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1774发布日期:2024-02-07 12:1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影像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与光学装置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影像撷取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装置的普及,使用者对于电子装置的各种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以电子装置上通常会配置的影像撷取装置来说,使用者对影像撷取装置的要求除了基本的成像质量之外,是否具备各项光学参数(例如调整焦距或光圈)调整的功能也成为使用者选购的重点。然而,为了使影像撷取装置具备光学参数调整的功能,影像撷取装置的组成构件越来越多,所占用的配置空间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此状态下,如何在有限配置空间的前提下能保持光学质量,还能兼具稳定的产品可靠度即为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包含致动模块、第一镜头模块、第二镜头模块及光圈模块。致动模块包含座体及镜头载体。镜头载体能平行于光轴位移地设置于座体内。第一镜头模块设置于座体内并连接镜头载体。第二镜头模块设置于座体外。光圈模块设置于座体并穿套第二镜头模块外。

2、借此,第一镜头模块及第二镜头模块分别设置于致动模块的内外,致动模块只需带动第一镜头模块位移就能提供变焦功能,能减轻第一镜头模块配置的重量及致动模块的负载,提高致动模块的驱动性及成像光学质量。此外,光圈模块穿套于第二镜头模块并稳定地设置于致动模块外而能保持与第二镜头模块的相对位置,在最小空间配置下提供可变光圈效果,满足轻量化及小型化的配置。

3、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镜头模块包含第一镜筒以及至少一第一镜片,第一镜筒设置于镜头载体内,第一镜片设置于第一镜筒内。

4、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镜头模块包含第二镜筒以及至少一第二镜片,第二镜筒设置于座体,第二镜片设置于第二镜筒内。

5、一些实施例中,光圈模块包含复数叶片及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各叶片能位移地设置于第一端,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入光面及出光面,入光面相较于出光面远离第一镜头模块,光圈模块的第二端穿套于第二镜头模块,各叶片靠近入光面。

6、一些实施例中,光圈模块包含复数叶片及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各叶片能位移地设置于第一端,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入光面及出光面,入光面相较于出光面远离第一镜头模块,光圈模块的第二端穿套于第二镜头模块,各叶片靠近出光面。

7、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镜筒包含筒状体及环缘,环缘衔接于筒状体一端的边缘,第二镜筒以环缘贴设于座体。

8、一些实施例中,光圈模块抵靠于环缘反向于座体的一面。

9、一些实施例中,光圈模块包含基座、承座及复数叶片,基座抵靠于座体,承座的一端抵靠于环缘,各叶片能转动地设置于承座的另一端。

10、一些实施例中,光圈模块包含基座、承座及复数叶片,基座抵靠于座体,承座设置于基座内,第二镜头模块设置于承座内,各叶片能转动地设置于承座,在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上,各叶片位于第一镜头模块与第二镜头模块之间。

11、一些实施例中,影像撷取装置还包含感光组件,设置该座体反向于第二镜头模块的一面。

12、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包含线路板及感光元件,感光元件电性连接于线路板,且光轴通过感光元件。

13、一些实施例中,致动模块的座体包含底座及上盖,底座包含相衔接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第一部分凸出于第二部分,上盖套设于第二部分外并抵靠该第一部分。

14、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第二镜头模块局部重叠于上盖且不重叠于底座。

15、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第二镜头模块重叠于光圈模块而不重叠于致动模块。

16、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包含致动模块、第一镜头模块、第二镜头模块及光圈模块。致动模块包含座体及镜头载体,镜头载体能平行于光轴位移地设置于座体内。第一镜头模块设置于座体内并连接镜头载体。第二镜头模块设置于座体外。光圈模块包含光圈驱动模块及叶片模块。光圈驱动模块包含基座及驱动元件,基座设置于座体,驱动元件设置于基座。叶片模块包含承座、转动件及复数叶片,承座设置于基座内并穿套于第二镜头模块外,转动件能转动地设置于承座,各叶片能转动地设置于转动件。

17、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入光面及出光面,各叶片设置于转动件上靠近入光面的一端。

18、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入光面及出光面,各叶片设置于转动件上靠近出光面的一端。

19、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镜头模块还包含环缘,第二镜头模块以环缘抵靠于座体。

20、一些实施例中,环缘具有第一外径,基座具有第一内径,第一内径大于第一外径。

21、一些实施例中,基座具有第一内径,承座具有第二外径及第二内径,第二外径小于等于第一内径,第二内径小于第一外径。

22、一些实施例中,基座于平行光轴的方向上具有第一高度,承座于平行光轴的方向上具有第二高度,第二高度小于第一高度。

23、一些实施例中,致动模块的座体包含底座及上盖,底座包含相衔接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第一部分凸出于第二部分,上盖套设于第二部分外并抵靠于第一部分。

24、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第二镜头模块不重叠于底座且局部重叠于上盖。

25、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第二镜头模块重叠于光圈模块而不重叠于致动模块。



技术特征:

1.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镜头模块包含一第一镜筒以及至少一第一镜片,该第一镜筒设置于该镜头载体内,该第一镜片设置于该第一镜筒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镜头模块包含一第二镜筒以及至少一第二镜片,该第二镜筒设置于该座体,该第二镜片设置于该第二镜筒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圈模块包含复数叶片及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多个该叶片能位移地设置于该第一端,该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该入光面相较于该出光面远离该第一镜头模块,该光圈模块的第二端穿套于该第二镜头模块,多个该叶片靠近该入光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圈模块包含复数叶片及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多个该叶片能位移地设置于该第一端,该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该入光面相较于该出光面远离该第一镜头模块,该光圈模块的第二端穿套于该第二镜头模块,多个该叶片靠近该出光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镜筒包含一筒状体及一环缘,该环缘衔接于该筒状体一端的边缘,该第二镜筒以该环缘贴设于该座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圈模块抵靠于该环缘反向于该座体的一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圈模块包含一基座、一承座及复数叶片,该基座抵靠于该座体,该承座的一端抵靠于该环缘,多个该叶片能转动地设置于该承座的另一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圈模块包含一基座、一承座及复数叶片,该基座抵靠于该座体,该承座设置于该基座内,该第二镜头模块设置于该承座内,多个该叶片能转动地设置于该承座,在平行于该光轴的方向上,多个该叶片位于该第一镜头模块与该第二镜头模块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感光组件,设置于该座体反向于该第二镜头模块的一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感光组件包含一线路板及一感光元件,该感光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线路板,且该光轴通过该感光元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致动模块的座体包含一底座及一上盖,该底座包含相衔接的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在垂直于该光轴的方向上,该第一部分凸出于该第二部分,该上盖套设于该第二部分外并抵靠于该第一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垂直于该光轴的方向上,该第二镜头模块重叠于该上盖而不重叠于该底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垂直于该光轴的方向上,该第二镜头模块重叠于该光圈模块而不重叠于该致动模块。

15.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多个该叶片设置于该转动件上靠近该入光面的一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镜头模块具有相对的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多个该叶片设置于该转动件上靠近该出光面的一端。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镜头模块还包含一环缘,该第二镜头模块以该环缘抵靠于该座体。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环缘具有一第一外径,该基座具有一第一内径,该第一内径大于该第一外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座具有一第一内径,该承座具有一第二外径及一第二内径,该第二外径小于等于该第一内径,该第二内径小于该第一外径。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座于平行该光轴的方向上具有一第一高度,该承座于平行该光轴的方向上具有一第二高度,该第二高度小于该第一高度。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致动模块的座体包含一底座及一上盖,该底座包含相衔接的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在垂直于该光轴的方向上,该第一部分凸出于该第二部分,该上盖套设于该第二部分外并抵靠于该第一部分。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垂直于该光轴的方向上,该第二镜头模块不重叠于该底座且局部重叠于该上盖。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垂直于该光轴的方向上,该第二镜头模块重叠于该光圈模块而不重叠于该致动模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包含致动模块、第一镜头模块、第二镜头模块及光圈模块。致动模块包含座体及镜头载体。镜头载体能平行于光轴位移地设置于座体内。第一镜头模块设置于座体内并连接镜头载体。第二镜头模块设置于座体外。光圈模块设置于座体并穿套第二镜头模块外。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凯,曾正德,刘书宏,刘权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