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反射正象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919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反射正象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折反射望远镜。
中国专利88202401号,名称为“折反射正象望远系统”,为本发明人所设计的一种望远镜光学系统,该系统由前物镜、后物镜和目镜组成。该专利由于合理的选择前后物镜的间隔,仅利用前后物镜的各表面的折反射,使物成正实象。该系统前物镜含有一个曲率半径为正值的,并与它的中心区域(或整个表面)镀反射膜的表面,后物镜含有一个曲率半径为负值边缘区域(或整个表面)镀反射膜的表面。而且该专利也将象差控制在允限内,但是该专利并没有说明减少杂散光的较佳光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完善“折反射正象望远系统”的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消除杂散光的光栏,保证折反射望远镜的成象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该折反射正象望远镜,含有镜筒、物镜筒、压圈、隔筒、目镜组、前物镜、后物镜,前物镜与后物镜中间置有两个光栏,其中于前物镜反射膜的外沿设置直筒光栏,于后物镜反射膜内沿设置锥筒光栏,接触后物镜的为光栏的锥底。
该折反射正象望远镜的较佳方案为,前物镜的中心胶合透镜为次反射镜,在其周边套入直筒光栏,筒内制消杂光纹,后物镜为带中孔的透镜,该透镜为主反射镜,中孔内插入锥筒光栏,直筒光栏的长度大于锥筒光栏的高度。
对于折反射正象望远镜的成象质量,很重要的一环是消除杂散光,保证亮度在65%以上,因此选择合适的光栏结构,便成为设计折反射望远镜的关键。本实用新型称后物镜的反射面为主反射镜,前物镜的反射面为次反射镜。直筒光栏的长度是根据光学设计的结果,已确定出次反射镜的口径,以平行于光轴全口径入射光线在经主反射镜反射后投射到次反射镜的连线,与次反射镜的外圆平行光轴的延长线的交点至前物镜的距离为直筒光栏的长度;直筒光栏的内口径与次反射镜的外圆相匹配。锥筒光栏的锥度和口径,首先要保证不切割望远镜的视场,保证系统总通光量在65%以上的原则,以最接近直筒光栏的上光或下光经主反射镜反射后有效光束与光轴相交的夹角来确定锥筒光栏的锥度,以能够使全视场光线通过、杂光又不能进入来确定小口径(锥筒的小半径端的口径),锥筒光栏的高是以主光线经次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与全视场光线经主反射镜、次反射镜的反射光线相交处与后物镜的距离而定。
本实用新型的望远镜,可为单筒望远镜,也可制成双筒望远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折反射正象望远系统”专利的结构,不使用棱镜,结构简单,装调方便,造价低,由于采用了直筒光栏、锥筒光栏合理匹配的结构,消除杂散光,保证成象质量。其主要光学性能指标达到(1)放大率误差为±5%,(2)视场误差为±5%,(3)出瞳直径误差为±10%,(4)出瞳距离误差为±10%,(5)零视度误差为±1视度,(6)光轴平行度为水平会聚30′、水平发散1°20′、垂直方向30′,(7)透过系数为≥0.6,(8)分辨率为α=K·140/D、K=2。
本实用新型的
如下图1为望远镜的含有光学系统的镜筒。
以下结合附图,举一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本实施例为8×25、视场为6.5°的望远镜的一个镜筒。它由镜筒(10)、物镜筒(7)、压圈(1)、前物镜、隔筒(4)、直筒光栏(5)、锥筒光栏(6)、后物镜、目镜组(11)组成。它的前物镜由两块透镜(2、3)胶合而成,透镜(2)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无穷大,后表面曲率半径为-246mm;透镜(3)也称之为次反射镜,其前表面曲率半径为-246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17.14mm。它的后物镜为带中孔(9)的透镜(8),也称之为主反射镜,透镜(8)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24.77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40.18mm。前后物镜的距离为32.15mm,直筒光栏(5)的长为24.5mm,口径为φ10.50mm,壁厚0.75mm。锥筒光栏(6)插入透镜(8)的中孔(9)内,其上、下口径分别为φ6.5mm和φ8.5mm,锥筒光栏(6)的高为7mm,壁厚为0.25mm。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反射正象望远镜,含有镜筒、物镜筒、压圈、隔筒、目镜组、前物镜、后物镜,其特征在于前物镜与后物镜中间置有两个光栏,其中于前物镜反射膜的外沿设置直筒光栏,于后物镜反射膜内沿设置锥筒光栏,接触后物镜的为光栏的锥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反射正象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前物镜的中心胶合透镜(3)为次反射镜,在其周边套入直筒光栏(5),筒内制消杂光纹,后物镜为带中孔(9)的透镜(8),透镜(8)为主反射镜,中孔(9)内插入锥筒光栏(6),直筒光栏(5)的长度大于锥筒光栏(6)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折反射望远镜。它含有镜筒、物镜筒、压圈、隔筒、目镜组、前物镜、后物镜,于前物镜与后物镜中间置有两个光栏,其中于前物镜反射膜的外沿设置直筒光栏,于后物镜反射膜内沿设置锥筒光栏,接触后物镜的为光栏的锥底。由于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棱镜,结构简单,装调方便,造价低,又选择了合适的光栏结构,消除了杂散光,保证亮度要求,满足了望远镜的象质指标。
文档编号G02B23/00GK2149635SQ9320486
公开日1993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6日
发明者宗文轩 申请人:宗文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