对所述光纤起到固定作用,保证所述光纤安装到位。通过使所述贯穿孔沿其轴线方向与所述光感指示板的感光元件相重叠,能够在光纤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贯穿孔时,使所述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光感指示板的感光元件相对正,保证光线能够顺利的传导至所述光感指示板的感光元件。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贯穿孔过盈配合。

12、有益效果:通过使所述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贯穿孔过盈配合,能够保证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贯穿孔连接牢靠,避免晃动时造成松脱,降低产品返修率。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开设有透镜插孔,所述光纤的第一端穿入所述透镜插孔内以与所述透镜相连接。

14、有益效果:通过将所述光纤的第一端穿入所述透镜插孔内以与所述透镜相连接,能够方便实现光纤与透镜的连接。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透镜插孔过盈配合。

16、有益效果:通过使所述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透镜插孔过盈配合,能够保证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透镜插孔连接牢靠,避免晃动时造成松脱,降低产品返修率。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还形成有感光部,沿所述光纤插入所述透镜插孔的方向,所述感光部设置于所述透镜插孔的前端;

18、所述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感光部朝向所述透镜插孔的一侧表面相抵接。

19、有益效果:通过将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感光部朝向所述透镜插孔的一侧表面相抵接,能够保证光线的顺利传输,避免光线衰减。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单元上还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适于引导所述光纤穿入所述贯穿孔内。

21、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向槽,能够在安装光纤时,第光纤起到引导作用,方便光纤顺利穿入所述贯穿孔内。

2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由透明材质制成。

2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24、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如上述所述的光感组件。

2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光纤,使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透镜连接,光纤的第二端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光感指示板相连接,从而能够借由光纤将所述透镜接收的光传导至所述光感指示板,能够利用光纤的良好导光作用,避免采用一体化成型的导光柱时,环境光在导光柱中需要经过多次反射,导致的导光性能较差,对光的衰减严重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转换光的效率,提高光感性能,避免到达光感指示板的光强太弱。

2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过孔,所述光感组件的透镜至少部分的由所述过孔穿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组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23)的第二端与所述贯穿孔(251)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21)开设有透镜插孔(211),所述光纤(23)的第一端穿入所述透镜插孔(211)内以与所述透镜(2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23)的第一端与所述透镜插孔(211)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21)还形成有感光部(201),沿所述光纤(23)插入所述透镜插孔(211)的方向,所述感光部(201)设置于所述透镜插孔(211)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单元(25)上还形成有导向槽(252),所述导向槽(252)适于引导所述光纤(23)穿入所述贯穿孔(25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21)由透明材质制成。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过孔,所述光感组件的透镜(21)至少部分的由所述过孔穿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感组件及电子设备,光感组件包括:光感指示板;透镜,适于接收入射光;光纤,第一端与透镜连接,第二端直接或间接的与光感指示板相连接,光纤适于将透镜接收的光传导至光感指示板。本技术提供的光感组件,通过设置光纤,使光纤的第一端与透镜连接,光纤的第二端直接或间接的与光感指示板相连接,从而能够借由光纤将透镜接收的光传导至光感指示板,能够利用光纤的良好导光作用,避免采用一体化成型的导光柱时,环境光在导光柱中需要经过多次反射,导致的导光性能较差,对光的衰减严重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转换光的效率,提高光感性能,避免到达光感指示板的光强太弱。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