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1429发布日期:2024-05-11 00:1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成像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显影盒。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成像设备中,显影盒包括有壳体、搅拌架、显影辊、送粉辊,壳体容纳有显影剂,当显影盒进行工作时,显影辊与电子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处于接触状态,搅拌架搅动壳体内部的显影剂,送粉辊将壳体中的显影剂输送至显影辊,显影辊则将显影剂输送至感光鼓上,从而完成显影过程。

2、但如果处于不工作状态的显影辊长期与电子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保持接触时,显影辊会对感光鼓造成污染或破坏感光鼓,进而导致感光鼓的寿命缩短以及电子成像设备的打印效果变差。

3、此外具有彩色打印功能的电子成像设备上安装有分别容纳黄色、红色、蓝色和黑色显影剂的多个显影盒,当该电子成像设备在只需要打印黑白图像而不需要打印彩色图像时,除容纳有黑色显影剂的显影盒之外的其他显影盒不需要使用,则需将这些显影盒中的显影辊朝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移动,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

4、基于上述背景,将安装于电子成像设备中的显影盒的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5、此外,显影盒的齿轮占据显影盒端部较大的空间,如何合理布置显影盒,使得显影盒尽可能小型化也是本领域人员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影盒,以使得显影盒的显影辊能与感光鼓分离,解决显影辊不工作时长期与感光鼓的接触对感光鼓的污染。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推压部件的电子成像设备中,包括:壳体,其具有显影剂容纳部;显影辊,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且能够在接触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显影盒上;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分离构件,包括第一受力部、连接部和第二受力部,所述第一受力部用于接收第一外力而使所述分离构件移动,所述第二受力部在所述分离构件移动的过程中接收第二外力以迫使所述显影辊从所述接触位置移动至所述分离位置,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受力部和所述第二受力部;引导部,位于所述显影盒的第一端,用于引导所述分离构件的移动。

4、优选的,所述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到具有感光鼓的鼓盒上,所述显影辊面对所述感光鼓;所述第一外力的方向与所述显影盒安装至所述鼓盒的方向平行或与所述显影盒安装至所述鼓盒的方向的夹角呈锐角。

5、具有上述结构的显影盒,当第一外力的方向与显影盒安装至鼓盒的方向平行或与显影盒安装至鼓盒的方向的夹角呈锐角时也能够实现显影辊移动至分离位置,因此能够适应多种不同机器环境。

6、优选的,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的侧面上。

7、具有上述结构的显影盒,引导部设置在端盖上便于装配且结构简化。

8、优选的,所述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段和第二引导段,其中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分离开的分离方向上,所述第二引导段位于所述第一引导段的上游,所述第一引导段和所述第二引导段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9、具有上述结构的显影盒,引导部能够使得分离构件的运动方向改变,从而能够接收第二外力,促使显影盒/显影辊移动至分离位置。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引导段沿着从所述显影盒的后侧朝向所述显影盒的前侧延伸,所述第二引导段从所述第一引导段的末端弯曲延伸。

11、具有上述结构的显影盒,其结构更为简化。

12、优选的,所述引导部设置为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段配置为直线形结构,所述第二引导段配置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引导段和所述第二引导段连接。

13、具有上述结构的显影盒,其结构更为简化。

14、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显影盒的上侧。

15、优选的,所述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和第三引导段,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段和所述第二引导段沿着所述显影盒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引导段位于第二引导段的下方,所述第三引导段连接所述第一引导段和所述第二引导段。

16、优选的,所述第一受力部和所述第二受力部与所述引导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力为所述第二受力部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阻挡部件的反向作用力。

17、具有上述结构的显影盒,其结构更为简化。

18、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还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在所述分离构件不受所述第一外力作用时使得所述分离构件恢复至初始位置。

1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0、一种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电子成像设备中,包括:壳体,其具有显影剂容纳部;显影辊,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显影盒的第一端部,用于与电子成像设备的驱动头联接以接收驱动所述显影辊旋转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输入部、搅拌构件齿轮、第一过渡齿轮、第二过渡齿轮、送粉辊齿轮以及显影辊齿轮,所述输入部能够与所述电子成像设备啮合接收驱动力,所述输入部同时与所述搅拌构件齿轮和所述第一过渡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过渡齿轮与所述第二过渡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过渡齿轮与所述送粉辊齿轮和所述显影辊齿轮啮合。

21、此种结构的显影盒,此轮的布置有利于显影盒端部的小型化设计。

22、优选的,所述输入部具有主体部和位于一端的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为中空的齿轮,其圆周外侧表面具有第一齿部,所述齿轮部的中空部延伸出一驱动轴,驱动轴的圆周表面设置有第二齿部;所述搅拌构件齿轮具有中空部,所述搅拌构件齿轮的中空部的内圆周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部啮合的第三齿部。

23、此种结构的显影盒,当需要输入部与搅拌构件齿轮同向旋转时,输入部与搅拌构件齿轮之间无需设置过渡轮,可以节省零部件,实现显影盒小型化。

24、优选的,所述输入部与所述搅拌构件齿轮的圆周外侧的齿部啮合进行驱动力的传递。

25、优选的,所述搅拌构件齿轮与搅拌构件的端部连接。

26、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渡齿轮同时与所述送粉辊齿轮和所述显影辊齿轮啮合。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8、解决了显影辊不工作时与感光鼓长期接触,会对感光鼓造成污染,导致感光鼓寿命缩短以及电子成像设备打印效果变差的问题,以及能够解决了具有彩色打印功能的电子成像设备在只需要打印黑白图像而不需要打印彩色图像时,除容纳有黑色显影剂的显影盒之外的其他显影盒不需要使用,则需将这些显影盒中的显影辊朝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移动,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的问题;实现显影盒小型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推压部件的电子成像设备中,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到具有感光鼓的鼓盒上,所述显影辊面对所述感光鼓;所述第一外力的方向与所述显影盒安装至所述鼓盒的方向平行或与所述显影盒安装至所述鼓盒的方向的夹角呈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所述显影盒的第一端盖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段和第二引导段,其中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分离开的分离方向上,所述第二引导段位于所述第一引导段的上游,所述第一引导段和所述第二引导段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段沿着从所述显影盒的后侧朝向所述显影盒的前侧延伸,所述第二引导段从所述第一引导段的末端弯曲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设置为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段配置为直线形结构,所述第二引导段配置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引导段和所述第二引导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显影盒的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和第三引导段,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段和所述第二引导段沿着所述显影盒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引导段位于第二引导段的下方,所述第三引导段连接所述第一引导段和所述第二引导段。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部和所述第二受力部与所述引导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力为所述第二受力部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阻挡部件的反向作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还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在所述分离构件不受所述第一外力作用时使得所述分离构件恢复至初始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显影盒,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具有推压部件的电子成像设备中,显影盒包括:壳体;显影辊,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上;分离构件,包括第一受力部、连接部和第二受力部,第一受力部用于接收第一外力而使分离构件移动,第二受力部在分离构件移动的过程中接收第二外力以迫使显影辊从接触位置移动至分离位置,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引导部,位于显影盒的第一端,用于引导分离构件的移动;具有上述结构的显影盒,解决了显影辊不工作时与感光鼓长期接触,会对感光鼓造成污染,导致感光鼓寿命缩短以及电子成像设备打印效果变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页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