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4497发布日期:2024-03-13 20:4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模块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具体为一种光模块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通信的需求不断上升,互联网的网络规模和应用范围迅速扩大,技术内涵也突破了传统互联网的束缚。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正向光网络发展,光纤通信是现代信息网络的主要传输手段。因此通信产业对光模块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光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光电/电光变换,通常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及光接口组成,是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封装形式不同,主要有sfp封装结构、sfp+封装结构、xfp封装结构等。

2、现有的光模块封装结构中,sfp封装结构较为常用,为了避免sfp封装结构在闲置时不受空气中的灰尘所扰,会对封装结构的端口处封堵防尘塞,以便隔绝空气中的灰尘,以免灰尘影响封装结构内部的电子元件的正常使用,但防尘塞与封装结构一般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且防尘塞较小,拆卸防尘塞使用封装结构时,防尘塞容易丢失,待重新闲置时,防尘塞较难找回,继续发挥防尘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模块的封装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光模块封装结构端口处的防尘塞容易丢失,难以找回,重新闲置时无法继续发挥防尘作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模块的封装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交换机端口,所述交换机端口的上方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防尘板,所述第一防尘板通过扭力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防尘板,所述第二防尘板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结构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结构主体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和通孔。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结构主体闲置时,第一防尘板、第二防尘板和交换机端口一侧的结构主体侧壁和底板共同构成防尘结构,对交换机端口一侧进行防尘保护。

4、进一步的,所述结构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lc光口,所述lc光口的顶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拉杆,所述lc光口的下方设置有卡块。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结构主体从交换机上卸下时,拉动基座上的拉杆即可完成结构主体与交换机的分离。

6、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与滑槽相卡合滑移,所述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与置物槽相贴合。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动滑块时,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前移,带动第二防尘板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防尘板移动。

8、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由两端组成,靠近置物槽的一段滑槽呈水平设置,远离近置物槽的一段滑槽呈弧形设置,所述滑槽的底部与通孔位置相对。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的水平段较长,与交换机端口相匹配,避免第二防尘板翻转影响交换机端口的正常使用,在滑槽的弧形段和扭力转轴限位作用下,第二防尘板逐渐翻转。

10、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通孔呈镜像分布,所述通孔与滑块相适配。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镜像设置的两个通孔对第二防尘板两侧的滑块进行限位收纳,带动第二防尘板与限位槽完全卡合。

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与通孔相连通,所述滑块的起始端凸出于第二防尘板的起始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滑块的起始端移动至通孔处时,可顺利穿入通孔,并带动第二防尘板插入限位槽中。

14、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卡块与拉杆相适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与基座的转动连接方式,可使拉杆沿基座转动,当结构主体使用时,利用卡块将拉杆固定。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置物槽、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当闲置时,第一防尘板、第二防尘板和交换机端口一侧的结构主体侧壁和底板共同构成防尘结构,对交换机端口一侧进行防尘保护,当结构主体在使用时,利用置物槽容纳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可顺利收回至置物槽中,不影响交换机端口的正常使用;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槽和通孔,滑槽的设置,使得第二防尘板延伸出置物槽后,会在扭力转轴以及滑槽的限位作用下,逐渐翻转向下,并且滑槽呈弧形结构,弧形滑槽可在带动第二防尘板翻转时,避免第二防尘板接触交换机端口处的结构,通孔的设置,方便容纳滑块,使第二防尘板与限位槽卡合密闭,同时当需要打开第二防尘板使,只需按动通孔内的滑块,以协助打开第二防尘板。



技术特征:

1.一种光模块的封装结构,包括结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交换机端口(2),所述交换机端口(2)的上方设置有防尘机构(7),所述防尘机构(7)包括置物槽(71),所述置物槽(7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防尘板(72),所述第一防尘板(72)通过扭力转轴(78)转动连接有第二防尘板(73),所述第二防尘板(73)的两侧设置有滑块(75),所述结构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74),所述结构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76)和通孔(7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lc光口(3),所述lc光口(3)的顶部设置有基座(4),所述基座(4)上设置有拉杆(6),所述lc光口(3)的下方设置有卡块(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5)与滑槽(74)相卡合滑移,所述第一防尘板(72)和第二防尘板(73)与置物槽(71)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74)由两端组成,靠近置物槽(71)的一段滑槽(74)呈水平设置,远离近置物槽(71)的一段滑槽(74)呈弧形设置,所述滑槽(74)的底部与通孔(77)位置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7)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通孔(77)呈镜像分布,所述通孔(77)与滑块(75)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76)与通孔(77)相连通,所述滑块(75)的起始端凸出于第二防尘板(73)的起始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与基座(4)转动连接,所述卡块(5)与拉杆(6)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模块的封装结构,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结构主体,所述防尘机构包括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防尘板,所述第一防尘板通过扭力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防尘板,所述第二防尘板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结构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结构主体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和通孔,本技术设置置物槽、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当闲置时,第一防尘板、第二防尘板和交换机端口一侧的结构主体侧壁和底板共同构成防尘结构,对交换机端口一侧进行防尘保护,当结构主体在使用时,利用置物槽容纳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可顺利收回至置物槽中,不影响交换机端口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李志云,张成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隆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