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诊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2280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带数据存储的智能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用于远程辅助诊断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诊疗系统。



背景技术:

远程医疗救助平台是基于云计算的适用于相关医疗单位的常用系统,能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利于相关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救助,也可以通过本平台直接和医生对话,进行相关求助。

目前,大多数的远程医疗系统仅包括患者检测系统以及医生诊断救治系统,通过患者检测系统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诊断,再将相关数据传输到医生诊断救治系统中,由远端的相关医疗专家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相关诊断意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患者检测系统中检测的相关数据通常较为简单,且没有进行编号和排序,因而无法直接进行对比,且很多数据对于不同权限并没有提供或者是选择性提供,因而,在未面对面就诊的情况下,医生诊断救治系统中的专家也仅能凭经验进行诊断,即使是医疗领域内的专家也很容易在很多症状相似的疾病之间产生误诊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错过较佳的救治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诊疗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诊疗系统,包括:

设置于社区内的数据收集平台,社区内的登记人群领取智能卡,该智能卡唯一编码且能在社区内的数据收集平台上进行读取,并通过数据收集平台收集并管理患者的医疗数据;

设置于本地大型医院或地区性中心医院中的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该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用于对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诊断,生成诊断结果并发送给数据收集平台;

设置于国内专家级医院或者科室内的一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该一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与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互联并实现数据共享;

所述智能卡与数据收集平台通过rfid技术进行识别和数据传输,数据收集平台与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通过普通通讯单元进行数据传输,而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与一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之间通过加密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中,所述数据收集平台上设置有多组数据传输接口,这些数据传输接口根据不同的患者检测系统,至少应该包括心率传感器接口、脉搏传感器接口、血液含氧量传感器接口以及血压传感器接口,且还设置有针对特殊病症的附加身体信息传感器接口,且各接口收集到的数据均为结构化数据。

在本发明中,所述数据收集平台除设置有对智能卡进行识别的rfid识别器之外还设置有一个传输上位机,数据收集平台通过传输上位机与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进行数据连接和传输,该传输上位机中包括有射频编码模块,该射频编码模块可对不同的患者检测系统进行唯一编码,且该编码信息在监控上位机中唯一识别,以防止不同患者检测系统中的检测数据产生混淆。

在本发明中,所述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中还设置有无线端口,该无线端口通过远程通讯协议与医生的手机或者其他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远端无线通信,以方便相关医生在不当班的情况下进行远程诊断。

在本发明中,所述一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与包含不同病症中可检测数据的医疗数据库进行通讯连接,且与医疗数据库之间设置有数据对比模块。

在本发明中,所述远程通讯协议为wsn网络传输协议、gprs无线传输协议块、3g/4g数据传输协议、电力载波传输协议中的一种。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诊疗系统可通过插接不同类型的数据接口而通配不同的患者检测系统,通过患者检测终端检测患者的身体情况,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对比后,通过将医疗数据收集管理平台设置与社区、乡镇,将医疗数据诊断平台设置于大型医院或地区性中心医院,从而解决了基层医院医疗资源相对滞后,让患者在社区、乡镇就能得到大医院设备诊断和相关学科专家的确诊意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同时也能方便医生结合数据库信息进行进行诊断,提出救治及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诊疗系统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中,远程诊疗系统,包括数据收集平台、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以及一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其中,数据收集平台设置于社区内的,社区内的登记人群领取智能卡,该智能卡唯一编码且能在社区内的数据收集平台上进行读取,用于收集并管理患者的医疗数据;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设置于大型医院中,用于将数据收集平台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即对相应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诊断,生成诊断结果并发送给数据收集平台;而一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设置于国内专家级医院中与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互联并实现数据共享以对疑难杂症进行诊断和治疗。

其中,社区内用户自行注册与自己身份对应的智能卡,并通过智能卡与数据收集平台通过rfid技术进行识别和数据传输,数据收集平台上设置有多组数据传输接口,这些数据传输接口根据不同的患者检测系统,至少应该包括心率传感器接口、脉搏传感器接口、血液含氧量传感器接口以及血压传感器接口,且还设置有针对特殊病症的附加身体信息传感器接口,且各接口收集到的数据均为结构化数据。在该数据收集平台中设置有智能卡进行识别的rfid识别器,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护士的指导,在刷卡后来使用相应的传感器接口来测试自身数据,并利用数据收集平台中设置的传输上位机与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进行数据连接和传输,该传输上位机中包括有射频编码模块,该射频编码模块可对不同的患者检测系统进行唯一编码,且该编码信息在监控上位机中唯一识别,以防止不同患者检测系统中的检测数据产生混淆。

数据收集平台与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通过普通通讯单元进行数据传输,若熟悉的医生或者主治医生不当班还可通过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中设置的无线端口以及3g/4g数据传输协议来与医生的手机进行远端无线通信,以方便相关医生在不当班的情况下进行远程诊断。

而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与一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之间通过加密数据传输。以保证患者数据不会外泄,另外,在一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还与含不同病症中可检测数据的医疗数据库进行通讯连接,且与医疗数据库之间设置有数据对比模块,以方便医生对疑难杂症进行判断,并通过一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与对应的专家进行通讯来减少繁杂操作,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机构运行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诊疗系统,包括设置于社区内的数据收集平台、设置于本地大型医院或地区性中心医院中的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以及设置于国内专家级医院或者科室内的一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该远程诊疗系统中的数据收集平台通过RFID技术与智能卡对登记用户进行对应的身体检查,并将检查数据通过RFID技术进行识别和数据传输,然后与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通过普通通讯单元进行数据传输,在通过二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与一级医疗数据诊断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本发明实用性强,连接简单快捷,可为远程诊断的医生提供更加详尽的数据信息以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方案。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靖州鑫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9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