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文枕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219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式文枕琴的制作方法
一种改良式文枕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演奏乐器,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式文枕琴的结构。背景技术
文枕琴,又名文蓁,俗称枕头琴,是自唐代以来流传在福建莆田涵江一带的文十番 中的一种拉弦乐器,早期的文枕琴,在琴上安11个人字形马,张11条丝弦,五声音阶排列, 用芦苇杆(或竹片)抹上松香,一弦一音质弦上拉奏,其音域为两个八度,音量较小,音色深 沉含蓄,略带噪音,受琴马、琴弓、琴弦、音域、音量和音色的局限,只能合于众多乐器之中演 奏缓慢和技巧简单的曲调,很不适合时代艺术的表现要求。如中国专利号为ZL00229506. 7的专利中披露的一种改良后的文枕琴的结构,包 括音箱、琴弦、琴弓、底座,其特征在于音箱的左边有一弦轴箱,音箱内中间有一音柱,音柱 的上、下端顶在音箱底板与音箱面板底部上,音柱前面横向设有一音桥,音桥呈三角形状胶 粘固定在音箱面板的底部上,音箱面板上靠音柱的左边纵向设有一桥式整体形琴马,音箱 面板的右边有一横向对应呈“凤”形的音孔,音箱面板的两侧各垂直胶粘固定在底板上有一 弦枕,琴弦的一端固定在音箱右侧弦枕上部的弦孔上,琴弦的另一端跨过桥式整体形琴马 的上面,固定在音箱左侧弦轴箱内的弦轴上,弦轴的上部呈方柱形,下部有螺纹,弦轴的螺 纹弦在弦轴箱底木的螺孔上。上述改良后的文枕琴虽然克服了早期文枕琴的缺点,改变了 琴马、琴弓音箱等部件,提供了一种音域较宽、音量大于原琴3倍,且集二胡、提琴、古筝、琵 琶等乐器演奏技巧熔为一体能拉能弹,可捻可拨到拉弦乐器。但通过演奏实践中发现,这种 结构的文枕琴的音量仍然偏低,音色亮度较暗,音准精密度较差,弦音间距太窄,演奏不方 便等缺点。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音色优美明亮、音量增大且音域更为宽 广、演奏方便自如的改良式文枕琴结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式文枕琴,包括底座、音箱、弦轴箱、琴马和琴弦, 所述音箱安装在底座上,音箱的右侧设有一弦轴箱,音箱内中间部位有一音柱,音柱的上、 下端顶在音箱底板上部和音箱面板底部上,音柱前面横向设有一音桥,音桥呈三角形状胶 粘固定在音箱面板的底部上,音箱面板上靠音柱的左边纵向设有一琴马,音箱面板的上设 有一横向对应的音孔,音箱面板的两侧端部各垂直胶粘固定在底板上有一弦枕,琴弦的一 端固定在音箱左侧弦枕上部的弦孔上,琴弦的另一端跨过琴马的上面,固定在音箱右侧弦 轴箱内的弦轴上,弦轴的上部呈方柱形,下部有螺纹,弦轴的螺纹弦在弦轴箱底木的螺孔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面板呈向上拱的弧形,其弧形高度为2. 8 3. 5cm。所述的琴马为组合式琴马,由四个单独的琴马组合而成,每个单独的琴马上设有 两个声孔分别与下面的向外侧倾斜的圆孤形长通孔相通。所述组合式琴马上设置11根琴弦,其顺序为前三个单独琴马上分别设置3根琴弦,第四个琴马上设置2根琴弦。所述琴弦从高音到低音依次采用33号、32号、29号为一组,27号、20号、19号为一组,17号、15号、14号为一组,12号、10号为一组共11根钢丝琴弦。所述文枕琴的底座采用红木、乌木或者紫檀木制成,音箱面板采用梧桐木、音箱底 板采用红杉木制成。所述文枕琴还包括一琴弓,该琴弓采用竹制马尾弓。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改变音箱面板上拱的弧度,使音箱面板到圆心距变为2. 8 3. 5cm,从而使 音箱的共鸣度更强,使音量可以再提高一倍以上。2、随着音箱面板弧度的提高,琴马也由原先的桥式整体琴马,改制为竹制组合型 琴马,从而使高、中、低音部亮色更大,音色更统一,演奏更方便,由于采用4个单独的琴马 构成的组合型琴马,琴弦间距更宽,压弦时弦音间距影响更小,使之音准精密度提高。3、对琴弦从高音到低音的选用特定规格的钢丝琴弦配合,使高音区更明亮,低音 区更浑厚,音色更加统一。4、通过造琴材料的琴选择,寻求音色的突破和音箱共鸣的更大空间,将底座采用 红木、乌木或者紫檀木制成,音箱面板采用梧桐木、音箱底板采用红杉木制成,使音色更加
清亮优美。5、通过更换琴弓,将早期以芦苇杆或竹片制作的琴弓、和比较笨重的木制马尾弓, 更换为较轻较适合演奏的竹制马尾弓,使演奏更为轻巧、方便。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改良式文枕琴和琴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改良式文枕琴的音箱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改良式文枕琴的琴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改良式文枕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底座1、 音箱2、弦轴箱3、琴马4和琴弦5,所述音箱2安装在底座1上,音箱2的右侧设有一弦轴 箱3,音箱2内中间部位有一音柱,音柱的上、下端顶在音箱底板21上部和音箱面板22底 部上,音柱前面横向设有一音桥,音桥呈三角形状胶粘固定在音箱面板的底部上(图中未 示),音箱面板22上靠音柱的左边纵向设有一琴马4,音箱面板22上设有一横向对应的音 孔23,音箱面板22的两侧端部各垂直胶粘固定在底板上有一弦枕24,琴弦5的一端固定在 音箱左端弦枕24上部的弦孔241上,琴弦5的另一端跨过琴马4的上面,固定在音箱2右 侧的弦轴箱3内的弦轴(图中未示)上,弦轴固定在弦轴箱3内,请参阅图2,是所述改良式 文枕琴的音箱截面示意图所述音箱面板22呈向上拱的弧形,其弧形高度h为2. 8 3. 5cm。请参阅图3所述的琴马4为组合式琴马,由四个单独的琴马组合而成,每个单独的 琴马上设有两个声孔41分别与下面的向外侧倾斜的圆孤形长通孔42相通。其中琴马1上 搭设三根琴弦,琴马2上搭设三根琴弦,琴马3上也搭设三根琴弦,琴马4上搭设两根琴弦,共11根琴弦。所述琴弦5从高音到低音依次采用33号、32号、29号为一组,27号、20号、19号为一组,17号、15号、14号为一组,12号、10号为一组共11根钢丝琴弦。所述文枕琴的底座1采用红木、乌木或者紫檀木制成,音箱面板22采用梧桐木、音 箱底板21采用红杉木制成。请参阅图1,所述文枕琴还包括一琴弓6,该琴弓6采用竹制马尾弓。
权利要求
一种改良式文枕琴,包括底座、音箱、弦轴箱、琴马和琴弦,所述音箱安装在底座上,音箱的右侧设有一弦轴箱,音箱内中间部位有一音柱,音柱的上、下端顶在音箱底板上部和音箱面板底部上,音柱前面横向设有一音桥,音桥呈三角形状胶粘固定在音箱面板的底部上,音箱面板上靠音柱的左边纵向设有一琴马,音箱面板的上设有一横向对应的音孔,音箱面板的两侧端部各垂直胶粘固定在底板上有一弦枕,琴弦的一端固定在音箱左侧弦枕上部的弦孔上,琴弦的另一端跨过琴马的上面,固定在音箱右侧弦轴箱内的弦轴上,弦轴的上部呈方柱形,下部有螺纹,弦轴的螺纹弦在弦轴箱底木的螺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面板呈向上拱的弧形,其弧形高度为2.8~3.5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文枕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琴马为组合式琴马,由四个 单独的琴马组合而成,每个单独的琴马上设有两个声孔分别与下面的向外侧倾斜的圆孤形 长通孔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文枕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琴马上设置11根琴 弦,其顺序为前三个单独琴马上分别设置3根琴弦,第四个单独琴马上设置2根琴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文枕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弦从高音到低音依次采用 33号、32号、29号为一组,27号、20号、19号为一组,17号、15号、14号为一组,12号、10号 为一组共11根钢丝琴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文枕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枕琴的底座采用红木、乌木 或者紫檀木制成,音箱面板采用梧桐木、音箱底板采用红杉木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文枕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枕琴还包括一琴弓,该琴弓 采用竹制马尾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式文枕琴结构,包括底座、音箱、弦轴箱、琴马和琴弦,所述音箱安装在底座上,音箱的右侧设有一弦轴箱,音箱面板上靠音柱的左边纵向设有一琴马,音箱面板的上设有一横向对应的音孔,音箱面板的两侧端部各垂直胶粘固定在底板上有一弦枕,琴弦的一端固定在音箱左侧弦枕上部的弦孔上,琴弦的另一端跨过琴马的上面,固定在音箱右侧弦轴箱内的弦轴上,所述音箱面板呈向上拱的弧形,其弧形高度为2.8~3.5cm,所述的琴马为组合式琴马,由四个单独的琴马组合而成,采用这种结构的文枕琴,具有音色优美明亮、音量增大且音域更为宽广、演奏方便自如的特点。
文档编号G10D3/02GK101958114SQ2009101121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6日
发明者黄福安 申请人:黄福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