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61226发布日期:2024-01-26 23:2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角膜塑形镜清洗,具体是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


背景技术:

1、硬性角膜塑形镜用于近视人群进行视力矫正,通常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佩戴,白天取出,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为了确保眼健康,通常需要每天对镜片以及取摘吸棒进行清洗。目前市面上用于清洗角膜塑形镜的清洗滤篮一般包括清洗槽和滤板,在清洗槽内清洗后,会将镜片放置到盛有护理液的镜片专用盒内保养,而取摘吸棒和吸棒罩壳则放置在滤板上沥干。但取摘吸棒和吸棒罩壳均为较长物件,竖向站放在滤板上位置不稳定,容易倾倒而卧置在滤板上,会造成吸棒罩壳内水分积存而难以干燥,会造成取摘吸棒头部抵靠滤板上容易发生变形,而影响对镜片吸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包括清洗槽和滤篮,所述滤篮放置在所述清洗槽上,所述滤篮的底面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滤篮的底面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向上延伸设置的定位圆筒部和至少一个向上延伸设置的定位柱部,所述定位圆筒部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滴水孔,所述定位柱部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滴水孔,所述定位圆筒部的内孔直径大于取摘吸棒根部外圆周的直径,所述定位柱部的外圆直径小于吸棒罩壳的内孔直径。

3、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取摘吸棒清洗完后将根部插设于滤篮的定位圆筒部的内孔中,残留在取摘吸棒的液滴顺着第一滴水孔落至清洗槽内;在吸棒罩壳清洗完后口部朝下倒置于滤篮的定位柱部外周,残留在吸棒罩壳上的液滴会从第二滴水孔和滤篮的通孔落至清洗槽内;提高了清洗后的取摘吸棒和吸棒罩壳变干速度,取摘吸棒头部朝上不会受压变形,确保保持良好的镜片吸附效果。

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部的根部设有高于滤篮底面的凸台。

5、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加强了定位柱部根端的结构强度。

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圆筒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圆筒部的内孔直径不同;所述定位柱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柱部的外圆直径不同。

7、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适配多种型号的取摘吸棒和吸棒罩壳。

8、进一步地,所述滤篮面积小于或等于清洗槽上开口面积的一半。

9、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兼顾清洗操作空间和沥干放置空间,使得清洗滤篮结构更为紧凑,减少占用空间。

10、进一步地,所述滤篮包括底面、周壁和翻边,所述周壁从底面外轮廓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翻边从所述周壁水平向外延伸设置,所述翻边搭靠于清洗槽的边壁顶端面上。

11、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有助于滤篮在清洗槽上的稳定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滤篮底面的通孔成长条形。

13、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防止镜片从通孔掉落。

14、进一步地,所述滤篮底面的通孔包括多排,相邻排上的通孔在纵向上交错设置。

15、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长度大于相邻通孔在长度方向上间隔部的长度。

16、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透水效果。

17、进一步地,所述滤篮的底面下方的四个边角处设有半弧形的第一垫脚。

18、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方便在风干后,将滤篮单独从清洗槽上拿下移位放置。

19、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槽的底面下方的四个边角处设有半弧形的第二垫脚。

20、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清洗槽放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槽和滤篮,所述滤篮放置在所述清洗槽上,所述滤篮的底面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滤篮的底面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向上延伸设置的定位圆筒部和至少一个向上延伸设置的定位柱部,所述定位圆筒部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滴水孔,所述定位柱部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滴水孔,所述定位圆筒部的内孔直径大于取摘吸棒根部外圆周的直径,所述定位柱部的外圆直径小于吸棒罩壳的内孔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部的根部设有高于滤篮底面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圆筒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圆筒部的内孔直径不同;所述定位柱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柱部的外圆直径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面积小于或等于清洗槽上开口面积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包括底面、周壁和翻边,所述周壁从底面外轮廓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翻边从所述周壁水平向外延伸设置,所述翻边搭靠于清洗槽的边壁顶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底面的通孔成长条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底面的通孔包括多排,相邻排上的通孔在纵向上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长度大于相邻通孔在长度方向上间隔部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的底面下方的四个边角处设有半弧形的第一垫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的底面下方的四个边角处设有半弧形的第二垫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角膜塑形镜清洗滤篮,包括清洗槽和滤篮,滤篮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向上延伸设置的定位圆筒部和至少一个向上延伸设置的定位柱部,定位圆筒部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滴水孔,定位柱部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滴水孔。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在取摘吸棒清洗完后将根部插设于滤篮的定位圆筒部的内孔中,残留在取摘吸棒的液滴顺着第一滴水孔落至清洗槽内;在吸棒罩壳清洗完后口部朝下倒置于滤篮的定位柱部外周,残留在吸棒罩壳上的液滴会从第二滴水孔和滤篮的通孔落至清洗槽内;提高了清洗后的取摘吸棒和吸棒罩壳变干速度,取摘吸棒头部朝上不会受压变形,确保保持良好的镜片吸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今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