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投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0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携式投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投影器,尤其是有关于一种以LED为光源的可携式投影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器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应用越来越频繁,重量更轻、外形更加小巧的可携式投影器的需求亦逐步扩大。
由于投影器属于高精密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其内部元件对温度十分敏感,加上投影器内部构造的复杂性,使得投影器的散热问题成为厂商要面对的一大课题。尤其是在如何提高投影器的散热效率同时兼顾其整机小型化及噪音问题上,更需要予以特别的注意。
一般而言,先前技术的投影器在输入信号时,需要极高的亮度,为达到这样高的亮度输出,投影器必须采用高功率的光源装置。因此投影器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光源装置必然在投影器内部产生很高的热能。除了投影器的光源装置产生的热能外,投影器的电源以及成家系统等也会在工作时产生热能。此外,投影器光源、成家系统、电源等产生的热能由于都在投影器内部汇聚,因而产生的高温不仅对于投影器的正常使用有影响,而且也会大大缩短其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
先前技术为了解决投影器内部汇聚的热能,通常必须设置多组散热风扇来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以保证投影器长时间连续工作的稳定性。然而,散热风扇必需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不利于投影器小型化的趋势。再者,散热风扇所产生的噪音,也为投影器创造了一项需要进一步克服的问题。
因此,实在有必要提供一种投影器及其散热系统,以尽量降低散热风扇的数目,同时能有效解决投影器的散热问题,并且还能维持投影器整体的小型化设计。

发明内容监于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乃提供一种可携式投影器,以解决先前技术需要使用高消耗功率的光源装置及使用多个散热风扇的缺点。
本发明的一种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体至少一光源装置,该至少一光源装置是设置于该壳体内,并且该至少一光源装置的各个光源装置是为一发光二极管装置;以及一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是设置于该壳体内,用以散除该至少一光源装置所产生的热,该散热系统包含一散热流道,该散热流道具有一入风口以及一出风口,以在该入风口以及该出风口之间形成可使风由该入风口进入而从该出风口排出的流道;一光源散热模组,包含至少一散热片,该至少一散热片的各个散热片与该至少一光源装置的各个光源装置热耦接,并且各个散热片皆具有复数个散热鳍片,该至少一散热片可用以散除该至少一光源装置所产生的热;以及至少一散热管,该至少一散热管的各个散热管与各个散热片热耦接,用以将该至少一散热片所散除的热汇集于该散热流道处;以及一风扇,其是设置于该散热流道的出风口处,用以将汇集于该散热流道的热排散至该可携式投影器的壳体的外部。
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导热垫,该至少一导热垫的各个导热垫是设置于各个光源装置与各个散热片之间。
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导热膏,该至少一导热膏的各个导热膏是涂布于各个光源装置与各个散热片之间。
其中该至少一散热片是设置于该散热流道中,以使风可由该入风口进入,并经由复数个散热鳍片之间隙,而将该至少一散热片所散除的热传递至该出风口,而由该风扇排散至该可携式投影器的外部。
本发明一种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体至少一光源装置,其是设置于该壳体内;以及一散热系统,其是设置于该壳体内,用以散除该至少一光源装置所产生的热,该散热系统包含一光源散热模组,包含至少一散热片,该至少一散热片的各个散热片与该至少一光源装置的各个光源装置热耦接,并且各个散热片皆具有复数个散热鳍片,该至少一散热片可用以散除该至少一光源装置所产生的热以及一散热管,该散热管内填充有一液体,并且该散热管与各个散热片热耦接,用以汇集该至少一散热片所散除的热;以及一帮浦,与该散热管耦接,用以驱动该散热管内的液体,以使该液体在该散热管内流动。
其中该壳体是由一高导热的材质所制成,并且该壳体是与该至少一散热片的其中一散热片接触,并且该散热管是将热汇集于该与壳体接触的散热片,以由该壳体排散于该可携式投影器之外。
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一散热流道,并且该散热管是将热汇集于该散热流道,以由该散热流道排散于该可携式投影器之外,其中该散热流道具有一入风口以及一出风口,以在该入风口以及该出风口之间形成可使风由该入风口进入而从该出风口排出的流道。
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一风扇,其是设置于该散热流道的出风口处,用以将汇集于该散热流道的热排散至该可携式投影器的壳体的外部。
其中该至少一散热片是设置于该散热流道中,以使风可由该入风口进入,并经由复数个散热鳍片之间隙,而将该至少一散热片所散除的热传递至该出风口,而由该风扇排散至该可携式投影器的外部。
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导热垫,该至少一导热垫的各个导热垫是设置于各个光源装置与各个散热片之间。
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导热膏,该至少一导热膏的各个导热膏是涂布于各个光源装置与各个散热片之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其中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可携式投影器的内部配置示意图。
图2A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散热模组的配置示意图。
图2B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散热模组的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前所述,对于小型可携式投影器而言,如果在散热系统中使用多组风扇,将增加系统的噪音、带来灰尘及额外的电力需求等负面因素,同时也将占用空间而不利可携式投影器的小型化需求。
因此,本发明乃提供一种可以只利用一个风扇,或甚至不需使用风扇即能达成散热效果的投影器,其可使用在小型可携式投影器上,特别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小型可携式投影器。因为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能不会太高,所以不需要如先前技术一般,使用多组风扇进行散热。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A关于本发明的可携式投影器的构造图。其中,图1显示本发明的可携式投影器的内部配置示意图图2A进一步显示本发明的可携式投影器的散热系统的光源散热模组的配置示意图。
如图1及图2A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携式投影器1具有壳体2、两个光源装置31、32以及散热系统4。
如图1及图2A所示,光源装置31及32是设置于壳体2内,以提供可携式投影器1投影时所需的光源,并且光源装置31及32较佳者皆为发光二极管(LED)装置,以降低可携式投影器1的功率消耗,从而降低其所产生的热。然而,此处需注意的是,图2A虽然显示两个光源装置31及3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本发明的可携式投影器1只需具有至少一个光源装置即能达成投影的目的,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使用一个光源装置、两个光源装置或更多个光源装置。
如图1所示,散热系统4是设置于壳体2内,除可用于散除光源装置31及32所产生的热外,还可以用于散除可携式投影器1的其他系统(例如电源系统或成家系统)所产生的热。散热系统4主要包含散热流道41、光源散热模组42以及风扇43。
如图1所示,散热流道41具有一入风口411以及一出风口412,并且可如图1的箭头符号所示,在入风口411以及出风口412之间形成可使风由入风口411进入而从出风口412排出的流道。
如图2A所示,光源散热模组42包含两个散热片421及422以及一个散热管423。散热片421及422分别与光源装置31及32热耦接,并且各个散热片421及422皆具有复数个散热鳍片424及425,而可用以散除光源装置31及32所产生的热。散热管423则两端分别与各个散热片421及422热耦接,而可用以导流散热片421及422所散除的热,而使其汇集于图1所示的散热流道41处。然而,此处需注意的是,图1及图2A虽然显示两个散热片421及422以及一个散热管423,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本发明的可携式投影器1可配合光源装置的数目及投影器设计的需要而设置散热片及散热管,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使用一个、两个或更多个散热片及散热管。
如图1所示,风扇43是设置于散热流道41的出风口412处,可用以将汇集于散热流道41处的热及可携式投影器1的其他系统所产生的热排散至可携式投影器1的壳体2的外部。
本发明由上述的配置,即可达成使多组光源装置冷却,并能简化散热系统的目的。由散热管423高导热效率的特性,并配合散热片421及422的使用,即可将光源装置31及32所产生的热散除并汇集于散热流道41处,而进一步利用设置于散热流道41的出风口412处的风扇43,将汇集于散热流道41的热排散至可携式投影器1的壳体2的外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壳体2可采用高导热的材质制成,例如由铝或铝镁合金制成;散热片421及422可由铝或铜所制成;并且散热管423可由不锈铜或铜所制成,以增加可携式投影器1的散热效率。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亦即壳体2、散热片421及422、散热管423皆可使用其他导热材质制成。再者,本发明可进一步在光源装置31及32与散热片421及422间分别设置一导热垫(图未示)及/或涂布一导热膏(图未示),以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
此外,为了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散热片422是设置于散热流道4中,以使风可由入风口411进入,并经由散热片422复数个散热鳍片424的间隙,而帮助将散热片422所散除的热带至出风412,而由风扇43排散至可携式投影器1的外部。
接着,请参考图2B关于本发明的光源散热模组的另一实施例。如图2B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光源散热模组42’包含两个散热片421’及422’、一个散热管423’以及一个帮浦426。
其中,散热片421’及422’分别与光源装置31及32连接,并且散热片421’及422’中至少有一散热片与图1所示的壳体2接触;散热管423’填充有一液体,并且散热管423’与各个散热片421’及422’热耦接;帮浦426与散热管423’耦接,用以驱动散热管423’内的液体,以使液体在散热管423’内流动。
如此,本发明由图2B的配置,即可不需使用风扇,而能由液冷式的散热管423’将热汇集于与壳体2接触的散热片,以由壳体2将热排散于可携式投影器1的外部。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携式投影器,即能在尽量减少所使用的风扇数量条件下,针对多组光源装置同步进行散热及冷却,并可比先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成本。
2.简化散热系统的复杂度。
3.减少散热系统的电力消耗,此功能对于使用电池的可携式投影器而言,十分有帮助。
4.降低可携式投影器所产生的噪音。
5.可进一步缩小可携式投影器的体积。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体至少一光源装置,该至少一光源装置是设置于该壳体内,并且该至少一光源装置的各个光源装置是为一发光二极管装置;以及一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是设置于该壳体内,用以散除该至少一光源装置所产生的热,该散热系统包含一散热流道,该散热流道具有一入风口以及一出风口,以在该入风口以及该出风口之间形成可使风由该入风口进入而从该出风口排出的流道;一光源散热模组,包含至少一散热片,该至少一散热片的各个散热片与该至少一光源装置的各个光源装置热耦接,并且各个散热片皆具有复数个散热鳍片,该至少一散热片可用以散除该至少一光源装置所产生的热;以及至少一散热管,该至少一散热管的各个散热管与各个散热片热耦接,用以将该至少一散热片所散除的热汇集于该散热流道处;以及一风扇,其是设置于该散热流道的出风口处,用以将汇集于该散热流道的热排散至该可携式投影器的壳体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
1项所述的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导热垫,该至少一导热垫的各个导热垫是设置于各个光源装置与各个散热片之间。
3.如权利要求
1项所述的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导热膏,该至少一导热膏的各个导热膏是涂布于各个光源装置与各个散热片之间。
4.如权利要求
1项所述的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散热片是设置于该散热流道中,以使风可由该入风口进入,并经由复数个散热鳍片之间隙,而将该至少一散热片所散除的热传递至该出风口,而由该风扇排散至该可携式投影器的外部。
5.一种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体至少一光源装置,其是设置于该壳体内;以及一散热系统,其是设置于该壳体内,用以散除该至少一光源装置所产生的热,该散热系统包含一光源散热模组,包含至少一散热片,该至少一散热片的各个散热片与该至少一光源装置的各个光源装置热耦接,并且各个散热片皆具有复数个散热鳍片,该至少一散热片可用以散除该至少一光源装置所产生的热以及一散热管,该散热管内填充有一液体,并且该散热管与各个散热片热耦接,用以汇集该至少一散热片所散除的热;以及一帮浦,与该散热管耦接,用以驱动该散热管内的液体,以使该液体在该散热管内流动。
6.如权利要求
5项所述的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体是由一高导热的材质所制成,并且该壳体是与该至少一散热片的其中一散热片接触,并且该散热管是将热汇集于该与壳体接触的散热片,以由该壳体排散于该可携式投影器之外。
7.如权利要求
5项所述的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一散热流道,并且该散热管是将热汇集于该散热流道,以由该散热流道排散于该可携式投影器之外,其中该散热流道具有一入风口以及一出风口,以在该入风口以及该出风口之间形成可使风由该入风口进入而从该出风口排出的流道。
8.如权利要求
7项所述的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一风扇,其是设置于该散热流道的出风口处,用以将汇集于该散热流道的热排散至该可携式投影器的壳体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
8项所述的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散热片是设置于该散热流道中,以使风可由该入风口进入,并经由复数个散热鳍片之间隙,而将该至少一散热片所散除的热传递至该出风口,而由该风扇排散至该可携式投影器的外部。
10.如权利要求
5项所述的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导热垫,该至少一导热垫的各个导热垫是设置于各个光源装置与各个散热片之间。
11.如权利要求
5项所述的可携式投影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导热膏,该至少一导热膏的各个导热膏是涂布于各个光源装置与各个散热片之间。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投影器。本发明的可携式投影器包含一壳体、至少一光源装置以及一散热系统;其中,散热系统包含一散热流道、一光源散热模组以及一风扇。散热流道具有一入风口以及一出风口,以使风可由入风口进入而从出风口排出;光源散热模组包含至少一散热片与各个光源装置热耦接,可用以散除各个光源装置所产生的热,以及至少一散热管与各个散热片热耦接,用以将各个散热片所散除的热汇集于散热流道处;并且风扇是设置于散热流道的出风口处,用以将汇集于散热流道的热排散至投影器的壳体的外部。
文档编号G03B21/00GK1991570SQ200510048799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发明者李文宗, 粘庆忠, 杨宗勋, 张志豪 申请人: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