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的卷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408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相机的卷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与照相机的软片齿孔检测装置相配合的照相机卷片机构,其为配置在夹着软片齿孔行进轨道内外两侧互相压接的二个接片,通过在穿二个接片之间一金属球在卷送软片时滚动过齿孔的瞬间,间歇性地使二个接片电气接触而检测出齿孔,接片和金属球的相互配合,使卷送软片动作顺畅,从而防止磨伤软片表面。
传统式照相机齿孔检测软片的卷送方式,不外乎为下列方式带齿卷盘式、照相断续齿轮式或接片式等。带齿卷盘方式是利用带齿卷盘沿着35毫米软片的长边边缘与多个连续的短齿节形成齿孔咬合的旋转量,检测通过的齿孔数目,借以控制送片的移动量。照相断续齿轮方式是利用配置在齿孔行进轨道上的照相断续齿轮或是与之类似的光学感应器,检测齿孔的通过。接片方式则利用在齿孔行进轨道上夹着软片互相压接配置的二片接片,彼此在软片卷送齿孔经过时间歇地接触,一方面检测出软片的齿孔,另一方面推动软片行进。亦即,一边的接片就像是透过齿孔与另一边的接片连接一般,而一接片的前端部被折成凸状以形成检测部,因而也可夹持式地推动软片行进。
以上的带齿卷盘方式,如果遇到的是上述的沿着软片的长边边缘是多个连续的短齿节齿孔的35毫米软片的话,带齿卷盘是与齿孔咬合而连续旋转,所以很容易根据带齿卷盘的旋转量控制软片的一个定程送片量即一帧画面。但是,最近开始使用的新规格软片,各定程只形成二个齿孔,由于齿孔的间隔不平均,带齿卷盘的构造与检测装置的控制将不适用。
另外,带齿卷盘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带齿卷盘本身的成本很高,再加上它的控制电路等附带性装置的成本都比其他方式来得高。而接片方式,虽可适用于新规格软片,但其检测部在软片行进时直接压在软片面上,使得接片成为软片卷送时的阻力,而有伤及软片之虞。
基于以上各点,可以设想到,如果接片方式的齿孔检测装置予改良,使接片不再成为软片卷送时的阻力、或是可以减少其伤及软片的可能性,应该可以设计出不拘软片规格、成本较低的、改良的照相机用的检测装置的卷送机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照相机的卷片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照相机的卷片机构是在接片方式的齿孔检测装置中呈滚动的间歇式接触,接片不再成为卷片的阻力,从而减少软片受伤的可能性。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如下的技术手段,即在本实用新型的照相机齿孔检测装置中,在卷送软片时夹着齿孔的轨道的正、反面的一面上配置着第一接片、另一面上配置着第二接片,在该第一接片上的检测装置设置的检测部透过该齿孔与压接该齿孔的第二接片接触,而能检测出卷送通过该检测部的齿孔数,该检测部的主要特徵是,接触软片面的构件是具有导电性且可滚动接触软片面而设计成金属球的构件。
采用这种构造,卷送软片时,传动构件会随着软片的进行与软片面滚动接触。于是,传动构件与软片间的摩擦力很小,传动构件几乎不会对软片的行进造成阻力。另外,由于阻力变小、就能够平稳顺畅地传送软片,所以能防止刮伤软片面。
另,当齿孔行进到传动构件的位置时,传动构件透过齿孔与第二接片压接。于是,二个接片电气互通,从而可以测知有齿孔的输入讯号。另外,检测部又可当传动构件用,所以又可以降低成本。
综合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照相机的卷片机构,其包括一于软片齿孔的行进轨道的正、反面分别设置具有第一、第二接片的检测装置,该第一、二接片相互压接;该第一、二接片间设置有绝缘片及一做为传动体的金属球,该金属球可滚动地设置于一压板的孔中,第一、二接片的凸部连接检测装置的电路的引线,该第一和第二接片的前端部分别恰可夹合软片的齿孔,在金属球透过齿孔与压接齿孔的第二接片接触,可让第一、二接片电气互通,从而可检测出移动通过的齿孔的数,该第二接片的前端部的左右侧边往离开软片的方向弯曲,从而使该第二接片配合金属球与软片面呈点的滚动接触。
又,在上述构造中,第二接片的正面又可设置与第一接片的传动构件相类似的滚动接触软片面的导电的第二传动构件。按照如此结构,当卷送软片时,其两面都有传动构件与之滚动接触,从而可以减少接片成为软片传送时的阻碍物的可能性。
兹配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动作、功效,详细说明于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照相机的齿孔检测装置所使用的软片匣的透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照相机内部的概略构造背面视图;图3是1图2的照相机的中央部分横剖的顶视剖面视图;图4在照相机除去软片背面压板的状态下,从照相机的背面看齿孔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形式的视图;图5是沿图4的Ⅴ-Ⅴ线截取的断面视图;图6是沿图4的Ⅵ-Ⅵ线截取的断面视图;图7a是第一接片的背面视图;图7b是第二接片的背面视图;图7c是绝缘片的背面视图;图8是在照相机除去软片背面压板的动态下,从照相机背面看齿孔检测装置第二实施形式的视图;图9是沿图8的Ⅸ-Ⅸ线截取的断面视图;
图10是沿图8的Ⅹ-Ⅹ线截取的断面视图;
图11a和11b分别是构成第一接片的二个接片构件的背面视图;
图11c是绝缘片的背面视图;
图11d是第二接片的背面视图;
图12是在除去软片背面压板的状态下,从照相机背面看齿孔检测装置第二实施形式的视图;
图13是沿
图12的ⅩⅢ-ⅩⅢ线截取的断面视图;
图14是
图12的ⅩⅣ-ⅩⅣ线截取的断面视图。
兹先就本实用新型的照相机齿孔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说明如下请配合参阅
图1至图7,其中
图1为与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新规格软片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一软片匣KT及其软片F,该软片F上的每一帧画面由定程K表示。在软片F一侧的长边边缘上,于各定程K上方的前端和后端位置上分别设有齿孔1与齿孔2,并在比第一个定程的前端侧齿孔1更靠近软片导引部的位置上设置有一个齿孔3。在软片F另一侧的长边边缘上,各定程K的下方,分别有记录数据用的磁性记录面4,可用该磁性记录面4记录一些与摄影数据有关的资料。另外,在与软片F的齿孔1、2和3同一长边边缘的导引部上设置有一缺口5。
图2是装配以本实用新型的卷片机构的照相机与该软片的配置简略构造的背面视图。图3是在图2示出的照相机的中央部分横剖的顶视图。在图2中可以看到,软片匣KT是收藏在一匣室11中。与该匣室11相对的另一侧的匣室内则设置有一供卷送软片F用的卷片轴12。卷片轴12卷动软片F时,在软片F的齿孔1、2和3通过一行进轨道,在该轨道中配置有一可检测齿孔1、2和3的检测装置20。另外,从图2中还可以看到,该照相机的主体框架13,光圈14和压板15。
图4、5、6和7说明该检测装置20的结构。图4是在该照相机去除软片F的背面的侧压板15的状态下,从照相机背侧所看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20的视图。图5是沿图4的Ⅴ-Ⅴ线截取的断面视图而图6是沿图4的Ⅵ-Ⅵ线截取的断面视图。
如上述各附图之图4、5、6和7所示,该检测装置20是由第一接片21、第二接片22、绝缘片23和做为传动体的金属球24构成的。第一接片21、第二接片22和绝缘片23,分别如图7a、7b和7c所示。各片分别设置有安装孔21a、22a和23a。绝缘片23夹持于第一接片21与第二接片22之间,借助穿过安装孔21a、23a和22a的螺丝钉24,以该第一接片21与第二接片22夹持该绝缘片23而固定在主体框架13的接片安装部13a上。
各安装孔21a、22a和23a的右侧上分别形成可决定各片的位置的孔21b与21c、22b与22c和23b与23c。两接片21、22和绝缘片23的位置,取决于主体框架13的定位销13b与13c。另外,各片于其左侧的定位孔21c、22c和23c分别制成长孔,以利右侧的定位销13b和定位孔21b、22b和23b之间分别决定正确的位置。另外,第一接片21与第二接片22的凸部21d与22d上面连接着检测装置20的电路的引线26与27。
根据第一接片21与第二接片22的构造,其前端部21e与22e的位置分别可夹着地定位在所输送的软片F的齿孔1、2、3的行进轨道背面与正面侧。其并设置有金属球24,该球是不同于第一接片21的本体的另外检测体,其可滚动地固定在压板15的孔15a上,而第一接片21的本体前端部21e和第二接片22的前端部22e,从软片F的两侧面相互压接。当金属球24透过齿孔1与第二接片22压接,于是接片21和接片22可电气互通。又,第二接片22的前端部22e的左右两侧边往离开软片的方向弯曲,使软片得以在该第二接片与金属球之间顺畅地行进。
另一方面,卷送软片时,当齿孔1、2和3经过金属球24的位置时,软片F的齿孔进入第二接片22与金属球24之间,金属球便进入该齿孔中,使接片21和接片22变成处于电气互通的状态。故可知,只有齿孔1、2和3与第二接片22压接时,接片21和接片22之间便电气互通。因为通过这个电气互通关系发生的次数,便可以检测出软片所通过的齿孔的数。因此,在本实施例形式中,如果呈二个二个分开计算软片F的齿孔1、2和3的同时停止或传送软片的话,就能决定各定程的软片位置。
依上述构造,第一接片21的检测部是金属球24,该金属球随着软片F的行进滚动的接触软片面,所以与软片F之间的摩擦力很小,进而可以减少软片行进的阻力。另外,由于这种阻力很小,可以防止刮伤软片面。又,其该接片方式的检测装置的检测部还可用作传动构件,所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依上述的技术原理,本实用新型可实施成如图8、9、10和11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形式。兹说明该第二实施例形式如下图8是在装配以本实施例的卷片机构的照相机去除软片F的背面侧压板15的状态下,从该照相机的背面看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30的附图。图9是沿图8的Ⅸ-Ⅸ线截取的断面视图而
图10是沿图8的Ⅹ-Ⅹ线截取的断面视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形式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接片包括二个金属球。
第一接片是由
图11a和
图11b分别示出背面形状的二个接片构件31和32构成。两个接片构件31和32中间夹着如
图11c所示的绝缘片33,通过主体框架13的接片安装部13a固定该三个片。两个接片构件31和32与绝缘片33分别结合,再配合螺丝钉35穿过各安装孔31a、32a和33a固定在接片安装部13a上。用以决定接片在安装部13a的位置的固定销13b、13c的位置的定位孔31c、32c和33c和第一实施例形式的定位孔一样也是长孔。另外,两个接片构件31和32的凸部31d与32d上也分别连接着检测装置的电路的引线37与38。
又,如
图11d所示,第二接片34设置成细长的长方形,固定在软片F的另一侧面、主体框架13的凹部13d内。如
图10所示,第二接片34的左右两侧往离开软片的方向弯曲,使软片得以顺畅地行进而不受阻碍。另外,二个金属球36分别可滚动地固定在压板15的孔15a1和孔15a2处,第一接片的两接片构件31的前端部31e和接片构件32的其端部32e与第二接片34在后者的两侧处压接。
依上述构造,当软片F传送时,当其相应的二个齿孔移动至两接片构件31和32的位置时,二个金属球36才在该位置同时与第二接片34接触,此时检测装置的电路闭合成闭路而通电,直至软片F移动到金属球36和第二接片34在接片构件31或32侧的位置时,检测装置的电路才断开而不成闭路。因此,在本实施例形式中,如果每次检测装置的电路闭路即会停止或传送软片,如此只有在摄影位置上就能决定软片F的位置。和第一实施例形式不同的是,不需要对齿孔进行计数。
又,在此构造中,只有金属球36随软片F的行进滚动而接触软片表面,所以与软片F之间的摩擦力也很小,金属球36不但可以防止自身成为软片传送时的阻力,还可以防止刮伤软片面,更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另,本实用新型亦可呈如第三实施例的形式,请配合参阅
图12、13和14,
图12是在装配本实施例的卷片机构的照相机去除软片F的背面侧压板15的状态下,从该照相机的背面看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40的附图。
图13是沿
图12的ⅩⅢ-ⅩⅢ线截取的断面视图而
图14是沿
图12ⅩⅣ-ⅩⅣ线截取的断面视图。本例与第一实施例形式不同的地方是,夹在软片F前后位置上的第一接片与第二接片二者的构造中都设有金属球。
请参阅
图12,第一接片41与第二接片42的形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形式的第一接片21与第二接片22的形状相同。另外,第一接片41的断面部分也和第一实施例形式的第一接片21的断面部分大致相同。
图13的右侧示出由背面用螺丝钉45将第一接片41固定在主体框架13的接片安装部13a上的情况。与第一实施例形式一样,该第一接片41是从背面压接维持在压板15的孔15a上的金属球43。

图13的左侧可看到,其第二接片42是由正面侧用螺丝46固定在主体框架13的接片安装部13a上。主体框架13上面有孔13e,其位置和压板15的孔15a重叠。另一金属球44可滚动地固定在这个孔13e里面。第二接片42则是从正面压接于金属球44上。另外,第二接片41与第二接片42的定位构造,几乎与第一实施例形式相同,其定位取决于主体框架13,而且分别连接着检测装置的电路的引线47和48。
于是,只有在软片F的齿孔1、2和3行进到金属球43和44的位置时,两金属球43与44方会在齿孔1、2和3当中接触,使接片41和接片42之间电气互通。因此,可以借助电气互通次数检测通过的齿孔数。如果在软片上二个二个地计数齿孔1、2和3以确定停止或传送软片的话,便可以决定各定程。因此,由于金属球43与44都分别与软片F的两面滚动接触,卷送软片的阻力比前记各种实施例形式将更小,而且可以更减低软片面刮伤的可能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形式,也可以做其他等效结构的形式。譬如,在第二实施例形式也可以像第三实施形式那样把金属球装在软片的正面。采用这种构造的话,不必计数齿孔,而且软片的传送几乎和第三实施例一样地流畅。另外,本实用新型完全可适用于使用各定程的齿孔的新规格软片的照相机,即使是使用传统式35毫米软片的照相机、或是未来将被提出的依齿孔而配置的软片规格的照相机,都能适用,因而其极具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照相机的卷片机构,其包括一于软片齿孔的行进轨道的正、反面分别设置具有第一、第二接片的检测装置,该第一、二接片相互压接;其特征为该第一、二接片间设置有绝缘片及一做为传动体的金属球,该金属球可滚动地设置于一压板的孔中,第一、二接片的凸部连接检测装置的电路的引线,该第一和第二接片的前端部分别恰可夹合软片的齿孔,在金属球透过齿孔与压接齿孔的第二接片接触,可让第一、二接片电气互通,从而可检测出移动通过的齿孔的数,该第二接片的前端部的左右侧边往离开软片的方向弯曲,从而使该第二接片配合金属球与软片面呈点的滚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相机的卷片机构,其特征为第一接片包括两接片构件,该两接片构件的前端部与第二接片压接,当软片齿孔移动至两接片构件的位置,该金属球便在该位置上使第二接片与第一接片接触,检测装置的电路便闭合通电;直至软片齿孔移动至接片构件侧的位置,金属球便不与第二接片接触,检测装置的电路不闭合而断路,从而可不需计数齿孔即能控制软片的传送与停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相机的卷片机构,其特征为第二接片上可设置与之正面压接的另一个金属球,而与由第一接片背面压接的金属球,只有在齿孔行进至两金属球的位置时,该两个球便相互压接,以使第一和第二接片接触而通电而可检测齿孔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照相机的卷片机构,其使照相机的接片不再成为卷送软片的阻力而减少软片受伤率;其主要在卷软片所夹的软片齿孔的轨道的正、反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片、第二接片,该第一接片透过该齿孔与第二接片压接在齿孔中检测装置设置的检测部,该检测部为金属球。当卷送软片时,其金属球滚动式的传动,而可减少接片成为软片传送时的阻力,因而可极顺畅移动,并可防止软片因重摩擦的刮伤,极具实用性与增进功效。
文档编号G03B1/00GK2306517SQ9720991
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0日
发明者千之崎胜章, 三木伸哉 申请人:美能达株式会社, 新普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