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色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48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色剂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在图像生成机,例如静电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中的显影装置上的上色剂盒。
众所周知,图像生成机(例如静电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一般在静电光电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由显影装置将这个图像显影成上色剂图像。在将上色剂加到静电潜像上,把该潜像显影成上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中,一般要使用上色剂盒系统来供应上色剂。上色剂盒系统包括把装有上色剂的上色剂盒安装在显影装置的上色剂盒接收部分上,和将上色剂盒的上色剂排放口打开,以输送上色剂。例如,日本公开实用新型刊物14769/85号公布了这样一种上色剂盒。这个刊物公布的上色剂盒包括一个管状的内容器,一个管状的外壳和一个密封件。该管状的内容器具有沿着纵向延伸的上色剂排放口,并可贮存上色剂。该管状外壳具有一个与设在管状内容器上的上色剂排放口相适应的上色剂通道开口,并与管状内容器配合,可以相对内容器转动。该密封件具一个密封部分和一个作用部分。该密封部分用以遮盖作在管状内容器上的上色剂排放开口。该作用部分作为上述密封部分的连续部分,具有固定在管状外壳上的前端部分。在这种上色剂盒中,该管状的内容器和管状的外壳可以彼此相对转动,因此,该密封件至少可以部分地剥离,将上色剂排放口打开,使上色剂可通过打开的上色剂排放口和设在管状外壳上的上色剂通道开口落下。这个上色剂盒中的密封件的密封部分呈带状,它粘结在根据作在管状内容器上的上色剂排放口的周边形状构成的纵向粘结部分和周边粘结部分上。
在上述上色剂盒中,当剥离密封件时,管状内容器和管状外壳相对转动,从而将在上色剂排放口周围形成的剥开一侧上的纵向粘结部分剥开。然后,管状内容器和管状外壳相对转动约180°,将相对的周边粘结部分剥开。这样,即使在剥开侧上的纵向粘结部分剥离后,仍有剥开周边粘结部分的负荷作用。因此,采用单一的回转操作,很难使运动超过180°。这样,在剥离过程中,需要重新抓住操作部分,并再次进行剥离操作。从这点来看,在密封件剥离操作方面来说,通常使用的上色剂盒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上述的上色剂盒还有下述问题。为了剥离密封件,管状的内容器和管状的外壳相对转动,从而剥开在剥离侧上的,围绕上色剂排放口形成的纵向粘结部分。为了减少在剥开开始时的负荷,并使负荷在剥离过程中接近常数,该纵向粘结部分在中心处象山一样突起,结果只能逐渐地从中心向相反的末端剥离。然而,当纵向粘结部分的中心突起时,在周边方向的剥离长度会增加这个突起的量,这样增加了管状内容器和管状外壳的相对转动量。为了缩短周边剥离长度,同时保证上色剂排放口的开放面积足够大,沿着纵向粘结部分作有上色剂排放口,其中心突起。然而,上色剂排放口相对末端的周边开放长度变短会造成上色剂不能顺利地排出,而残留在该上色剂排放口的相对末端部分处。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这种结构的上色剂盒,它在剥离密封件的过程中,在剥离了剥离侧的纵向粘结部分之后,不再要剥离负荷作用,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密封件的剥离操作。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上色剂盒,在这种盒中,密封件剥离开始时的负荷可以减少,在剥离过程中的负荷可以接近常数,并且可以可靠地排出上色剂。
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上色剂盒包括一个管状的内容器、一个管状的外壳和一个密封件。该管状内容器具有纵向延伸的上色剂排放口,并可贮存上色剂。该管状外壳具有与设在管状内容器上的上色剂排放口相适应的上色剂通道口,并与管状的内容器配合,可作相对转动。该密封件具有一个密封部分和一个作用部分。该密封部分用以遮盖作在管状内容器上的上色剂排放口,该密封部分呈带状,粘结在管状内容器的外圆周表面上。而该作用部分为该密封部分的延续结构,具有一个固定在管状外壳上的前端部分,其中该密封件的密封部分具有纵向粘结部分和沿着上色剂排放口周围形成的周边粘结部分和切槽。该切槽设在周边粘结部分的内侧,在该粘结部分的剥离开始一侧的末端部分上。
为了达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色剂盒,其中,密封件的密封部分具有纵向粘结部分和沿着上色剂排放口周围作出的周边粘结部分。而该作用部分一侧的纵向粘结部分,从其相对的末端开始,逐渐地沿着纵向方向,向着中心被剥开。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制造的上色剂盒的优选实施例和使用该上色剂盒的显影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上色剂盒的纵截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上色剂盒的密封件的平面图;它被展开用以表示密封件与上色剂排放口的关系;图4为图1所示上色剂盒的横截面图;图5为与图4相似的横截面图,它表示在图1所示的上色剂盒中,管状外壳相对于管状内容器转动90°的状态;图6为与图4相似的横截面图,它表示在图1所示的上色剂盒中,管状外壳相对管状内容器转动180°的状态。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制造的上色剂盒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4,上色剂盒一般用数字2表示,它由管状的内容器4,管状外壳6和密封件8组成。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色剂盒的管状内容器4由三个零件组成管状零件42,安装在管状零件42一端的一个端盖零件44和安装在管状零件42另一端的另一个端盖零件46。管状零件42和两个端盖零件44,46形成了上色剂贮存空间40。
管状内容器4的管状零件42的形状最好为圆筒形。这个管状零件42可以由纸板制成,纸板的内圆周表面上包了一层铝箔,而在其外圆周表面上涂了一层塑料薄膜,例如尼龙薄膜。管状零件42也可以由适当的塑料模制而成。在所示实施例中,在管状零件42上作有二个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上色剂排放口422,422。在所示的状态中,上色剂排放口422,422放在管状零件42的下部。上色剂排放口422,422这样制造,即其外周边长度比其内周边长度大些,如图2和3所示。
安装在管状内容器4的管状零件42的一端的一个端盖零件44由适当的塑料制成杯形。这一个端盖零件44由圆筒形的短的管状壁面部分442,端面444和环形的壁面部分446构成。该圆筒形的短管状壁面部分442与管状零件42的一个末端部分配合,而该端面444则作在该短管状壁面部分442的内端上。该环形壁面部分446作在该短管状壁面部分442的外端,沿径向向外延伸。作在该短管状壁面部分442外部末端部分上的固定部分443的外径基本上与管状零件42的内径相同。固定部分443的外圆周表面利用相应的粘接剂,固定在管状零件42的末端(图2中的左端)的内圆周表面上,从而使端盖零件44固定在管状零件42的末端。
安装在管状内容器4的管状零件42另一端的另一个端盖零件46由适当的塑料制成。这个端盖零件46由圆筒形的短管状壁面部分462,作在短管状壁面部分462的靠内面一端的端面463和作在短管状壁面部分462的靠外面一端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壁面部分464构成。上述该圆筒形短管状壁面部分462与管状零件42的另一末端部分配合。短管状壁面部分462的靠外端部分的外径基本上与管状零件42的内径相同。该靠外端部分的外圆周表面,利用适当的粘结剂固定在该管状零件42的另一末端(图2中的右端)的内圆周表面上,从而使端盖零件46固定在管状零件42的另一端。在图示实施例中,端盖零件46的端面463带有四个向外突出的回转限制件465。当上色剂盒2装入后面将要说明的显影装置的上色剂盒接收部分中时,回转限制件465,通过与设在上色剂盒接收部分上的啮合件啮合,可阻止管状内容器4的转动。端盖零件46的端面463还带有一个上色剂装料口466。挡块47与该上色剂装料口466配合,可以卸下。
在图示实施例中,上色剂盒的管状外壳6由管状零件62,安装在管状零件62一端的回转件64和安装在管状零件62另一端的支承件66组成。该管状零件62的内径比管状内容器4的管状零件42的外径大,并且管状零件62安装在管状零件42上面。
管状外壳6的管状零件62可由纸板制成,纸板的外圆周表面涂有适当的塑料薄膜,例如尼龙薄膜。管状零件62的长度比管状内容器4的管状零件42的长度大些。管状外壳6可由适当的塑料制成。在用这种方式制成的管状零件62中,作有在纵向方向延伸的上色剂通道开口622。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上色剂通道开口622处在该管状零件62的上部。作在管状零件62上的上色剂通道开口622的形状可以作成与上色剂排放口422,422的形状相适应,该两个排放口422,422是作在管状内容器4的管状零件42上的;或者作成长方形。希望作在管状零件62上的上色剂通道开口622这样制造,即其纵向尺寸和周边尺寸比上色剂排放口422,422的纵向尺寸和周边尺寸稍微大一些。
管状外壳6的回转件64由适当的塑料制成。回转件64由支承部分642、圆筒形固定部分643、环形部分644和握持部分645组成。该支承部分642与管状内容器4的端盖零件44配合,可以作相对转动。该圆筒形固定部分643与管状外壳6的管状零件62的一端配合。该环形部分644的外径比管状零件62的外径大。该握持部分645从环形部分644突出出来。圆筒形固定部分643的外径基本上与管状零件62的内径一样。固定部分643的外圆周表面,利用适当的粘结剂,与管状零件62一端(图2中的左端)的内圆周表面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回转件64固定在管状零件62的一端上。在环形部分644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定位凸台646。
管状外壳6的支承件66由适当的塑料制成。支承件66由圆筒形固定部分662和环形部分664组成。该圆筒形固定部分662与管状零件62的另一端配合。环形部分的外径比管状零件62的外径大,圆筒形固定部分662的外径基本上与管状零件62的内径一样。固定部分662的外圆周表面,利用适当的粘结剂,固定在管状零件62的另一端(图2中的右端)的内圆周表面上,从而可使支承件66固定在管状零件62的另一端上。
上色剂盒的密封件8由适当的挠性塑料薄膜,例如尼龙薄膜制成,其形状如图3所示。密封件8具有密封部分82和作用部分84。密封部分82用于遮盖作在管状内容器4的管状零件42上的两个上色剂排放口422,422。作用部分84则从密封部分82延伸出来。
形成密封件8的一端的密封部分82放置在管状零件42的外圆周表面上,用以遮盖上色剂排放口422,422。包围上色剂排放口422,422的密封部分82的周边边缘区域粘结在管状零件42的外圆周表面上,可以拆下。密封件8的密封部分82的粘结部分820由两个纵向粘结部分821和822及两个周边粘结部分823和824组成,如图3所示。粘结部分820的两个纵向粘结部分821和822中的,位于剥离侧的一个纵向粘结部分821位于作用部分84上。该纵向粘结部分821逐渐地从其相对的末端,向着其纵向的中心趋近另一个纵向粘结部分822。即,剥离一侧的纵向粘结部分821是这样构成的剥离从粘结部分821的相对末端开始,然后逐渐地向着该粘结部分821的纵向中心推进。换言之,在相对末端处,两个纵向粘结部分821和822之间的周边长度比在其中心部分处的周边长度大些。这样,作在管状零件42的外圆周上的,沿着粘结部分820作出的上色剂排放口422,422可保证足够的打开面积,并且在外端的周边长度较大,因此,可以可靠地排出上色剂。粘结部分820可以熔合在管状零件42的外圆周表面上,或用粘结剂粘结在管状零件42的外圆周表面上。
形成密封件8的另一末端部分的作用部分84与相应于密封部分82的两个周边粘结部分823和824的内侧的位置连接,如图3所示。如图4所示,这个作用部分84在密封部分82的一个侧向边缘处折起来。然后铺在密封部分82上面,再沿着管状零件42的外圆周表面,按图4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延伸,穿过在管状外壳6的管状零件62上作出的上色剂通道开口622。然后,作用部分84的前端再沿着上色剂通道开口622的一个侧向边缘(图4中的左侧向边缘)折起来,并再沿着管状零件62的外圆周表面延伸。作用部分84的前端,即粘结部分840,840与管状零件62的外圆周表面熔合在一起。也可以利用粘接剂,将粘结部分840,840固定在管状零件62的外圆周表面上。
在图示实施例中,密封件8的密封部分82,在其剥离开始一侧的末端有两个切槽86和86。如图3所示,希望切槽86和86设在周边粘结部分823和824的内侧,其位置与上色剂排放口422和422的外侧边缘相适应或在该外侧边缘外面。希望该切槽86和86作在作用部分84两侧的根部处。
按照上述方式制造的上色剂盒2,按下述方式装入上色剂在上色剂盒2如图2所示那样装配好之后,将安装在上色剂装料口466中的挡块47取出,然后将上色剂,通过该上色剂装料口466装入上色剂存贮空间40中,而该上色剂装料口466是作在管状内容器4的端盖零件46上的。当把上色剂装入上色剂盒2的管状内容器4的上色剂贮存空间40中之后,再将挡块47安装在上剂装料口466中。使用时,将装满上色剂的上色剂盒2安装在显影装置中。
图1示意性地表示显影装置10,上色剂盒2即安装在显影装置10上。在显影装置10的上部设置有上色剂盒的接收部分102。该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包括一个接收空间106,该空间106从作在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的一个表面上的插入孔104开始,基本上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插入孔为圆孔,其内径相应于上色剂盒2的管状外壳6的回转件64和支承件66的外径。接收空间106的横截面形状,与插入孔104相适应,也是圆的。在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的作有插入孔104的一个表面的一个预先决定的角度位置上作有一个定位槽108。设在管状外壳6的回转件64上的定位凸台646与该定位槽108配合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还带有一个用于引导定位凸台646的导向槽110。该导向槽110的角度为180°~210°,从该定位槽108向内伸出一个预先决定的量,它是作有插入孔104的一个表面上的定位槽108的延续部分。这样,在上色剂盒2安装在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上之后,管状外壳6可以在180°~210°,范围内转动。在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的深度方向的底面上作有几个啮合件112,它们与从管状内容器4的另一端盖零件46上突出出来的回转限制件465啮合。
图示实施例中的上色剂盒2的结构已如上所述,现在将说明其在显影装置上的安装方法和上色剂的输送。
将上色剂盒2,从其另一端盖零件46一侧开始,通过显影装置10的插入孔104,插入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中。这时,设在管状外壳6的回转件64上的定位凸台646对准作在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上的定位槽108,这样,可将上色剂盒2插在预定的位置上。一旦上色剂盒2插入至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的预先决定的位置上时,作在管状内容器4的另一端盖零件46上的回转限制件465与作在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的深度方向的底面上的啮合件112啮合,制止管状内容器4的转动。设在管状外壳6的回转件64上的握持部分645从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的入口侧突出出来。这时,作在管状内容器4的管状零件42上的上色剂排放口422,422朝下,如图4所示。与此同时,作在管状外壳6的管状零件62上的上色剂通道开口622朝上,如图4所示。
当按照上述方式将上色剂盒2安装在显影装置10的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中以后,抓住作在管状外壳6的回转件64上的握持部分645,将管状外壳6按照图4至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180°~210°,直至设在回转件64上的定位凸台与作在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上的定位槽110接触为止。图5表示管状外壳6从图4所示状态顺时针方向转动90°的状态,而图6表示管状外壳6从图4所示状态,顺时针方向转动180°的状态。如上所述管状内容器4的转动受到限制,因为作在端盖零件46上的回转限制件465与作在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的沿深度方向的底面上的啮合件112进入啮合。因此,管状内容器4保持在图4所示状态。从图4至图6可以看出,当管状外壳6转动,而管状内容器4的转动受限制时,密封件8的作用部分84被稍微拉伸。这样,密封件8的密封部分82,从图4的右侧边缘开始,依次地从管状零件42的外圆周表面上剥离。假如在密封件8上没有作出切槽86,86。则剥离一侧上的纵向粘结部分821和相对的周边粘结部分823,824也会逐渐被剥离。在图示实施例中,密封件8在相对的周边粘结部分823,824的内侧具有切槽86和86。这样,当管状外壳6转动时,拉力作用在密封件8的作用部分84上,将密封件8沿着其相对的周边粘结部分823,824的内侧,从切槽86,86处剪下。结果,在粘结部分820上的拉伸作用只作用在剥离侧的纵向粘结部分821上。这意味着,当纵向粘结部分821的剥离完成时,不再有任何拉伸负荷作用。因此,剥离操作容易进行,只要一个单一的操作就够了,不需要再重新用于握住握持部分。另外,在图示实施例中,切槽86和86作在密封件的作用部分84两侧的根部。因此,剥离过程中,从作用部分84来的剪切力可以直接作用在切槽86,86上,比较容易切断密封件8。再者,在图示实施例中,剥离侧的纵向粘结部分821适合于从两端开始剥离,然后逐渐向着纵向的中心剥离。这样,可以减少剥离开始时的负荷,并且在剥离过程中,负荷可以近似保持为常数。
当管状外壳6按照上述方式转动至图6所示的状态时,密封件8的密封部分82被剥离,并且与管状零件42的外圆周表面分离开来,只有在剥离侧对面的纵向粘结部分822保持原封不动。作在管状内容器4的管状零件42上的上色剂排放口422,422打开。同时,作在管状外壳6的管状零件62上的上色剂通道开口622朝下。结果,贮存在管状内容器4中的上色剂(没有示出),通过上色剂排放口422,422和上色剂通道开口622落入显影装置10中。密封件8的密封部分82的切槽86和86作在相对的周边粘结部分823和824的内侧,其位置与上色剂排放口422和422的外侧边缘相适应,或在该外侧边缘的外面。这样,在密封件8的密封部分82被切断后,其切断的边缘不会暴露在上色剂排放口422和422中。这可使上色剂平稳落下。
当贮存在管状内容器4中的所有上色剂基本上排出后,要将上色剂盒2从显影装置10上取下时,操作者只需抓住握持部分645,并且按反时针方向将管状外壳6从圈6的状态转动至图4的状态即可。这样,管状外壳6的管状零件62上作出的上色剂通道开口622再次朝上。结果,可以可靠地防止残留在管状内容器4中和通过上色剂排放口422,422落入管状外壳6中的某些上色剂,通过上色剂通道开口622散播开来。当管状外壳6回到图4所示的位置时,可将上色剂盒2,向着操作者从上色剂盒接收部分102中拉出。
虽然本发明是基于图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可以作各种改变和改进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例如,图示实施例所表示的结构是管状内容器4的转动受限制,而管状外壳可以转动。然而,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即管状外壳6的转动受限制,而管状内容器4可以转动。
在本发明的上色剂盒中,切槽是作在密封件的密封部分的剥离开始一侧的末端处的周边粘结部分的内侧的。这样,在剥离过程中,密封件是沿着相对的周边粘结部分的内侧,与切槽分离开来的。结果,剥离作用只作用在剥离一侧的纵向粘结部分上。这意味着,在完成纵向粘结部分的剥离时,不再有任何剥离负荷作用。因此,剥离操作容易,只需一个单一的操作就够了,不需重新再用手去抓住握持部分。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色剂盒中,密封件的密封部分具有围绕上色剂排放口形成的纵向粘结部分和周边粘结部分。密封件的作用部分上的纵向粘结部分适用于从两个末端开始剥离,然后逐渐向着纵向中心剥离。这样,可以减少开始剥离时的负荷,并且在剥离过程中,可近似地使负荷保持为常数。由于密封件作用部分上的纵向粘结部分,在其相对末端处开始剥离,然后逐渐向着其纵向中心剥离,因此,在其相对末端处,两个纵向粘结部分之间的周边长度比在其中心部分处的该周边长度大。因此,沿着粘接部分作出的上色剂排放口可以保证打开的面积足够大,使在靠外部末端处的上色剂可以可靠地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上色剂盒,它包括一个管状内容器,一个管状外壳和一个密封件;该管状内容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上色剂排放口,并可贮存上色剂;该管状外壳具有与作在所述管状内容器上的所述上色剂排放口相适应的上色剂通道开口,并与所述管状内容器配合,可以作相对转动;该密封件具有密封部分和作用部分,该密封部分用于遮盖作在所述管状内容器上的上色剂排放口,所述密封部分呈带状,它粘结在所述管状内容器的外圆周表面上;而该作用部分为所述密封部分的延续部分,并具有一个与所述管状外壳固定的前端部分;其特征为所述密封件的所述密封部分具有纵向粘结部分和沿着所述上色剂排放口的四周形成的周边粘接部分和切槽,该切槽作在该密封部分开始剥离一侧末端处的所述周边粘结部分的内侧。
2.一种上色剂盒,它包括一个管状内容器,一个管状外壳和一个密封件;该管状内容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上色剂排放口,并可贮存上色剂;该管状外壳具有与作在所述管状内容器上的所述上色剂排放口相适应的上色剂通道开口,并与所述管状的内容器配合,可以作相对转动;该密封件具有密封部分和作用部分,该密封部分用于遮盖作在所述管状内容器上的所述上色剂排放口,所述密封部分呈带状,它粘结在所述管状内容器的外圆周表面上,而该作用部分为所述密封部分的延续部分,并具有与所述管状外壳固定的前端部分,其特征为所述密封件的所述密封部分具有纵向粘结部分和沿着所述上色剂排放口周围形成的周边粘结部分,在作用部分上的所述纵向粘结部分,从其相对末端开始,逐渐沿着纵向方向,向着纵向粘结部分的中心剥离。
全文摘要
一种上色剂盒,包括管状内容器、管状外壳和密封件。管状内容器具有上色剂排放口;管状外壳具有与上色剂排放口相适应的上色剂通道开口;密封件具有密封部分和作用部分。密封部分呈带状,粘结在管状内容器的外圆周表面上;作用部分为密封部分的延续部分,具有与管状外壳固定的前端部分。密封件的密封部分具有纵向粘结部分和沿着上色剂排放口周围形成的周边粘接部分和切槽。切槽作在密封部分开始剥离一侧末端处的周边粘结部分的内侧。
文档编号G03G15/08GK1163425SQ9710374
公开日1997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31日
发明者冈田光治, 冈本克己 申请人:三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