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3007阅读:19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琵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王王王王 t匕巴
所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琵琶,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调音的琵琶。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琵琶的弦轴,都是位于弦槽两侧的,左右各两个,上下交错排列。使 用者在调音的时候会很不方便,需要左右手交换着来调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琵琶,改变弦轴的位置,移到琵琶的正前方,并且 缩短弦轴,在连接端增设螺纹,使连接稳定可靠,方便使用者的调音,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 的琵琶调音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琵琶,包括琴头,设 置在琴头上的弦槽,与弦槽配合的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弦槽设置在琴头内部,所述琴头正 面壁体上开设弦轴插接孔,其设于弦槽位置并与弦槽垂直配合,所述弦轴的连接端穿过弦 轴插接孔进入弦槽内。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 琴头内部壁体上与弦槽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与弦轴插接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弦轴的连接 端为螺纹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改变弦轴的位置,移到琵琶的正前方,并且缩短弦 轴,在连接端增设螺纹,使连接稳定可靠,方便使用者的调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琴头与弦轴配合的一种爆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弦槽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弦槽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琴头部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琵琶,如图1-图6,它包括琴头1,设置在琴头1上的弦槽2,与弦槽配合 的弦轴3。弦槽2设置在琴头内部。琴头1正面壁体上开设弦轴插接孔4,其设于弦槽位置 并与弦槽垂直配合。弦轴的连接端穿过弦轴插接孔进入弦槽内。琴头1内部壁体上与弦槽2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与弦轴插接孔相对应的螺纹孔5,弦 轴的连接端为螺纹端。[0016]改变了弦轴的位置,将四个弦轴移到弦槽的正面,原本裸露在外面的弦槽,变成了隐形的,被裹在琴头的里面。在琴头正表面开四个和弦槽正面大小一样孔,弦轴就可以直接 穿过琴头上的孔插入弦槽中,利用弦轴与弦槽之间的摩擦力拉住弦。当使用者要调音的时 候,只要转动弦轴,调整弦的松紧即可。另外,改变了弦轴的形状,缩短了弦轴的长度,使用者可通过利用手指和手腕的力 来转动弦轴调音。在弦轴和弦槽上还增加了螺纹,可以使用力更得当,更省力。
权利要求琵琶,包括琴头,设置在琴头上的弦槽,与弦槽配合的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弦槽设置在琴头内部,所述琴头正面壁体上开设弦轴插接孔,其设于弦槽位置并与弦槽垂直配合,所述弦轴的连接端穿过弦轴插接孔进入弦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琵琶,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头内部壁体上与弦槽相对应的位置 开有与弦轴插接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弦轴的连接端为螺纹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调音的琵琶。它包括琴头,设置在琴头上的弦槽,与弦槽配合的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弦槽设置在琴头内部,所述琴头正面壁体上开设弦轴插接孔,其设于弦槽位置并与弦槽垂直配合,所述弦轴的连接端穿过弦轴插接孔进入弦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改变弦轴的位置,移到琵琶的正前方,并且缩短弦轴,在连接端增设螺纹,使连接稳定可靠,方便使用者的调音。
文档编号G10D1/00GK201570240SQ20092031033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闫笑一, 黄逸琳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