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1526发布日期:2024-02-20 20:2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前光反射式模组采用侧入式结构,使用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光学胶叠加光学材料,在环境光源场景下,全反射式光源可以清晰显示,在暗态环境下,led灯板作为发光源,光线经过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将光导入全反射液晶面板(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rlcd),在rlcd液晶面板内部反射层作用下,光源完成反射,呈现反射式显示。但前光反射式模组物料数量大,加工难度高,需要匀光膜才能将光源均匀发散,同时rlcd液晶面板内置反射层,提高液晶工艺难度,增加液晶面板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利用全反射结构的全内反射原理,外置反射层,将光线均匀反射至人眼,降低液晶工艺难度,减少显示面板成本。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4、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与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

5、反射层,设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

6、导光板,设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及

7、发光元件,包括发光面;

8、其中,导光板为全反射导光板,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及全反射面;发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全反射面相对于显示面板倾斜。

9、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导光板包括透明基材和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位于透明基材内,多个全反射结构在透明基材中间隔排布,反射层、显示面板及导光板在第一方向上堆叠,每个全反射结构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

10、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全反射结构包括底面、第一全反射面以及第二全反射面;底面与发光面垂直,第一全反射面与第二全反射面的一端连接,底面分别与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的另一端连接;全反射结构在平行于发光面的截面上呈三角型。

11、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全反射结构还包括第三反射面,与入光面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第一全反射面以及第二全反射面远离入光面的一端。

12、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13、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全反射结构为光导纤维。

14、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还包括:

15、触摸屏,位于导光板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且覆盖导光板及发光元件。

16、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还包括:

17、光学胶层,设于导光板与触摸屏之间。

18、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还包括:

19、背板,包括底板和与底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的阶梯板;

20、反射层位于底板上;阶梯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

21、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阶梯板包括与底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板和与第一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板;

22、第一板与底板连接;第二板呈l型,发光元件固定在第二板上。

2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发光元件的光线入射至导光板,利用全反射结构的全内反射原理,将光线均匀导入至显示面板,全反射结构上还涂覆有反射涂层,起到防窥的作用,在显示面板下设置反射层,光线经过反射层的反射从多个全反射结构的间隔间出射。外置反射层取代内置反射层的全反射显示面板,降低了显示面板制作工艺难度,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成本。采用阶梯式背板,并减少了光学胶的使用量,有效简化了组装,节约加工时间,减少加工不良,提升成品通过率。同时改善反射入光方式,减少光线在多物料间穿透的损耗,降低光通量,增加亮度。

24、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6、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关系示意图。

28、图3a、3b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全反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a、4b为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光线的路径图。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透明基材和全反射结构,所述全反射结构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内,多个所述全反射结构在所述透明基材中间隔排布,所述反射层、所述显示面板及所述导光板在第一方向上堆叠,每个所述全反射结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结构包括底面、第一全反射面以及第二全反射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发光面垂直,所述第一全反射面与第二全反射面的一端连接,所述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全反射结构在平行于所述发光面的截面上呈三角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结构还包括第三反射面,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全反射面以及第二全反射面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结构为光导纤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板包括与所述底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板和与所述第一板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与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反射层,设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导光板,设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及发光元件,包括发光面;其中,导光板为全反射导光板,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及全反射面;发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全反射面相对于显示面板倾斜。发光元件的光线入射至导光板,利用全反射结构的全内反射原理,将光线均匀导入至显示面板,基于全反射结构起到防窥的作用,在显示面板下设置反射层,光线经过反射层的反射从多个全反射结构的间隔间出射。外置反射层取代内置反射层的全反射显示面板,降低了显示面板制作工艺难度,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宇,辛武根,吕晓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