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18411发布日期:2024-03-25 19:0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属于变焦镜片。


背景技术:

1、当成像平面被负透镜人工地移到视网膜后面(即远视离焦)时,刺激眼轴生长从而可能促进近视发展;当成像平面被正透镜人工地移到视网膜前方(即近视离焦)时,眼轴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可能抑制了近视的发展。基于此原理,许多旨在减缓近视进展的光学产品应运而生。

2、人眼的轴向长度在近视离焦过程中的缩短比在远视离焦过程中的伸长慢,而在去除离焦刺激后,人眼对近视离焦的反应比对远视离焦的反应更持久。因此选择性干预周边视网膜离焦来影响屈光发育和眼球生长的研究可能为近视控制提供新的途径。

3、传统采用同心圆设计的非球面微透镜,能使光线形成非聚焦的光束带,在视网膜前方产生减缓眼轴增长的信号区域,从而发挥减缓近视进展的作用,与具有球面微透镜的蜂巢设计离焦镜片相比,具有hal的同心环对配戴者的远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影响更小。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同心圆设计的非球面微透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近视的进展,但是由于同心圆上的圆环凸起的嵌套结构成像后导致佩戴者长时间视觉疲劳,影响其佩戴效果,导致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清晰度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包括:镜片基体;

3、柱状微结构,所述柱状微结构均设于所述镜片基体的一侧,所述柱状微结构形成为由所述镜片基体几何中心,由内向外依次嵌套设置的多圈柱状体,多圈所述环形柱包括由多个凸起构成的成像环形视区。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技术方案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多个凸起构成的成像环形视区,改善单一环状凸起结构造成佩戴者视线模糊的问题,由于采用的凸起结构的不连续形成的点状界面,使镜片材料的透光率和清晰度更佳,也保留了同心圆设计的非球面微透镜有效延缓近视发展的需求。

5、进一步的,每圈所述环形柱还包括由多个连续的环形凸起构成的边缘环形视区。

6、进一步的,所述成像环形视区内还包括至少两圈沿所述镜片基体几何中心抵接设置的凸起构成的成像扇形柱。

7、进一步的,所述成像扇形柱由内向外依次嵌套设置,相邻两圈所述成像扇形柱均设有朝向一致的缺口以构成瞳孔注视区。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成像环形视区内设置扇形结构的成像扇形柱,同时通过相邻两圈设置同向的缺口形成的瞳孔注视区,符合人眼在实际的使用区域,从而改善了传统环形凸起成像导致长时间佩戴产生的不适感。进一步的,缺口处的成像与周围凸起结合形成良好的成像效果,再通过点状凸起和环形凸起在成像过程中有效切换,降低佩戴的疲劳感,从而进一步改善变焦镜片的佩戴舒适度。

9、进一步的,所述成像环形视区设有4圈成像环形柱和2圈成像扇形柱,所述成像扇形柱与所述成像环形柱由内向外依次嵌套设置。

10、进一步的,由内向外依次嵌套设置的每圈成像环形柱内的凸起数量呈等差数列。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调整成像环形柱和成像扇形柱的数量和结构,能使镜片产生稳定的屈光力和高阶像差,通过该多圈环形柱的设置,使人眼内呈现均匀稳定的离焦区域。

12、进一步的,所述柱状体设有12圈,最内层三圈柱状体的离焦量为5.00,由内向外设置的第4至第6圈的离焦量为4.50,由内向外设置的第7至第9圈的离焦量为4.00,最外侧三圈的离焦量为3.50。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靠近镜片基体几何中心处设置具有缺口的成像扇形柱能起到良好的离焦效果,从而有效改善非球面微透镜对近视的延缓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抵接设置的凸起与镜片基体曲率半径一致的点状区域,在瞳孔视线范围内的点状区域能有效成像从而改善了本申请镜片基体在对近端物体观察时成像的清晰度,从而进一步优化佩戴者的使用体验。

14、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5、第一、本申请技术方案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多个凸起构成的成像环形视区,改善单一环状凸起结构造成佩戴者视线模糊的问题,由于采用的凸起结构的不连续形成的点状界面,使镜片材料的透光率和清晰度更佳,也保留了同心圆设计的非球面微透镜有效延缓近视发展的需求。

16、第二、本申请在成像环形视区内设置扇形结构的成像扇形柱,同时通过相邻两圈设置同向的缺口,形成良好成像区域的同时,符合人眼在实际的使用区域,从而改善了传统环形凸起成像导致长时间佩戴产生的不适感。进一步的,缺口处的成像与周围凸起结合形成良好的成像效果,再通过点状凸起和环形凸起在成像过程中有效切换,降低佩戴的疲劳感,从而进一步改善变焦镜片的佩戴舒适度。

17、第三、本申请在靠近镜片基体几何中心处设置具有缺口的成像扇形柱能起到良好的离焦效果,从而有效改善非球面微透镜对近视的延缓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抵接设置的凸起与镜片基体曲率半径一致的点状区域,在瞳孔视线范围内的点状区域能有效成像从而改善了本申请镜片基体在对近端物体观察时成像的清晰度,从而进一步优化佩戴者的使用体验。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每圈所述柱状体还包括由多个连续的环形凸起构成的边缘环形视区(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环形视区(11)内包括至少两圈沿所述镜片基体(1)几何中心抵接设置的凸起构成的成像扇形柱(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扇形柱(111)由内向外依次嵌套设置,相邻两圈所述成像扇形柱(111)均设有朝向一致的缺口以构成瞳孔注视区(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环形视区(11)设有4圈成像环形柱(112)和2圈成像扇形柱(111),所述成像扇形柱(111)与所述成像环形柱(112)由内向外依次嵌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其特征在于,由内向外依次嵌套设置的每圈成像环形柱(112)内的凸起数量呈等差数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体设有12圈,最内层三圈柱状体的离焦量为5.00,由内向外设置的第4至第6圈的离焦量为4.50,由内向外设置的第7至第9圈的离焦量为4.00,最外侧三圈的离焦量为3.5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属于变焦镜片技术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同心柱状微结构变焦镜片,包括:镜片基体;柱状微结构,所述柱状微结构均设于所述镜片基体的一侧,所述柱状微结构形成为由所述镜片基体几何中心,由内向外依次嵌套设置的多圈柱状体,多圈所述柱状体包括由多个凸起构成的成像环形视区。本申请技术方案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多个凸起构成的成像环形视区,改善单一环状凸起结构造成佩戴者视线模糊的问题,由于采用的凸起结构的不连续形成的点状界面,使镜片材料的透光率和清晰度更佳,也保留了同心圆设计的非球面微透镜有效延缓近视发展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龙卓,张晓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圣谱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