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幻灯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94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幻灯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幻灯框,特别是一种通过掩蔽左右屏幕外侧来提供正确的三维图象的立体幻灯框。
用结构中左右透镜光轴间距固定的立体摄象机拍摄的立体幻灯片,会在左右摄影屏幕外侧产生摄影范围的地方形成非重叠部分,这是由左右摄影透镜可视区的不同造成的。在非重叠部分,当通过使用立体幻灯看画器进行观察时,没有三维图象形成。当用双眼观察一个非重叠部分没有被掩蔽的立体幻灯片时,在重叠部分和非重叠部分的交界线上其它窗口边缘被叠加的地方会看到一些垂直线,从而破坏了三维图象的效果。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已尝试着把立体幻灯框的窗口宽度做得比立体幻灯片屏幕的宽度窄,以达到掩蔽非重叠部分的目的。
随着物体在物距上的减小,需要掩蔽的非重叠部分的宽度将会增大,这严重影响了对左右图象之间的匹配。因此,现已提供了窗口宽度渐变的多种立体幻灯框。从这些立体幻灯框中选出窗口掩蔽量较为合适的一个,然后将幻灯片装到其上。然而,用眼来判断已被切成独立画面的每对幻灯片的掩蔽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常发生的情况是立体幻灯框并没有被正确地选择。
另外,为了在立体摄影中获得理想的三维效果,已经知道,对左右图象之间的匹配起最大作用的物体图象必须被放在立体幻灯框左右窗口的同一个位置上。当物体的位置在左右屏幕之间不一样时,固有的三维效果将会失调。然而,在普通的立体幻灯框中,并没有在左右方向上定位胶片的依据;也就是说,要恰当地定位胶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故此,为了消除普通立体幻灯系统中的缺陷,本申请人提出了以屏幕掩蔽量控制器/立体幻灯看画器为基础的立体幻灯框和立体幻灯系统。立体幻灯系统处理的立体幻灯片是用立体摄象机拍摄的,立体幻灯片的形成结果是胶片孔眼与所拍屏幕之间的位置关系保持一致。立体幻灯框的构成包括,一个底框,其在左右窗口的周围具有定位胶片的销子,和一个覆盖框,其左右窗口之间的间隔宽度保持不变但窗口的宽度逐渐改变。
屏幕掩蔽量控制器/立体幻灯看画器一边改变立体幻灯片屏幕外侧区域的掩蔽量一边观测三维图象,以确定最合适的掩蔽量。
当胶片的掩蔽量由屏幕掩蔽量控制器/立体幻灯看画器确定好后,胶片的孔眼被套到底框的定位销上从而完成定位,然后选择窗口宽度与已定掩蔽量相对应的覆盖框,并将它安到底框上。至此,胶片被定位,左右胶片外侧上的非重合部分得到掩蔽,同时得到正确的三维效果。
因此,此立体幻灯框可以在安装的同时正确、顺利地完成定位。此处,构成框系统的具有多种窗口宽度的覆盖框在右窗口和左窗口之间具有相同的间隔宽度,因此,随着窗口宽度变小,右屏幕中心与左屏幕中心之间的跨距变窄,同时双眼的聚焦也根据屏幕间的跨距发生改变。
当图象被正常观看时,左右屏幕之间跨距变化还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但当在频繁的替换中对屏幕间跨距差异很大的各种立体幻灯片进行长时间观看时,由于眼球需要一定的延迟才能适应聚焦角的变化,因此会造成观察者讨厌去看或感觉疲倦。
这样,便产生一个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以便提供一种立体幻灯框,它可以简化安装操作和定位操作,并能在不产生任何疲劳感的情况下使图象较容易地得到观看。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概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幻灯框,用于安装被立体摄象机拍摄下来的立体幻灯片,在此立体幻灯片中,打孔胶片的孔眼与左右一对摄影屏幕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一致。立体幻灯框由一个其上具有两个矩形窗口被并排放置的底框和一个覆盖框构成,其中底框放胶片的表面上配有定位销,定位销与要被固定的幻灯片的孔眼啮合从而定位两张幻灯片,与定位销相对应的销孔被制作在上述覆盖框用于固定胶片的表面上,定位销与销孔经套配后把底框与覆盖框结合在一起,其中框系统的构成方法是,制作窗口宽度随屏幕宽度逐渐减小的多种立体幻灯框,但各立体幻灯框右窗与左窗之间的跨距保持恒定,上述定位销与销孔是这样被安排到上述多种立体幻灯框上的,安排的结果是左右窗口内侧的垂直边与胶片屏幕的内侧边缘重合,同时根据上述多种立体幻灯框中各窗口宽度的不同,对遮蔽左右幻灯片外侧的所用区域进行调配。
附图简述

图1(a),1(b),1(c)和1(d)是根据本发明的立体幻灯框的前视图;图2说明的是一个具有最大窗口宽度的立体幻灯框,其中图2(a)是前视图,图2(b)是侧视图,图2(c)是底视图,图2(d)是后视图;图3说明的是图2中立体幻灯框的覆盖框,其中图3(a)是前视图,图3(b)是侧视图,图3(c)是底视图,图3(d)是后视图;图4说明的是图2中立体幻灯框的底框,其中图4(a)是前视图,图4(b)是侧视图,图4(c)是底视图,图4(d)是后视图;图5是一个示意图,说明了以幻灯片架中的板簧和立体幻灯框中的垂直凹槽为基础的定位方法;图6是一个示意图,说明了根据另一种实施方案的以幻灯片架中的突出部分和立体幻灯框中的凹槽为基础的定位方法;图7是一个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立体幻灯框出现故障安装时的某个状态的示意图;图8说明的是另一个实施方案,其中图8(a)是底框的前视图,图8(b)是底框的侧视图,图8(c)是覆盖框的前视图,图8(d)是覆盖框的侧视图;以及图9说明了又一个实施方案,其中图9(a)是底框的前视图,图9(b)是底框的侧剖视图。
优选实施方案的具体描述现在参照附图,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具体地描述。图1说明了一个立体幻灯框,其中框系统由多种立体幻灯框1(#0~#3)构成,这些立体幻灯框具有相同的外形,但各窗口的宽度W逐渐减小。在图1(a),1(b),1(c)和1(d)中,以夸大的方式表示了每一步的窗口宽度被增大或减小的情况。但是,在实用中,每一步窗口宽度的差异应设置得较小。除此之外,从窗口宽度最大的具有最小屏幕掩蔽量的立体幻灯框(#0)到窗口宽度最小的立体幻灯框,其步程不必非得限制成如图所示的四步。
所有立体幻灯框1(#0~#3)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结构,其中右窗口与左窗口之间的间距Pw保持不变,但窗口的宽度W和用于安装左右胶片的间距逐渐改变。以下描述的是窗口宽度最大的立体幻灯框1(#0)的结构。
参照图(2)到图(4),立体幻灯框1(#0)由树脂注模形成的覆盖框2和底框3构成。覆盖框2和底框3分别包括一对左右窗口4L,4R和5L,5R。覆盖框2中的窗口4L,4R和底框中的窗口5L,5R具有相等的垂直和水平尺寸。右窗口和左窗口之间的跨距取63.5mm,即人的两眼间的标准距离较为理想,或者比63.5mm稍微小些,这样通过使用立体幻灯看画器,可以更容易地看到图象。
参考图4,圆柱形定位销6散布在底框3中左右窗口5L、5R周围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上,以备与胶片孔眼对准。图3所示的覆盖框2在与底框3上的定位销6对称的位置上做有销孔7。垂直凹槽8被制作在底框3后表面的正中,这样,以垂直凹槽8为枢纽,底框3可以被一折为二。
制作立体幻灯框1的先决条件是安装一个由立体摄象机拍摄的胶片,胶片的形成结果是胶片孔眼与屏幕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左侧和右侧保持一致。参考图4,定位销6和销孔7被放置在这样的位置上,当被切成独立片段的幻灯片F其左右两端的孔眼与底框3四个位置上的定位销3啮合时,窗口5L、5R内侧的垂直边与幻灯片屏幕的内侧边重合。
在如图1(a),1(b),1(c)和1(d)所示的各种立体幻灯框1(#0~#3)中,窗口之间的跨距Pw保持不变,窗口的宽度(W0,W1,W2,W3)逐渐改变,以立体幻灯框1(#0)作参照,两个右定位销6和两个左定位销6之间的间距(P0,P1,P2,P3)具有如下关系(#0)P0(#1)P1=P0+W0-W1(#2)P2=P0+W0-W2(#3)P3=P0+W0-W3因此,在所有立体幻灯框1(#0~#3)中,左右窗口4、5的内侧垂直边与定位销6的相对位置保持一致。那也就是说,在所有的立体幻灯框中,幻灯片屏幕的内侧边与窗口4,5的内侧垂直边重合。窗口宽度较小的立体幻灯框其两个右定位销与两个左定位销6之间的间距(P0,P1,P2,P3)较大,因此,其右胶片与左胶片之间的间距增大,左右胶片外侧的掩蔽量增加。
在安装立体幻灯片时,掩蔽胶片所需的量在现有技术中由前面提到的掩蔽量控制器决定或由其它任何掩蔽量确定装置决定,然后选择一个窗口宽度与此已定掩蔽量相对应的立体幻灯框1。之后,把胶片装到底框3的左右窗口5L、5R上,再把覆盖框2放到底框3上,然后将销孔7与定位销固定从而把覆盖框2与底框3结合在一起。
以垂直凹槽8为枢纽,底框3可以被一折为二。因此,或者是左边一半或者是右边一半可以被首先安装,以便顺利地完成定位销6与销孔7之间的定位,并由此便于执行安装操作。另一方面,覆盖框2的表面上没有折叠凹槽;也就是说,覆盖框3具有一个平坦的表面,这易于在覆盖框2上写一个与拍摄有关的标题或记录。另外还可以在覆盖框2右窗口4R与左窗口4L之间的间隔部分做一个凹陷部分,以便可以把标题写到凹陷部分或把一个标签贴到其上。
在普通的立体幻灯看画器中,幻灯片架内部的宽度比立体幻灯框的宽度稍微大一些,以便立体幻灯框可以很容易地就能被插进去。由于这种尺寸上的差异,结果使立体幻灯框左右部分的定位在很多情况下稳定性不足。但是,如图5所示,当把定位弹簧12安装到立体幻灯看画器的幻灯片架部分11中并使其与立体幻灯框1的垂直凹槽8形成压紧接触时,立体幻灯框1的前、后、左、右部分就能被正确地定位了。
图6说明了另一种定位方法,其中凹口9被制作在立体幻灯框1A低侧的正中,立体幻灯看画器的幻灯片架部分11配有一个突出部分11a,突出部分11a与凹口9嵌在一起并依此定位立体幻灯框1A。参考图6,突出部分11a的上端被做成半圆形,立体幻灯框1A从幻灯片架部分11的上边插入,结果使凹口9与突出部分11a光滑地嵌在一起。凹口9的高度比突出部分11a的高度稍大,这样立体幻灯框1A的底表面就不会浮在幻灯片架部分11的底表面上。凹口的另一个效果是可以使立体幻灯框1A的上侧和下侧很容易地被辨别出来。
在把立体幻灯框插入立体幻灯看画器幻灯片架部分的过程中,当立体幻灯框被倾斜着向下推进时,经常发生的情况是,立体幻灯框M的拐角与幻灯片架部分H左右两个内壁表面接触,结果由于摩擦阻力,立体幻灯框M在其进程中被卡住。根据所提供的以凹口9和突出部分11a为基础的定位方法,如图6所示,尽管幻灯片架部分11的内部宽度比立体幻灯框1A的宽度大很多,立体幻灯框也不至在左右方向上发生偏斜,同时还能很容易地被插进去。
当胶片的孔眼为圆形或左右方向长的椭圆形时,对圆柱形定位销6的直径进行适当选择,结果可以仅靠定位销6就能维持胶片在左右和上下方向的正确位置。但是,当胶片具有如135-胶片那样的上下方向长的孔眼时,根据定位销6的直径或形状,上下方向的定位便有可能变得松弛。
图8和图9说明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实施方案。参考图8(a)和图8(b),底框3除了配有在左右方向上限定胶片位置的定位销6以外,还配有在上下方向上限定胶片位置的定位销13。参考图8(c)和图8(d),覆盖框2配有与定位销6,13相匹配的销孔7,14。
参考图9,底框3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制有一个凹陷部分15,凹陷部分15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与胶片相等的宽度。当把胶片放到凹陷部分上时,在上下方向上胶片可以得到如图8那样的限制。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立体幻灯框,在利用屏幕掩蔽量控制器或其它类似的装置选择具有屏幕宽度的立体幻灯框的同时,可以使物体视差通过胶片的安装得到精确地修正。尽管屏幕窗口具有不同的宽度,但右屏幕和左屏幕之间的跨距保持不变。因此,任凭具有不同屏幕掩蔽量的各种立体幻灯框被频繁地替换并被观看,但由于左右眼的聚焦角保持不变,因而减少了对眼造成的疲劳。
此外,应该指出的是,本发明决非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案,对这些实施方案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进,本发明理所当然要包括这些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幻灯框,用于安装由立体摄象机拍摄的立体幻灯片,在此立体幻灯片中,打孔胶片的孔眼与一对左右摄影屏幕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一致,立体幻灯框由一个底框和一个覆盖框构成,底框上具有两个被平行放置的窗口,在此立体幻灯框中,定位销被配置在上述底框用于放置胶片的表面上,它们与将被固定的幻灯片的孔眼啮合从而定位两张幻灯片,与上述定位销相对应的孔眼被制作在覆盖框用于固定胶片的表面上,定位销与销孔被固定后就把底框与覆盖框结合在一起,另外在此立体幻灯框中,框系统形成的办法是,制作窗口宽度随屏幕宽度逐渐递减的多种立体幻灯框,但各立体幻灯框中右窗口与左窗口之间的跨距保持恒定,上述定位销和销孔是这样被安排到上述多种立体幻灯框上的,安排的结果是左右窗口内侧的垂直边与胶片屏幕的内侧边缘重合,掩蔽左右幻灯片外侧所用的面积根据上述多种立体幻灯框内窗口宽度的不同进行调配。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立体幻灯框,其特征在于一个枢纽部分被制作在上述底框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从而使底框可以被折叠。
全文摘要
一种立体幻灯框,能再现正确的三维效果,有利于简化安装操作和正确的定位操作。多种立体幻灯框1(#0~#3)的窗口宽度逐渐减小,窗口间的跨距P
文档编号G03B21/64GK1233775SQ9810736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日
发明者稻叶稔 申请人:稻叶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