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6631发布日期:2018-06-16 01:29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远程医疗辅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



背景技术:

一方面,优秀的医疗专家大部分就职发达国家或是国内大、中城市,导致国内外医疗专家资源地域分配严重不均,另一方面患者的需求量增加,供不应求。以眼科为例,目前大部分眼科的远程平台就只是基于互联网的传输信息功能,实现视频、语音对话让专家可以与患者交流沟通,并未涉及将线下眼科科室的诊断流程搬往线上,以及缺少协作平台以实现线下线上医疗。当随着远程诊断平台线上业务的开展,客服端积攒的病例量会越来越多,会导致在处理数据上的滞后及分诊准确率上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实现远程医疗诊断中辅助分发、处理病例的服务功能。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公开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云服务器、与云服务器通信的医院端、病例分诊端、专家端、运营管理端:

所述医院端,用于后台自动将本地医疗数据上传给云服务器,并根据所购买诊断服务清单向运营管理端支付费用以及接收诊断报告;

所述病例分诊端,用于从云服务器接收诊断服务清单及对应本地医疗数据,然后进行内部阅片,若本地医疗数据不满足内部阅片条件或诊断服务清单指定专家服务,则将该诊断服务清单及对应本地医疗数据分发给专家端;

所述专家端,用于从病例分诊端或云服务器接收医院端的诊断服务清单及其本地医疗数据,然后给出诊断报告;

所述运营管理端,用于维护医院、专家账户,及维护医院端上传云服务器的本地医疗数据,并制定与配置诊断价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具有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分发系统可以迅速的处理分诊数据,通过大量且真实病例数据的积累,后期可加入智能分诊的功能,可以更好的协助分发病例流程的高效、准确,更好的将数据快速、准确的传到诊断端进行诊断、签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的医院端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的运营管理端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的专家端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的阅片模块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参看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平台包括:

至少一个云服务器1、与云服务器1通信的医院端3、病例分诊端6、专家端4和运营管理端2:

所述医院端3,用于后台自动将本地医疗数据上传给云服务器1,并根据所购买诊断服务清单向运营管理端2支付费用以及接收诊断报告;

所述病例分诊端6,用于从云服务器1接收诊断服务清单及对应本地医疗数据,然后进行内部阅片,若本地医疗数据不满足内部阅片条件或诊断服务清单指定专家服务,则将该诊断服务清单及对应本地医疗数据分发给专家端4;

所述专家端4,用于从病例分诊端6或云服务器1接收医院端3的诊断服务清单及其本地医疗数据,给出诊断报告;

所述运营管理端2,用于维护医院、专家账户,及维护医院端3上传云服务器1的本地医疗数据,并制定与配置诊断价格。

结合图1和图6,所述病例分诊端6的一个实施例是通过在线客服初步查对医院提交的本地医疗数据,判断其是否资料完善,若否,则退回医院端3要求补充材料,若是则进入内部阅片判断流程,若达到内部阅片条件,则有在线客户进行阅片及签发报告,若没有达到内部阅片条件,则将本地医疗数据分诊给专家端4。

所述病例分诊端6还包括病例监控模块,用以对分发的病例接诊状态进行监控管理,所述病例接诊状态包括待分发状态、内部阅片状态、专家接诊状态和专家退回状态。通过对分发的病例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病例诊断效率;

所述病例分诊端的内部阅片条件包括云服务器1接收的诊断服务清单的数量是否到达设定上限。

所述云服务器可根据专家诊断信息和对应的病例图片,自动建立标识病例数据库。作为病例分诊端6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病例分诊端6还包括有机器学习模块,用于根据标识病例数据库进行机器学习,当达到阅片诊断要求的正确率后,对接收的本地医疗数据进行内部阅片并给出诊断报告;所述标识病例数据库包括专家诊断报告和对应病例。

参看图3,作为所述运营管理端2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医院账户管理模块21和专家账户管理模块22,所述医院账户管理模块21用以配置医院端登入的医院账户,专家账户管理模块22用以配置专家端登入的专家账户;所述医院账户管理模块21包括医院内账户自定管理、医院信息管理和针对病例价格和社保价格进行配置的价格配置;所述专家账户管理模块22包括对专家账号维护和诊断价格配置。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运营管理端2通过管理员账户,进入医院管理功能页面,所述医院管理功能页面以页面表格及按钮组成功能性页面。管理员账户通过点选添加医院按钮,从医院端调出医院信息录入模板页面,在该页面,管理员可进行医院信息上传以及本地医疗设备与云服务1的绑定。作为运营管理端2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还包括设备监控模块24,用以检测云服务器1与医院端3的本地医疗设备的连线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参看图2和图6,所述医院端3还包括将本地医疗设备与云服务器1联网,并将本地医疗设备在线状况供云服务器1查询;当绑定医院信息与医疗设备后,在医院管理功能页面以表格形式展示当前医院信息、本地医疗设备在线状态、结算配置以及本地医疗数据的查看按钮。因此在该功能页面的基础上,所述医院端的本地医疗数据包括本地医疗设备的医疗数据及病患病例,所述医疗数据包括病例图片和病例资料,当点击查看按钮后展示医院信息及其本地医疗设备存储的医疗数据,在管理员检查缺少数据完整后,可以选择医疗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并对已上传数据做标示;对于医疗数据是否完整的判断,可以通过调用阅片模块查看。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医院端3还包括共享本地医疗设备的用时而向运营管理端2收费,通过将本地医疗设备共享给第三方单位及个人的方式,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本地医疗设备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磁共振MR设备、数字X射线成像DR设备、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设备和乳腺X射线成像MG设备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为例,当将各地医院的OCT设备通过该平台联网,再由世界各地的眼科专家抽取医疗设备的数据进行疾病诊断,可实现一个眼科远程中心的搭建。因此对于单一种类医疗设备远程联网本平台,实现相应科室的远程中心化建设。对于综合各类因此医疗设备远程联网本平台,则可实现综合医学学科的中心式诊断辅助平台。因此本地医疗设备联网共享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医院端3还包括患者支付模块32,采用支付宝应用软件、微信应用软件的扫描支付方式以及采用发送短信到患者手机的支付方式。所述医院端3还包括医疗数据维护模块31,通过上述设备操作员实施病例资料导入/维护以及病例图片上传/提交的操作。所述医院端3还包括病例导出模块34,其用于将从云服务器1获取的专家诊断给出的签发报告导出为病例。

参看图2,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平台还包括有阅片模块5,用于根据阅片请求,以窗口展示医院端3本地医疗数据中的病例图片;所述阅片模块5还包括有用于图片格式转换的图片文件解析模块、对图片缩放的展示模块和对图片明暗、对比度调整的调整模块。

参看图4,作为所述专家端4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向阅片模块5发送阅片请求的阅片请求模块42、接收或退回病例的查收模块41和签发诊断报告给云服务器1的签发模块43。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专家端4的专家账户登录进入平台后,以表格形式展示当前专家接收的待诊病例、待接诊病例以及已签发病例的病例功能页面。专家用户对接到的病例可执行接诊、退回以及签发报告的操作。对表格中展示的带接诊的病例包括三个功能按钮,分别为病例详情、接诊和退回的按钮,表格中展示的待诊断的病例包括两个功能按钮,分别为病例详情和诊断的按钮,表格中展示的已签发的病例包括两个功能按钮,分别为病例详情和预览。上述的病例详情和诊断按钮都能调出病患的详细病例,所述详细说病例中设置有阅片按钮和写诊断按钮,阅片按钮可实现向阅片模块5发送阅片请求,所述写诊断按钮可实现病例诊断报告的导出及签发,对应于签发模块43,诊断报告所在页面的签发按钮可实现向云服务器1发送签发报告的作用。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平台还包括有客服端,用以接收医院端3用户以及专家端4用户的反馈错误信息,并提供帮助与疑问解答。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运营管理端2、医院端3、专家端4、病例分发端6以及客服端可通过云服务器的网络地址登录各自的端口,通过输入账户名及密码,登录相应用户界面。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