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偏振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0632发布日期:2024-03-22 10:45阅读:9来源:国知局
反射偏振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薄膜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反射偏振膜。


背景技术:

1、光学薄膜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光学薄膜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现代,光学薄膜已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主要的光学薄膜器件包括反射膜、减反射膜、偏振膜、干涉滤光片和分光镜等等。它们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得了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日益重视。例如采用减反射膜后可使复杂的光学镜头的光通量损失成十倍地减小;采用高反射比的反射镜可使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成倍提高;利用光学薄膜可提高硅光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2、偏振膜是众多光学薄膜中的一种,偏振膜是使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膜层。目前的偏振膜容易跟其它材料形成光学接触,同时在跟bef等一起使用时出现严重的反射摩尔现象,亮度不够亮,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偏振膜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射偏振膜,其可有效提高亮度,满足使用的需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反射偏振膜,其为多层高分子聚合物,包括有pc层、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以及扩散层;该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复合成型在pc层的上表面;该扩散层涂布成型覆盖于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的上表面。

4、优选的,所述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的厚度小于pc层的厚度,该扩散层的厚度小于pc层的厚度。

5、优选的,所述pc层、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和扩散层的厚度之和为480μm。

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7、通过将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复合成型在pc层的上表面,并配合扩散层涂布成型覆盖于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的上表面,使得本产品可选择性反射背光系统的光,使其不被lcd的下偏光片所吸收,使lcd全视角的部分光得以重新利用,由此,使轴向亮度增加约60%,并且,如果跟bef层组合起来,亮度增加将有更好的表现,本产品可以有效防止跟其它材料的光学接触,同时在跟bef层等一起使用时,又减轻反射摩尔现象的效果,此外,扩散层可增加产品的强度,提高了热稳定性,满足使用的需要。

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多层高分子聚合物,包括有pc层、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以及扩散层;该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复合成型在pc层的上表面;该扩散层涂布成型覆盖于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的厚度小于pc层的厚度,该扩散层的厚度小于pc层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c层、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和扩散层的厚度之和为480μ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反射偏振膜,其为多层高分子聚合物,包括有PC层、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以及扩散层;该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复合成型在PC层的上表面。通过将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复合成型在PC层的上表面,并配合扩散层涂布成型覆盖于多层聚酯基光学薄膜的上表面,使得本产品可选择性反射背光系统的光,使其不被LCD的下偏光片所吸收,使LCD全视角的部分光得以重新利用,由此,使轴向亮度增加约60%,并且,如果跟BEF层组合起来,亮度增加将有更好的表现,本产品可以有效防止跟其它材料的光学接触,同时在跟BEF层等一起使用时,又减轻反射摩尔现象的效果,此外,扩散层可增加产品的强度,提高了热稳定性,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佳美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