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2596发布日期:2024-03-25 19:2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焦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学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1、在安防领域,变焦镜头凭借拍摄距离远,拍摄角度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相机逐渐朝着小型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对主流变焦镜头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2、目前,1/1.8”的芯片逐渐成为市面上的主流芯片,有了更广泛的应用,但传统变焦镜头通常使用1/2.7”的芯片,难以在广泛的环境中使用。因此研发出一款体积小,能够配合1/1.8”芯片的高像质变焦镜头就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实现可兼顾小体积以及大靶面的变焦镜头设计。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对焦透镜组、变焦透镜组和固定透镜组;所述对焦镜头组的光焦度为负,所述变焦镜头组的光焦度为正,所述固定镜头组的光焦度为正;

3、所述对焦镜头组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一透镜,光焦度为负的第二透镜以及光焦度为正的第三透镜;

4、所述变焦透镜组包括光焦度为正的第四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五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六透镜,光焦度为负的第七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八透镜以及光焦度为负的第九透镜;

5、所述固定镜头组包括光焦度为正的第十透镜;

6、并且,11.536≤hi/ttlt≤11.761;hi表示所述变焦镜头的像面大小;其中ttlt表示所述变焦镜头长焦端的镜头总长。

7、可选的,1.43≤efl10/fw≤1.85;其中,efl10表示所述第十透镜的焦距,fw表示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

8、可选的,-5.38<efl89/f2<-0.196;其中efl89表示所述第八透镜与所述第九透镜的组合焦距,f2表示所述变焦透镜组的焦距。

9、可选的,0.152<φg1/ttlt<0.167;其中,φg1表示所述对焦透镜组中最大镜片直径,ttlt表示所述变焦镜头长焦端的光学总长。

10、可选的,0.151≤s1/ttlt≤0.163,4.19≤s2/bfl≤4.37;其中,s1表示所述变焦镜头中对焦透镜组在移动过程中距离所述像面的最近位置和距离所述像面的最远位置之间的距离,s2表示所述变焦镜头中变焦透镜组在移动过程中距离所述像面的最近位置和距离所述像面的最远位置之间的距离,ttlt表示所述变焦镜头长焦端的镜头总长,bfl表示光轴方向上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顶点与所述像面之间的距离。

11、可选的,--0.485≤f1/ft≤-0.466;1.12≤f2/ft≤1.54;1.60≤f3/ft≤2.34;其中,f1表示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f2表示所述变焦透镜组的焦距,f3表示所述固定透镜组的焦距;ft表示所述变焦镜头长焦端端的焦距。

12、可选的,1.43≤nd1≤1.85;45.00≤vd1≤96.60;

13、1.43≤nd4≤1.61、68.20≤vd4≤96.50;

14、1.43≤nd6≤1.61;42.80≤vd6≤96.10;

15、1.59≤nd7≤1.90;22.80≤vd7≤31.70;

16、其中,nd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vd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nd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vd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nd6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vd6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nd7表示所述第七透镜的折射率,vd7表示所述第七透镜的阿贝数。

17、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均为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和所述第十透镜均为塑料非球面透镜;

18、且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胶合设置。

19、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侧的第一物侧面和靠近所述像面一侧的第一像侧面,所述第一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像侧面为凹面;

20、所述第二透镜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侧的第二物侧面和靠近所述像面一侧的第二像侧面,所述第二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像侧面为凹面;

21、所述第三透镜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侧的第三物侧面,所述第三物侧面为凸面;

22、所述第四透镜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侧的第四物侧面,所述第四物侧面为凸面;

23、所述第五透镜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侧的第五物侧面和靠近所述像面一侧的第五像侧面,所述第五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像侧面为凹面;

24、所述第六透镜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侧的第六物侧面和靠近所述像面一侧的第六像侧面,所述第六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六像侧面为凸面;

25、所述第七透镜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侧的第七物侧面,所述第七物侧面为凹面;

26、所述第八透镜包括靠近所述像面一侧的第八像侧面,所述第八像侧面为凹面;

27、所述第九透镜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侧的第九物侧面和靠近所述像面一侧的第九像侧面,所述第九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九像侧面为凹面;

28、所述第十透镜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侧的第十物侧面和靠近所述像面一侧的第十像侧面,所述第十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十像侧面为凸面。

29、可选的,4.0≤ft/fw≤5.4;其中,ft表示所述变焦镜头长焦端的焦距,fw表示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

3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焦镜头,通过设置变焦镜头包括光焦度为负的对焦透镜组、光焦度为正的变焦透镜组以及光焦度为正的固定透镜组,同时设置对焦透镜组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一透镜、光焦度为负的第二透镜以及光焦度为正的第三透镜,设置变焦透镜组包括光焦度为正的第四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五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六透镜、光焦度为负的第七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八透镜以及光焦度为负的第九透镜,设置固定透镜组包括光焦度为正的第十透镜,通过合理设置各个透镜组的光焦度、各个透镜组包括的透镜数量以及各个透镜的光焦度,保证可以实现光圈更大,像质更高,适合更多数情况下的变焦镜头。并且,通过设置变焦镜头的像面大小hi与变焦镜头长焦端的镜头总长ttlt之间满足11.536≤hi/ttlt≤11.761,能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变焦镜头的体积,在保证小体积的同时尽量放大像面大小,达到小体积大靶面的目的,提升成像效果。

31、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对焦透镜组、变焦透镜组和固定透镜组;所述对焦镜头组的光焦度为负,所述变焦镜头组的光焦度为正,所述固定镜头组的光焦度为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1.43≤efl10/fw≤1.85;其中,efl10表示所述第十透镜的焦距,fw表示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5.38<efl89/f2<-0.196;其中efl89表示所述第八透镜与所述第九透镜的组合焦距,f2表示所述变焦透镜组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0.152<φg1/ttlt<0.167;其中,φg1表示所述对焦透镜组中最大镜片直径,ttlt表示所述变焦镜头长焦端的光学总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0.151≤s1/ttlt≤0.163,4.19≤s2/bfl≤4.37;其中,s1表示所述变焦镜头中对焦透镜组在移动过程中距离所述像面的最近位置和距离所述像面的最远位置之间的距离,s2表示所述变焦镜头中变焦透镜组在移动过程中距离所述像面的最近位置和距离所述像面的最远位置之间的距离,ttlt表示所述变焦镜头长焦端的镜头总长,bfl表示光轴方向上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顶点与所述像面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0.485≤f1/ft≤-0.466;1.12≤f2/ft≤1.54;1.60≤f3/ft≤2.34;其中,f1表示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f2表示所述变焦透镜组的焦距,f3表示所述固定透镜组的焦距;ft表示所述变焦镜头长焦端端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均为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和所述第十透镜均为塑料非球面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包括靠近所述物面一侧的第一物侧面和靠近所述像面一侧的第一像侧面,所述第一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像侧面为凹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4.0≤ft/fw≤5.4;其中,ft表示所述变焦镜头长焦端的焦距,fw表示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光焦度为负的对焦透镜组、光焦度为正的变焦透镜组和光焦度为正的固定透镜组;对焦镜头组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一透镜,光焦度为负的第二透镜以及光焦度为正的第三透镜;变焦透镜组包括光焦度为正的第四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五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六透镜,光焦度为负的第七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八透镜以及光焦度为负的第九透镜;固定镜头组包括光焦度为正的第十透镜;变焦镜头的像面大小HI与长焦端的镜头总长TTLT之间满足11.536≤HI/TTLT≤11.761。通过合理设置各个透镜组的光焦度、各个透镜组包括的透镜数量、各个透镜的光焦度以及像面大小与长焦端的镜头总长,实现大光圈、小体积以及大靶面的变焦镜头。

技术研发人员:费穷,苏宁,何娟娟,赵代兵,何剑炜,李赞,金永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