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偏振棱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425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偏振棱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仪器,尤其涉及多用偏振棱镜。
自1828年NICOL发明尼科耳棱镜以来,美国人E.H.LAND又发明了人造偏振片。但它对波长选择、透明度、偏振度等方面还又逊于晶体材料制造的棱镜,因而还不能完全取代它。其中有著名的GLAN-FOUCAULT,GLAN-THOMPSON,WOLLASTON,ROCHON等。冰洲石是CaCO3的一种形态,它是六方系晶体形状结晶,具有明显的双折射现象,是制造偏振仪器的最好材料,但其价格昂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节省一半昂贵的晶体材料,结构简单的多用偏振棱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列措施,多用偏振棱镜特征是它具有基座,基座内设有大、小两空腔,两空腔轴中心相通,在小空腔中心设有双象棱镜,双象棱镜四周设有修正垫块,基座两端分别设有光栏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能替代当今所有的偏振棱镜系统的功能,可节省一半昂贵的晶体材料,结构简单,主光轴晃动极小,几乎全波段工作0.4~2.5mμ,可用作信号处理、检测、分路、光隔离及完善传输光电信息。
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是多用偏振棱镜结构示意图;图2(a)是Rochon棱镜光路图;图2(b)是改进型的半截玻璃棱镜光路图。
多用偏振棱镜,特征是具有基座4,基座内设有大、小两空腔,两空腔轴中心相通,在小空腔中心设有双象棱镜3,双象棱镜四周设有修正垫块2,基座两端分别设有光栏罩1。双象棱镜采用半截玻璃棱镜。半截玻璃棱镜的前半截采用各相同性材料,后半截采用冰洲石块料。各相同性材料为Qk3玻璃。修正垫块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尼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标,旋转棱镜时,光束晃动小于8′,消光性能优于5×10-5,波段范围两种0.4~1.55mμ,0.4~2.5mμ,波前畸变小于λ/4,口径Ф12,分束角11°,外型尺寸Ф48×72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A向进光B向出光时,起尼科耳棱镜的作用,但优于尼科棱镜的是主光轴基本无晃动。B向进光A向出射时,起分束,双折射镜的作用。除偏振光束外,光束光强严格50/50。
使用时,按置在磁性座架的等高v块上,工作既可靠,又稳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由于Rochon棱镜前半部晶体的光轴和光线行时方向相同,所经,O光和E光的传播速度相同,后半截晶体光轴与纸面垂直,它们对O、E光的折射率分别是1.658和1.486,可产生不同的传播速度,造成如图2的双折现象,分离角为δ。
如果将其前半截改为各向同性材料,如Qk3(nD=1.485)则在分界面上对E光传播方向不变,而对O光造成偏折,它们的双象分离角同前。不过,O光和E光位置调换了。这无碍使用,只会降低制造成本和减少晶体用料是有好处的。图中由于E光不偏折,沿轴向上传播。如果在结构上拦去O光,效果完全等同尼科耳棱镜。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偏振棱镜,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基座[4],基座内设有大、小两空腔,两空腔轴中心相通,在小空腔中心设有双象棱镜[3],双象棱镜四周设有修正垫块[2],基座两端分别设有光栏罩[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偏振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双象棱镜采用半截玻璃棱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用偏振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半截玻璃棱镜的前半截采用各相同性材料,后半截采用冰洲石块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多用偏振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各相同性材料为Qk3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用偏振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修正垫块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尼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偏振棱镜。它具有基座,基座内设有大、小两空腔,两空腔轴中心相通,在小空腔中心设有双象棱镜,双象棱镜四周设有修正垫块,基座两端分别设有光栏罩,双象棱镜采用半截玻璃棱镜。本实用新型能替代当今所有的偏振棱镜系统的功能,可节省一半昂贵的晶体材料,结构简单,主光轴晃动极小。可用作信号处理、检测、分路、光隔离及完善传输光电信息。
文档编号G02B5/30GK2289252SQ97214080
公开日1998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1日
发明者严家彪 申请人:严家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