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古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805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古筝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拔弦乐器,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古筝。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筝头、筝尾、筝体、筝码和筝弦组成,所述筝体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尾板和筝头的弦轴板共同组成共鸣体,其特点是所述边板为弧形,筝尾板内侧面为弧面,在筝体内、面板与底板之间设有一对内衬,内衬两端底部的边板处横向设有一对与内衬垂直的衬底音梁。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为(1)因古筝面板及边板弧度增加,增强面板的应力,与普通古筝相比,在音域范围相同的情况下,有效缩短了筝体的长度,并提高了古筝的声音共振能力,使古筝声音更宏大、圆润,不但在音质和音色方面可与普通古筝相媲美,而且携带方便,适合外出演奏、学习和娱乐等方面,使古筝更容易普及推广。(2)筝体内的内衬及衬底音梁,一方面可增加筝体强度,提高面板振动声波传导,平衡各音区的声振动强弱,尤其使低音区的音更浑厚、宏大;另一方面衬底音梁可控制底板声振动过强的作用,使声音纯正圆润、宏亮而不产生杂音和空音。(3)由于筝尾板内侧面为弧面,更利于声音的反馈和共鸣,增大了音箱的有效空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筝体3长度为90~110厘米,筝弦5数量为10~21根,音域范围为3~4个八度。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古筝,包括筝头(1)、筝尾(2)、筝体(3)、筝码(4)和筝弦(5)组成,所述筝体(3)由面板(6)、底板(7)、边板(8)、筝尾板(9)和筝头的弦轴板(10)共同组成共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8)为弧形,筝尾板(9)内侧面为弧面,在筝体(3)内、面板(6)与底板(7)之间设有一对内衬(11),内衬(11)两端的底部的边板处横向设有一对与内衬(11)垂直的衬底音梁(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筝体(3)长度为90~110厘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筝弦(5)数量为19~21根,音域范围为3~4个八度。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古筝,包括筝头、筝尾、筝体、筝码和筝弦组成,所述筝体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尾板和筝头的弦轴板共同组成共鸣体,所述边板为弧形,筝尾板内侧面为弧面,在筝体内、面板与底板之间设有一对内衬,内衬两端的底部的边板处横向设有一对与内衬垂直的衬底音梁;其特点是音域宽广、音质纯正、音色圆润及音量宏大,便于携带,适合外出演奏、学习和娱乐等方面。
文档编号G10D1/00GK2596490SQ0320249
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3日
发明者姜波 申请人:李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