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照相机拍摄35毫米胶卷的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991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20照相机拍摄35毫米胶卷的附件的制作方法
在公知的现有技术中,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是现在市面上出售的“4B照相机135附件”,该附件由片屉,传轴配件和摄影黑色纸带组成,片屉为一矩形薄片,有两对边折成两个直角,可嵌在120照相机的象幅框上,且与象幅框四周呈密闭接触。在片屉中央有一矩形孔,矩形的大小与35毫米胶片的感光部分大小一致。根据现有技术,120照相机拍摄35毫米胶片时,必须将35毫米胶卷和摄影黑色纸带重叠缠绕在传轴配件上,方能与片屉一起安装在120照相机上进行拍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无需对120照相机机体进行任何结构上的改动,只要安上本附件,就能在120照相机上使用通用的35毫米胶卷,且方便安装。
本附件由不透光的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在片屉上挖四个两两对称的孔,其内对称宽度与35毫米胶卷同宽。通过压片上的四个撑脚与片屉上的四个孔的吻合,防止胶片的偏移。压片成面平、底凹,以致使压片撑脚嵌入片屉的小孔时,压片与片屉之间有可供胶卷无磨损穿过的缝隙。压片上有两个延伸出来的碰片头,当压片撑脚嵌入片屉时,碰片头恰好压在胶片的齿孔线上,输片时,碰片头与齿孔之间发生拍击,产生声响和微震,以之作为确定片距的方法。压片上的孔对准胶卷齿孔线,通过红窗,可观察输片情况。传轴配件是由四个可与35毫米胶卷暗盒的轴孔和120相机的四个定位栓相匹配的元件组成,通过这四个元件,将35毫米胶卷与暗盒安装在120相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不改变120照相机原机的前提下,配上本附件,就无须将35毫米胶卷预先与摄影黑色纸带重叠缠绕在卷片轴上,而只要直接装在120照相机上便可拍摄,方便使用,而且能达到与正常拍摄相同的效果,解决了人们长期希望解决的问题,使120相机应用更广。由于采用声响和微震判断片距,因此,本附件也适用于夜间和噪音场地的拍摄。
以下,根据附图中所描述的一个实施例来解决本实用新型。
附图1是片屉与压片的立体图附图2是传轴配件图压片上两两对称的撑脚(2,2′)各有两个直角弯折,以使压片可平行地嵌在匹配于四个楔形孔(1,1′)的片屉上,楔形孔的内边对称宽度为35毫米,压片于片屉的接触面为凹形槽,槽宽为能通过35毫米胶卷,以致使压片嵌在片屉上时,两者之间留有供胶卷穿过的缝隙。压片的宽与象幅框上两片筋的相对距离相等。碰片头(3,3′)略有弯曲,且其头端的宽度应小于35毫米胶卷的齿孔宽,输片时,碰片头(3,3′)端恰好压在胶卷的齿孔线上,与齿孔拍击,产生声响和微震,以八下确定为卷片一张。120照相机的红窗,压片上的长孔(4)和胶卷齿孔线外半侧三者对准,必要时可从照相机的红窗观察输片情况,起辅助作用。
四个传轴附件如图(2)所示,它们应与35毫米胶卷暗盒的轴孔和120照相机上的四个定位栓相匹配,起固定135胶卷暗盒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120照相机拍摄35毫米胶卷的附件,由可嵌在120照相机象幅框的片屉、传轴配件和防曝光部件组成,片屉为一长方形薄片,两边折成直角,中央有一同35毫米胶片感光部份大小一致的矩形孔,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片屉上有四个两两对称的小孔,并配有一压片。
2.根据权利要求
1,其特征在于,片屉上四个两两对称的小孔的内边对称宽度与35毫米胶片同宽。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其特征在于,片屉上四个两两对称的小孔为楔形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
1,其特征在于,压片上有四个能与片屉上四个两两对称的小孔相互吻合的撑脚(2,2′)。
5.根据权利要求
4,其特征在于,压片上有两个碰片头(3,3′),当压片嵌在片屉上,且胶卷夹于两者之间时,碰片头恰好分别压在胶卷两侧的齿孔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
4或5,其特征在于,压片上开有长孔(4),当压片嵌在片屉上,且胶卷夹于两者之间时,长孔恰好对着胶卷一侧的齿孔线。
7.根据权利要求
4或5,其特征在于,压片两侧比中间部份高,以致使压片嵌在片屉上时,两者之间留有供胶卷穿过的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
6,其特征在于,压片两侧比中间部份高,以致使压片嵌在片屉上时,两者之间留有供胶卷穿过的缝隙。
9.根据权利要求
1,其特征在于,传轴配件是由四个为35毫米胶卷暗盒的轴孔和120相机四个定位栓相互匹配的构件组成。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120照相机拍摄35毫米胶卷的附件。在不改变120照相机原机的前提下,装上本附件和35毫米胶卷进行拍摄,可达到正常的拍摄效果。本附件由一片屉、压片和四个定位栓构成,片屉与压片将胶卷置于两者之间进行输片时,压片上的两个碰片头与胶卷齿孔拍击产生声响和微震,以确定片距。压片本身还起了挡光、定位作用。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方便了用户,扩大了120照相机的使用范围。
文档编号G03B17/56GK85201200SQ85201200
公开日1986年1月8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彭金忠 申请人:彭金忠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