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取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869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机取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取景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到这种一种相机取景器,在这种取景器中,标识符可连同被摄影像一起被看到。
在已知的相机取景器中,标识符诸如表示聚焦完成情况的聚焦标识符、或表示使用闪光灯必要性的闪光标识符等,均显示于取景器的视场之内。在这种取景器中,最好将标识符显示于尽可能靠近视场框的视场框之边缘遮光部分上,以便同时看到被摄影像和标识符。
但是,在实践上,必需要提供一遮光壁以防止从发光器如发光二极管(LED)中发出的投射光进入取景器光学系统。从而,由于存在着所述的遮光壁,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标识符与视场框的距离。相应地,摄影者必须将其视线调整至远离视场框即远离视场框内的被摄影像,才能看到标识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相机取景器来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在这种取景器中,标识符位于靠近视场框中部的位置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机取景器,在该取景器中,透过目镜,可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的边缘遮光部分上,看到标识符。所述取景器包括至少一个标识部件,此部件提供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外部并带有至少一个要投射的标识符。所述取景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棱镜,此棱镜比标识部件更靠近取景器的目镜并具有朝向取景器光学系统之光轴突出的顶点,其中,通过上述棱镜的顶点来传导从标识部件中发出的光,从而将标识符的影像转移至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
最佳地,所述取景器还包括一取景器主体,此主体限定了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至少一个发光器,此发光器提供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以便发光去投射标识部件上的至少一个标识符。
最佳地,上述棱镜应定位于不会折射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内的光束的位置处。
上述标识部件可以提供有一组标识符,这些标识符是由该标识部件被切掉的部分构成的。
所述棱镜固定在取景器主体上并最好呈这样的形状所述诸标识符的影像可被标识位置变换棱镜所接收。
本公开涉及到日本实用新型申请第5-922号(申请于1993年1月18日)中所包含有主题,该申请的主题从整体上引述在本文中以作为参考。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之变焦取景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之变焦取景器在相连的取景透镜处于接收区间时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之变焦取景器处于一收缩位置上的剖面图,在所述收缩位置上,视差校正棱镜相对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来说是收缩的;
图4是图1所示之变焦取景器处于一校正位置上的剖面图,在所述校正位置上,视差校正棱镜处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之中;
图5是图3中变焦取景器沿D线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图4中变焦取景器沿E线方向的剖面图;
图7是视差校正棱镜及切换掣的放大图,棱镜相对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是收缩的;
图8是视差校正棱镜及切换掣的放大图,棱镜位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之中;
图9是单个凸轮板的平面图;
图10是从目镜侧来看的标识符和一标识趋近棱镜的端视图,标识符显示于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
图11是沿图10中Ⅺ-Ⅺ线的剖面图;
图12是沿图10中F方向的端视图;
图13是从目镜侧来看的边缘遮光部分和标识符的图,标识符位于遮光部分之内;
图14是采用本发明的相机的后部立体图。
以下将参照图14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中心快门式相机10。
相机10具有一相机机身9,在该机身中提供有一变焦成像光学系统(未显示)以及一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图2)。机身9在其左右两侧提供有一承片室8和一胶卷仓7。在胶卷仓7与承片室8之间提供有一成像机11,此孔由上下窗框5所限定。一带有胶卷定位板42的后盖14铰接在机身9后壁16的一侧上,以便打开和关才成像孔11、在机身9后壁16的上部与中部提供有一取景窗17。
在图1中,提供在相机10上的实像式变焦取景器12包括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此系统独立于变焦成像光学系统。变焦取景器12提供有一取景器主体13和一凸轮板15。
如图2所示,取景器主体13在平面图上通常呈L型并相对于物方侧依次包括一第一透镜组件L1(即物镜组);一第二透镜组件L2;一第三透镜组件L3;一第四透镜组件L4;一棱镜(未显示),以及一第五透镜组件L5(即目镜)。第三、第四与第五透镜组件L3、L4和L5是不能移动的。第三与第五透镜组件L3和L5具有正放大率,而第四透镜组件L4则具有负放大率。
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和L2是可变放大率透镜组件,此透镜组件按预定的关系沿光轴方向可彼此相对移动。第一透镜组件L1具有负放大率,而第二透镜组件L2则具有正放大率。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和L2的光路基本上垂直于第三和第四透镜组件L3和L4的光路。在上述光路之间,提供有一反射板33,此板以预定的角度倾斜,以便使经由第一与第二透镜组件L1和L2的光线弯转约90°,从而使得该光线投射到第三、第四和第五透镜组件L3、L4及L5上。
第一透镜组件L1被第一可移动的透镜框架34所包容,此框架34固定在一导向环27上,从而能沿光轴O方向来回移动。一导向杆26引导可移动的导向环27,导向杆26提供在取景器主体13前端的一侧上并沿取景器主体13的前后两个方向延伸。导向环27提供有一拉簧23,此拉簧在其一端与导向环27相接合,而在另一端则与取景器主体13的前端13C相接合,因而,导向环27与第一透镜组件L1会相应地因拉簧23而沿光轴方向O向前连续偏移。第一透镜框架34提供有一凸轮销86,此销相对于取景器主体13向下突出并随凸轮板15运动。
第二透镜组件L2被一第二可移动的透镜框架32所包容,此框架固定在一导向环31上,从而能沿光轴O方向来回移动。一导向杆30引导可移动的导向环31,导向杆30设在取景器主体13前端的另一侧并沿取景器主体13的前后两个方向延伸。第二透镜框架32提供有一凸轮销85,此销相对于取景器主体13向下(即沿垂直于图2纸面的方向)突出并随凸轮板15运动。
一棱镜框架36(即视差校正光学部件的框架)从光路上设在导向杆26的后部,并可绕枢轴35旋转,而枢轴35则由取景器主体13所支承。一视差校正棱镜40(即视差校正光学部件)被上述棱镜框架36所包容,如图5所示。因而,该视差校正棱镜40可在一校正位置与一收缩位置之间旋转,在上述校正的位置处,视差校正棱镜40位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之中,而在上述收缩位置处,视差校正棱镜40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中退出。
取景器主体13在其下壁部分13a上提供有一扇形导向槽18,此导向槽的外廓与棱镜框架36(即视差校正标准镜40)的旋转运动轨迹相一致。棱镜框架36提供有一弹簧接合凸缘39以及一对接合指36b和36c,它们相对于导向槽18向下(即沿垂直于图7或图8纸面的方向)突出。接合指36b和36c相对于枢轴35彼此成约90°角间隔配置,因而,当棱镜框架36位于图3所示之收缩位置时,接合指36c沿图7中H方向运动的切换掣29相接合。
当棱镜框架36位于图4所示之校正位置时,接合指36b与沿图8中G方向运动的切换掣29相接合。棱镜框架36处于这样的位置当接合指36b和36c处于收缩位置时,该棱镜框架36构成了一用于取景器光学系统(图2及图3)的光圈。
在取景器主体13下壁部分13a上位于相对导向槽18与枢轴35相反的一侧,提供有一第一弹簧接合凸起部38。一第二弹簧接合凸起部39在导向槽18内随棱镜框架36做角位移。一扭簧37在其相反的两端与第一及第二弹簧接合凸起部38和39相接合。这就构成了一速动装置,此装置使棱镜框架36(即视差校正棱镜40)迅速地通过不稳定点快速旋转至收缩位置或校正位置。
如图9所示,在凸轮板15上成整体地提供有切换掣29,因而,该切换掣29能随凸轮板15来回移动以提供旋转力使棱镜框架36(即视差校正棱镜40)转向不稳定点。结果,当选择微距摄影模式以使凸轮板15移向微距区间(即图3中H方向)时,接合指36c与切换掣29相接合,由此,接合指36c与切换掣29相接合,由此,接合指36c被压向同一方向(图7)。从而,棱镜框架36沿逆时针方向(图3)朝着不稳定点旋转。
相似地,当凸轮板15从微距区间(图4中G方向)转换至变焦成像区间时,接合指36b与切换掣29相接合并被该掣压向同一方向(图8)。从而,棱镜框架36沿顺时针方向朝着不稳定点旋转。
图9显示了去掉取景器主体13的单个凸轮板15。凸轮板15在其靠近目镜的一侧(方向I),提供有一齿条20,此齿条与一齿轮82啮合,此齿轮提供在相机机身9上以便随着变焦成像光学系统旋转。凸轮板15还提供有一导向槽24,此槽沿平行于齿条20的方向延伸。固定在取景器主体13底部并彼此间隔的导向销83和84,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导向槽24之内。因此,凸轮板15能被引导从而随着导向槽24内的导向销83和84的接合在导向槽24之有效长度内沿相机10的横向方向移动。
凸轮板15还提供有一凸轮开口22和一凸轮槽21,在此凸轮槽内安装有一提供在第二透镜框架32上的凸轮销85。上述凸轮开口22包括一凸轮槽部分22b;凸轮部分22c和22d;以及一接头部分22a。由导向环27朝向物方侧推挤的第一透镜组件L1之导向销86被引导于凸轮开口22之内。可选择地接合于棱镜框架36之接合指36b或36c的棱镜框架36的切换掣29突进接头部分22a。可运动的(即可旋转的)接合指36b也安装在接头部分22a之内。凸轮槽21具有一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在此区间内,第一透镜框架34(第一透镜组件L1)以及第二透镜框架32(第二透镜组件L2)可以移动或者保持不动。
凸轮槽21的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以及凸轮开口22的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均为与变焦成像光学系统之最短焦距相对应的线性区间。凸轮槽21的变焦区间d1也是一线性区间,此区间相对于凸轮槽21的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以一预定的角度倾斜。凸轮开口22之凸轮部分22c的变焦区间d1是由一与凸轮槽21之倾斜变焦区间d1相对应的倾斜或弯曲的轮廓所限定的。凸轮槽21的变焦区间d1与凸轮开口22的变焦区间d1分别用于使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及L2沿光轴O移动,以便根据变焦成像光学系统的放大率来改变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的放大倍率。
凸轮槽21的微距区间d2及凸轮开口22的微距区间d2均为线性区间,这与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相类似。当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与L2位于微距区间d2的望远极端位置时,如果切换掣29被压向接合指36c,棱镜框架36就会逆时针旋转至图21所示的位置。
凸轮板15的齿条20、凸轮槽21、凸轮开口22、导向槽24以及切换掣29可用现有的压制机全部成整体地形成。
如图12所示,在第四透镜组件L4的后面提供有一棱镜57,以便将穿过第四透镜组件L4的光线折射至取景器的取景窗17(图14)。在第四透镜组件L4与棱镜57之间的空间内位于第四透镜组件L4的两侧处(即图2中第四透镜组件的上部及下部),提供有标识符投射部分90和90′。标识符投射部分90和90′用于在相机处于正常状态时将标识符投射至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45的边缘遮光部分的左右两侧。
在相机处于正常状态时,标识符投射部分90将标识符投射到位于取景器光学系统视场框45左侧的边缘遮光部分X(图10及图13)上。为此,标识符投射部分90带有发光二极管(LED)安装孔55和56,这些安装孔分别提供在侧壁13d的相反的上侧及下侧表面上。侧壁13d提供在第四透镜组件L4的一侧(即图10中的左侧)。安装孔55和56通向取景器主体13的内部。
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从装在安装孔55中的发光二极管49所发光的光束能沿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前进。与此相似,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6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从装在安装孔56中的发光二极管50所发出的光束能沿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前进。
在相机处于正常状态时,标识符投射部分90′将标识符投射到位于取景器光学系统视场框45右侧的边缘遮光部分X′(图13)上。为此,标识符投射部分90′带有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及56,这些安装孔分别提供在侧壁13e的相反的上侧及下侧表面上。侧壁13e提供在第四透镜组件L4的另一侧(即图10中的右侧)。安装孔55及56通向取景器主体13的内部。
应该注意,当摄影者透过第五透镜组件L5(即目镜)向取景器内看时,可以看到边缘遮光部分X和X′,而且,这些部分位于由视场框45所包围的取景区域之外。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标识符投射部分90的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的内部,存在着反射表面55a和56a,以便反射从装在各个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中的发光二极管(即发光器)49与50所发出的光束(即投射光)A和B。反射表面55a和56a以及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最好与取景器主体13成整体地形成,而取景器主体13则是由合成树脂或其它类似物制成的。
装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之内的发光二极管49沿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发光。反射表面55a相对于图11中的光轴O倾斜45°(角b=45°)。装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6之内的发光二极管50沿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发光。反射表面56a相对于图11中的光轴O倾斜45°(角C=45°)。因此,反射表面55a和56a会使从各个发光二极管49及50中所发出的光束A与B的方向朝目镜侧改变约90°,从而使得光束A和B与光轴O相平行。
与标识符投射部分90相类似,标识符投射部分90′也提供有反射表面55a和56a,这些表面与取景器主体13成整体并位于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之内。应该注意,在标识符投射部分90′内,发光二极管50只装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6内。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内没有发光二极管。这是因为,在标识符投射部分90′的这一侧上,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去容纳发光二极管。
但是,从理论上说,当然有可能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内提供发光二极管49和50。
反射表面56a将从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6内之发光二极管50中所发出的光束B成90°地朝向目镜侧反射并使光束B与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O相平行。
如图11所示,当从方向M(图10)来看时,标识符投射部分90和90′的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处于同一平面上。装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中的发光二极管49和50与一包围取景器主体13的共用挠性印刷电路板(以下简称为FPC)88相连接,因而可通过FPC88为发光二极管49与50提供电能。弯曲并基本上能沿取景器主体13外廓延伸的FPC88简化了电子线路的布局。
通过这种结构,可用标识投射部分90和90′来建立光路,沿着上述光路,从发光二极管49和50中发出的投射光束被传导并被标识薄膜46a和46b所接收,而在标识符投射部分90和90′中,发光二极管49和50安装在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内。如前所述,发光二极管49和50可以很容易地安装进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安装孔。
进一步地说,由于在模制取景器主体13的同时可与该取景器主体成整体地形成反射表面55a和56a,所以,在制成取景器主体之后,不必再将独立的反射板安装到取景器主体13中,从而获得简单且便宜的构件。
标识符投射部分90和90′各自提供有标识薄膜(即标识部件)46a和46b,这些标识薄膜位于取景器光学系统的视场框45的外侧以及靠近目镜之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的侧面。
标识薄膜46a上带有一聚焦标识符47,此标识符表示“聚焦完成”的状态;一标识符48;此标识符表示“闪光”。这些标识符47及48可用诸如将标识薄膜46a切去一部分的方式形成。标识符47和48应适当地定位于能用从发光二极管49和50中所发出的光束A与B来照射的位置处。
标识薄膜46b上带有一标识符53,此标识符表示“无限远的模式”。标识符53可用诸如将标识薄膜46b切去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并适当地定位于能用从发光二极管50中所发出的光束来照射的位置处。
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和52提供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56与棱镜57之间,并位于取景器主体13的侧壁13a和13e上,从而不会折射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束。固定在取景器主体13之侧壁13d及13e上的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和52呈这样的形状;所述标识符沿图10中垂直方向安装在相应的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和52的宽度范围内。
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和52比标识薄膜46a及46b更靠近目镜一侧并具有成角度a的顶点(图12),此顶点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O相邻。因此,如图10所示,此图是从取景器之取景窗17来看的端视图,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52)会使从标识方向改变。上述光束会在靠近取景器光轴O的位置上形成标识符47和48(53)的影像。如果不提供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52),从标识薄膜46a(46b)发出的沿双点划线i所示方向的光束,就会在远离光轴的地方形成标识47及48(53)的影像。换句话说,在不提供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52)的情况下,取景者(即摄影者)会看到由方向i的光束所形成的标识符47和48(53)的影像。但是,由于事实上提供了标识的位置变换棱镜51(52),因为方向i″的光束被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52)弯转至方向i′,所以,能够看到由沿点划线i″所示方向发出的光束所形成的影像,而此影像在缺乏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52)的情况下是看不到的。因此,取景者能够看到由沿方向i′发出的光束所形成的标识符47和48(53)的影像。结果,在与缺乏标识位置变换棱镜情况下所见到的标识符47和48影像相反,取景者可在靠近视场框45中心的位置处看到标识符47和48的影像。由于使用了在图12中未显示的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2,所以,能够以与标识符47和48相类似的方式看到位于标识符投射部分90上的标识符53的影像。
在上述结构的变焦取景器中,依照本发明,当凸轮销85和86随着变焦成像光学系统的运动而移向各自的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从而使得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位于广角极端位置时,如图2所示,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和L2会彼此分离得最远。在这种状态下,棱镜框架36会绕枢轴35旋转以达到收缩位置,在收缩位置处,棱镜框架36不会折射用于变换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束。
当变焦成像光学系统移至变焦区间时,随之旋转的齿轮82会使凸轮板15沿图2中H方向通过齿条20运动,而齿条20则是与齿轮82相啮合的。因而,凸轮销85会因凸轮槽21的引导而在变焦区间d1(图9)的范围内朝物方侧(方向J)移动,并且,凸轮销86受到凸轮部分22c的引导而随后朝目镜侧(方向I)运动,然后再朝物方侧(方向J)运动(图3)。
如前所述,作为可变放大率透镜组的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及L2在保持预定的相互关系下可沿光轴方向O运动,因此,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倍率(放大倍数)可以随变焦成像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而改变。
一旦调整至微距区间d2(图9),当凸轮板15沿图3所示方向H进一步运动时,凸轮板15的切换掣29会与棱镜框架36的接合指36c相接合,从而在望远极端位置上沿H方向挤压接合指36c,而第一和第二透镜组L1和L2则位于望远极端位置处(图7)。
因此,如前所述,一旦速动装置通过不稳定点,该装置就会使棱镜框架36沿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从而使得视差校正棱镜40移向图4所示之校正位置并稳定地停留在该位置处,即,停留在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范围内以便校正视差。
一旦从微距区间d2调整到变焦区间d1,当凸轮板15沿图4中G方向运动时,凸轮板15的切换掣29会与棱镜框架36的接合指36b相接合,从而沿方向G(图8)挤压该接合指36b。因此,一旦速动装置通过不稳定点,该装置就会使棱镜框架36沿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快速旋转。这样,视差校正棱镜40就会快速旋转到图3所示的收缩位置并稳定地停留在该位置处。
虽然上述说明直接涉及到应用了本发明的中心快门式相机,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此内容。例如,本发明亦可应用于单镜头反射式相机或其它类似物。
如前所述,依照本发明,带有标识符的标识部件提供了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外部,而带有朝取景器光学系统之光轴方向凸出的顶点的棱镜,则提供在比标识部件更靠近目镜的位置处。通过这种结构,标识部件之标识符的影像会被转移至视场框的中心,即转移至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所以,可以在比按其它方式来显示标识符影像的位置更靠近视场框的位置上,看到视场框之边缘遮光部分上的标识符。
尽管是参照了特定的装置、部件以及实施例来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认识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内容,而是能扩展到所有属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同等事物。
权利要求
1.一种相机取景器,在这种相机取景器中,透过目镜,可以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看到标识符,这种相机取景器包括至少一个标识部件,此部件提供在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外部并带有至少一个要被投射的标识符;至少一个棱镜,此棱镜要比上述标识部件更靠近取景器的目镜并具有一朝向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之光轴突出的顶点,其中,从上述至少一个标识部件中发出的光经过该顶点从而将透过目镜所看到的标识符的影像移向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取景器,它还包括一取景器主体,此主体限定了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取景器,它还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器,此发光器提供在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以便发光去投射标识部件的至少一个标识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取景器,其中,所说的至少一个棱镜位于不会阻挡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内的光束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取景器,其中,在前部正视图中,在位于相机的至少左侧或右侧的视场框之边缘遮光部分上,可以看到至少一个所说的标识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取景器,其中,在前部正视图中,在位于相机的至少左侧或右侧的视场框之边缘遮光部分上,提供有至少一个所说的棱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取景器,其中,所说的标识部件提供有一组标识符,此组标识符是由标识部件被切掉的部分构成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取景器,其中,所说的至少一个标识位置变换棱镜固定在所述的取景器主体上。
9.一种相机取景器,在这种相机取景器中,透过目镜,可以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看到标识符影像,这种相机取景器包括多个标识部件,这些部件提供在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外部并带有被投射的标识符;多个棱镜,这些棱镜要比上述标识部件更靠近取景器的目镜并具有朝向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之光轴突出的顶点,其中,从上述标识部件中发出的光经由上述与标识部件相连的顶点从而将透过目镜所看到的标识符的影像移向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之取景器,其中,在前部正视图中,在位于相机的左侧及右侧的视场框之边缘遮光部分上,提供有所说的棱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取景器,它还包括一取景器主体,此主体限定了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其中,所说的标识位置变换棱镜固定在所述的取景器主体上。
全文摘要
一种相机取景器,在这种相机取景器中,透过目镜,可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看到标识符。此取景器包括标识部件,该部件提供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外部并在其中带有要被投射的标识符。此取景器还包括棱镜,该棱镜比标识部件更靠近取景器的目镜。所述棱镜具有朝取景器光学系统之光轴凸出的顶点。从标识部件中发出的光通过棱镜顶点从而将标识符的影像移向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
文档编号G03B13/14GK1091206SQ9312089
公开日1994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8日
发明者小迫幸圣 申请人: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