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软片盒遮光门开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09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机软片盒遮光门开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相机开启新式软片盒遮光门的开闭机构,在软片盒容置于相机的软片盒室时,藉开闭机构开启软片盒的遮光门,令相机上卷机构可使软片由遮光门自动输出。
一般传统的软片盒于在软片槽口延伸出一段软片,供人们使用装置于相机时拉出装设,该软片槽口除了可能造成光线折射入软片盒,而且软片一拉出,二至三张的软片曝光,造成浪费。
较进步的新式软片盒的设计,如


图1所示,该软片盒10于软片槽口设一旋转式遮光门11,该遮光门11由顶端的盘叉孔12控制遮光门11的开启,藉由遮光门11封闭软片槽口,使软片避免光线折射入软片盒10内,在遮门11开启后由相机上卷机构在软片叉与软片盒10的滚动13连动,令软片卷出。
本实用新型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机的遮光门开闭机构,它针对新式软片而设计,以手动方式搭配齿轮传动软片遮光门11旋转而开启,令软片由相机的上卷机构自动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相机的软片盒遮光门开闭机构,包含一牵掣钮,其啮合连动一遮光门盘叉,牵掣钮由一扭转弹簧控制定位;其特征在于牵掣钮,枢设于软片盒室顶板,其一侧延伸一拨动臂,该拨动臂末端设一球体并与摆臂的叉架枢接,牵掣钮另端设一齿排,并与遮光门盘叉的齿轮啮合连动,牵掣钮端面之定位栓供扭转弹簧之一端枢设,该扭转弹簧的另端枢设于顶板的定位栓,令扭转弹簧推抵牵掣钮;
遮光门盘叉,于其凸缘顶面设一区段的齿轮,并与牵掣钮的齿排啮合连动,该凸缘为非全周圆,而具一适当角度的缺口,该凸缘受牵掣钮的推顶令凸缘的一端得以抵于顶板的限位块或保持一适当的间隙;凸缘的另端设一连动轴,该连动轴具一槽键,得与软片盒的盘叉孔对应套接,并由顶板延伸入相机的软片盒室内;在软片盒室内的一侧枢设一摆臂,摆壁一侧的推钮延伸于相机外,摆臂的另端设一口形的叉架,并由顶板延伸出,与拨动臂的球体枢接连动,该叉架与球体保持一适当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牵掣钮31与遮光门盘叉32间以齿轮式传动,连动较为确实且传递的扭力较大,因此整体体积可较小,缩小空间,传动力确实。
2.藉由扭转弹簧33令软片盒10的遮光门11提以完全开启或关闭,以消除遮光门11在制造时的公差裕度,使软片的上卷或回卷得以顺利。
现配合附图式及图号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详细说明于后
图1为新式软片盒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遮光门开启机构装配于相机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遮光门开启机构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遮光门开启机构的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遮光门开启机构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遮光门开启机构的俯视开启动作示意图。
图号简单说明10软片盒 313齿排11遮光门 314、221定位栓12盘孔叉 32遮光门盘叉20相机321凸缘21软片盒室322齿轮
22顶板 323连动轴222限位块 324槽键30遮光门开闭机构 40摆臂31牵掣钮 41推钮311拨动臂 42叉架312球体421间隙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遮光门开闭机构30,是设于相机20的软片盒室21底部装设入;该遮光门开闭机构30,包含一牵掣钮31,其啮合连动一遮光门盘叉32,牵掣钮31由一扭转弹簧33控制定位;请参阅图2、3、4、5所示牵掣钮31,枢设于软片盒室21顶板22,其一侧延伸一拨动臂311,该拨动311臂末端设一球体312,牵掣钮31另端设一齿排313,并与遮光门盘叉32的齿轮322啮合连动,牵掣钮31端面的定位栓314供扭转弹簧33的一端枢设,该扭转弹簧33的另端枢设于顶板22的定位栓221,令扭转弹簧33推抵牵掣钮31。
遮光门盘叉32,于其凸缘321顶面设一区段的齿轮322,并与牵掣钮31的齿排313啮合连动,该凸缘321为非全周圆,而具一适当角度的缺口,该凸缘321受牵掣钮31的推顶令凸缘321的一端得以抵于顶板22的限位块222或保持一适当的间隙223,得以消除软片盒10遮光门11制造时的旋转角度公差;凸缘321的另端设一连动轴323,该连动轴323具有槽键324,得与软片盒10的盘叉孔12对应套接,并由顶板22延伸入相机20的软片盒室21内。
另外,请参阅图2、3、4、6所示,于软片盒室21内的一侧枢设一摆臂40,摆臂40一侧的推钮41延伸于相机20外,摆臂40的另端设一 形的叉架42,并由顶板22延伸出,与拨动臂311的球体312枢接连动,该叉架42于球体312枢接后保有一适当的间隙421,得以相除软片盒20遮光门11制造时的旋转角度公差。
请参阅图2、4、6所示,软片盒10由相机20底部的软片槽21置入,并且令软片盒10的盘叉孔12对应遮光门盘叉32的连动轴323套接,人们得推动相机20侧摆臂40的推钮41,并由叉架42连动牵掣钮31旋转,牵掣钮31旋转,牵制掣钮31旋转必需克服扭转弹簧33位压缩后该扭转弹簧33以定位栓211为中心旋转至另一定位点,若牵掣钮31旋转角度不够(即推钮41推动行程不够)时,该牵掣钮31必受扭转弹簧33弹固;于牵掣钮31旋转时,齿排313同步连动齿轮322旋转,令遮光门盘叉32同步旋转,且连动轴323并旋转软片盒10的盘叉孔12,令遮光门11得以旋转开启并且扭转弹簧33移位,该遮光门盘叉32旋转至凸缘321的另端抵顶限位块222而停止转盘旋转;因此得以配合上卷机构,令软片送卷出。
由上述的说明并可了解扭转弹簧22具有二个固定,如图6的实、虚线位置;在旋转前,扭转弹簧33的弹性能由其枢设于牵掣钮31的定位栓314产生顺时针推顶牵掣钮31的力量,并且齿排313连动遮光盘叉32,令凸缘321的一端得以完全抵接于限位块22或保持一适当的间隙(因遮光门11已完全关闭),以及牵掣钮31旋转后令扭转弹簧33旋转移位后,该扭转弹簧33则令钮令牵掣钮31产生逆时针的推力,令遮光门盘叉32凸缘321的另端得以完全抵于限位块222,或保持一适当间隙,遮光门11在制造时有一定的容许公差,若遮光门11的旋转角度过大时,藉由扭转弹簧33推顶牵钮31旋转,由限位块222与凸缘321的间隙以及叉架42与球体312的间隙421令旋制掣钮31得以再旋转一适当的小角度。得以消除软片盒10遮光门11在制造时所产生的角度公差裕度,使遮光门11得以完全开启或关闭;若无扭转弹簧33的设计,该牵掣钮31则为固定转动角度,软片盒10遮光门11的旋转角度公差量较大时将无法完全开启或关闭遮光门11而影响软片的上卷及回卷的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相机的软片盒遮光门开闭机构,包含一牵掣钮,其啮合连动一遮光门盘叉,牵掣钮由一扭转弹簧控制定位;其特征在于牵掣钮,枢设于软片盒室顶板,其一侧延伸一拨动臂,该拨动臂末端设一球体并与摆臂的叉架枢接,牵掣钮另端设一齿排,并与遮光门盘叉的齿轮啮合连动,牵掣钮端面的定位栓供扭转弹簧的一端枢设,该扭转弹簧的另端枢设于顶板的定位栓,令扭转弹簧推抵牵掣钮;遮光门盘叉,于其凸缘顶面设一区段的齿轮,并与牵掣钮的齿排啮合连动,该凸缘为非全周圆,而具一适当角度的缺口,该凸缘受牵掣钮的推顶令凸缘的一端得以抵于顶板的限位块或保持一适当的间隙;凸缘的另端设一连动轴,该连动轴具一槽键,得与软片盒的盘叉孔对应套接,并由顶板延伸入相机的软片盒室内;于软片盒室内之一侧枢设一摆臂,摆壁一侧的推钮延伸于相机外,摆臂的另端设一口形的叉架,并由顶板延伸出,与拨动臂的球体枢接连动,该叉架与球体保持一适当的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相机开启或关闭具有遮光门开闭机构,该遮光门开闭机构主要包含一牵掣钮、遮光门盘叉以及一扭转弹簧所组成并该牵掣钮一端的拨动臂末端设为球体,并与摆臂的叉架枢接连动,牵掣钮的另端设一区段的齿排,并与遮光门盘叉的齿轮啮合连动,遮光门盘叉一端面的连动轴延伸入软片盒室内,得与软片盒的盘叉孔对应套合连动;该牵掣钮的端面枢套一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的另端枢接于相机顶板的定位栓。
文档编号G03B17/28GK2275722SQ9522581
公开日1998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3日
发明者黄有福, 许景亮 申请人:新普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