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院前及现场实时移动灾害急救系统模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4189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院前及现场实时移动灾害急救系统模式。



背景技术:

在以医疗为代表的各种突发灾害性紧急救援领域中,为了对需要急救的病人尽早进行监护和救治,一些院前(医院外)急救系统已经被提出使用,这些院前急救系统通常包括急救端和医院端(也称院内),急救端设置在急救车上,通常包括一些具有监护和急救功能的设备,以方便尽早对病人进行监护,获得反映病人生命体征的生理参数,并根据生理参数对病人的状态进行诊断和提供必要的治疗,并且院前急救系统的急救端获取的数据对院内开展急救方案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此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院前急救的监护及诊断数据是病人整个治疗抢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数据文件。因此为了保证院前急救过程中及后续院内急救的抢救质量,尽早将急救端病人数据实时传输到院内以便院内专家对病人提供诊断和指导,并为院内诊治提前制定治疗方案赢取宝贵时间,已经成为院前急救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急救事件具有突发性、地域随机性、而专业的医疗专家资源在我国非常稀缺、涉及被救护人员的基础身份数据、医疗数据又分散在各个信息孤岛之中、导致第一现场的急救的时效性、有效性偏低;在目前的医疗应用技术中,虽然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音频、视频已经可以实时传输到院端,但通常急救端的视频装置安装救护车上固定位置,视角有限,因此,传输的音视频信号由于不是病人第一视角影像,并且对所采集到的原始视频数据没有进行前端智能识别及标注的功能,导致远程协助过程实用性比较差,缺乏信息流的双向交换,更得不到来自各领域(比如消防,工程救援,医疗等)专家的及时指导和诊治意见,而且在远程协助过程中人机交互感知非自然过程,需要投入其他精力配合远程专家意见,严重影响了现场的救治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院前急救系统存在的各种弊端,本发明提供了急救端现场(包括战场、灾害现场、医疗救护现场等)救护人作业时佩戴专用电子急救眼镜,具有现场第一视角,实时,远程,移动,多后台专家端,双向信息交流,后台图文音频指导,现场身份识别,数据库历史病历记录拾取等功能。电子急救眼镜能将现场第一视角音视频信号,以及采集的病人反映患者生命体征的生理参数和环境参数(温湿度,风向,气压,海拔等),通过4g无线网络第一时间发送给院内(专家端包括工程,军事,消防等突发灾害救援指导专家)专家,以使院内远程专家实时第一时间掌握现场以及病人情况,远程专家可远程通过通信网络向现场人员的电子急救眼镜镜片以及镜架上耳麦发送指导图形、文字、语音信息,进行远程协助及指导,使得对救治人员的救助更为高效,实现了专家与现场急救人员之间第一视角的高效配合、而且现场人脸及证件的视频识别减少了人员录入救治人员的工作流程,并为专家远程协助端的院内系统客户端提前录入入院手续,为提前准备好院内救护资源提供基础,病人入院后能得到及时相关医疗救助的一种院前及现场实时移动灾害急救系统模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院前及现场实时移动灾害急救系统模式,其特征在于具有电子急救眼镜端、专家远程协助端,在电子急救眼镜端、专家远程协助端内安装有应用软件,电子急救眼镜端施救人员施救时佩戴,电子急救眼镜端包括物理形态和普通眼镜类似的镜体,镜体上设置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环境摄像头、全景镜头、麦克风、光线传感器、红外定位灯、耳机,环境摄像头具有多套,电子急救眼镜端镜体上的显示部件能实现在现实画面上叠加虚拟信息/图像,并通过耳机收听远程音频,电子急救眼镜端还具有医疗采集配套附件和信号传输部件,医疗采集配套附件能采集反映患者生命体征的生理参数数据和环境参数,并在电子急救眼镜端镜体上的显示部件显示生理参数数据,信号传输部件是wifi转4g转发器,其用于将现场影像数据、患者生理参数数据、识别数据、音频数据转发到专家远程协助端,并接收来自专家远程协助端发来的语音、图形、文字数据,并将语音、图形、文字数据转发到电子急救眼镜端的镜体上供施救人员查看及接听。

所述电子急救眼镜端的信号传输部件还能选配wifi转卫星转发器,实现没有运营商网络区域的同步院前急救。

所述专家远程协助端包括有人脸识别数据服务器、绿色通道医疗档案服务器、影像存储服务器、视频流转发服务器和专家远程协助大屏幕、专家远程导调前置客户端、专家手机客户端、与院内系统连接的客户端、电话会议呼叫中心数据服务器,专家远程协助端接收来自于电子急救眼镜端的各种数据后,专家远程协助端在应用软件作用下,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协议解析、处理和存储,通过专家远程导调前置客户端配置医疗专家资源、呼叫专家进行协助,并通过视频转发服务器将视频转发到专家手机客户端、让不同地域的专家以第一视角进行远程协助救治。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时,施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佩戴上电子急救眼镜端,并根据需要采用医疗采集配套附件采集反映患者生命体征的生理参数数据及环境参数,电子急救眼镜端将现场第一视角音视频信号和患者生命体征的生理参数数据经wifi转4g转发器传输到专家远程协助端,专家根据现场情况和数据作出分析后,通过4g无线网络远程给与现场施救人员最佳施救方案,使被救助人员能得到及时和最佳的救助。由于本发明的专家远程协助端具有人脸识别数据服务器和绿色通道医疗档案服务器,现场人脸及证件的传输视频识别减少了人员录入救治人员的工作流程,并为专家远程协助端的院内系统客户端提前录入入院手续,为提前准备好院内救护资源提供了基础,使病人入院后能得到及时的救助。本发明实现了医疗(包括工程救援,自然灾害,战场、室内工作现场,医疗救护现场等)专家远程第一视角与现场急救人员之间实时沟通,不但能实现不限时间、不限空间的多地多位医疗(救援)远程专家协助指导,而且动态识别患者人脸图像、为入院前的诊治、建档、院内急救体系启动提供了基础准备。基于上述,所以本发明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一种院前及现场实时移动灾害急救系统模式,具有电子急救眼镜端、专家远程协助端,在电子急救眼镜端、专家远程协助端内安装有应用软件,电子急救眼镜端施救人员施救时佩戴,电子急救眼镜端包括物理形态和普通眼镜类似的镜体,镜体上设置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环境摄像头、全景镜头、麦克风、光线传感器、红外定位灯、耳机,环境摄像头具有多套,电子急救眼镜端镜体上的显示部件能实现在现实画面上叠加虚拟信息/图像,并通过耳机收听远程音频,电子急救眼镜端还具有医疗采集配套附件和信号传输部件,医疗采集配套附件能采集反映患者生命体征的生理参数数据和环境参数,并在电子急救眼镜端镜体上的显示部件显示生理参数数据,信号传输部件是wifi转4g转发器,其用于将现场影像数据、患者生理参数数据、识别数据、音频数据转发到专家远程协助端,并接收来自专家远程协助端发来的语音、图形、文字数据,并将语音、图形、文字数据转发到电子急救眼镜端的镜体上供施救人员查看及接听。电子急救眼镜端的信号传输部件还能选配wifi转卫星转发器,实现没有运营商网络区域的同步院前急救。专家远程协助端包括有人脸识别数据服务器、绿色通道医疗档案服务器、影像存储服务器、视频流转发服务器和专家远程协助大屏幕、专家远程导调前置客户端、专家手机客户端、与院内系统连接的客户端、电话会议呼叫中心数据服务器,专家远程协助端接收来自于电子急救眼镜端的各种数据后,专家远程协助端在应用软件作用下,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协议解析、处理和存储,通过专家远程导调前置客户端配置医疗专家资源、呼叫专家进行协助,并通过视频转发服务器将视频转发到专家手机客户端、让不同地域的专家以第一视角进行远程协助救治。

图1中所示,本发明使用时,施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佩戴上电子急救眼镜端,并根据需要采用医疗采集配套附件采集反映患者生命体征的生理参数数据,通过电子急救眼镜端电子设备的环境摄像头、全景镜头、光线传感器、红外定位灯第一视角将现场视频信号录入电子急救眼镜端内,施救人员通过麦克风对现场环境情况和病人情况进行语言说明,音频信号进入电子急救眼镜端内;在电子急救眼镜端的应用软件作用下,电子急救眼镜端的电子设备wifi转4g转发器将所有数据信号通过4g无线网络传输到专家远程协助端。专家远程协助端接收到各种数据信号后,在应用软件作用下,专家远程协助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协议解析、处理和存储,通过专家远程导调前置客户端配置医疗专家资源、通过电话会议呼叫中心数据服务器作用,呼叫专家进行协助,并通过视频转发服务器将视频转发到专家手机客户端、与院内系统连接的客户端、让不同地域的专家以第一视角进行远程协助救治,在视频流转发服务器作用下,专家远程协助大屏幕能显示施救人员现场传回的各种数据以及各位专家的会诊音视频数据;专家根据现场情况和数据作出分析后,给出最佳救助方案,专家远程协助端往电子急救眼镜端施救人员发送出的最佳救助方案音视频数据经无线移动网络传输出去,电子急救眼镜端通过wifi转4g转发器接收到专家远程给与现场施救人员最佳音视频数据施救方案后,就能采取相应措施,使被救助人员能得到及时和最佳的救助。影像存储服务器将各种视频数据进行储存,以便后续视频信号的调取和比对。由于本发明的专家远程协助端具有人脸识别数据服务器和绿色通道医疗档案服务器,现场人脸及证件的传输视频识别减少了人员到院后录入救治人员的工作流程,并为专家远程协助端的院内系统客户端提前录入入院手续,为提前准备好院内救护资源提供了基础,使病人入院后能得到及时的救助。本发明实现了医疗(包括工程救援,自然灾害,战场,室内工作现场,医疗救护现场等)专家远程第一视角与现场急救人员之间实时沟通,不但能实现不限时间、不限空间的多地多位医疗(救援)远程专家协助指导,而且动态识别患者人脸图像、为入院前的诊治、建档、院内急救体系启动提供了基础准备,所以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实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实施例应用原则范围内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