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位自动绕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292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位自动绕弦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吉他琴弦的绕弦技术,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位自动绕弦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绕弦机,如申请号为200810(^6277. 6的专利申请中记载的钢琴自动缠绕机,包括床架、固定钢弦一端的床头箱和固定钢弦另一端的床尾箱,床头箱和床尾箱分别位于床架的两端;床架设有移动工作台,移动工作台位于床头箱和床尾箱之间,床架和移动工作台设有导行铜线的紧线器机构。移动工作台的顶面设有一个根据自身摆动角度而调整移动工作台移动速度的随行跟踪器。这种结构的钢琴自动缠绕机,将铜线缠绕在钢弦上,开机后钢弦转动,移动工作台移动的同时,带动铜线均勻的依次缠绕在钢弦上,有效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但是其存在如下缺点对于一台钢琴自动缠绕机,一次只能加工一条琴弦,若要加工更多的琴弦,只能添置更多的机器,这将会占用更多的生产空间;同时,一个工人操作几台机器,工人需要在机器间来回走动,操作不便;购买机器,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同时加工两条琴弦的双位自动绕弦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位自动绕弦机,包括床身、床头架、床尾架、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来回移动的移动工作台;一条钢弦通过一对牵拉旋转机构固定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移动工作台上设有在钢弦上导行铜线的紧线器机构;牵拉旋转机构有两对,各对应一套紧线器机构; 两对牵拉旋转机构设置在不同高度。采用这种结构后,开动一次机器,即可同时加工两条琴弦;将牵拉旋转机构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便于两套紧线器机构将铜线导入而不至于发生干涉碰撞。两对牵拉旋转机构为第一牵拉旋转机构和第二牵拉旋转机构;第一牵拉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床头架上的第一床头索轴和安装在床尾架上的第一床尾索轴;第二牵拉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床头架上的第二床头索轴和安装在床尾架上的第二床尾索轴;双位自动绕弦机还包括转动驱动装置;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床身上的第一电机、与钢弦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的主轴;第一电机和主轴之间通过带传动;第一床头索轴、第一床尾索轴、第二床头索轴、第二床尾索轴分别和主轴通过齿轮齿带传动。采用这种结构后,一个电机即可带动两根钢弦同步转动,结构简单。一套紧线器机构包括安装铜线线筒的安装位、沿着铜线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纵向导线轮和横向导线轮。采用这种结构后,铜线经纵向导线轮和横向导线轮引导至钢弦缠绕位置,结构简单,绕线可靠。此处所说的纵向,指的是沿着钢弦的延伸方向。横向,指的是水平面上垂直于纵向的方向。双位自动绕弦机还包括安装在床身上的第二电机;移动工作台和第二电机之间通过丝杆传动;在钢弦的正下方、移动工作台上装有导弦轮。采用这种结构后,通过第二电机即可带动移动工作台平移,定位精确。钢弦置入导弦轮的凹槽中,导弦轮对钢弦起到导向和支撑的作用,保证琴弦的缠绕质量。床头架固定在床身上;床尾架与床身间装有沿着钢索延伸方向设置的轨道;床尾架的外侧接有使床尾架在轨道上平动的平动机构。采用这种结构后,床尾架的位置可调整,进而调节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的距离,以加工不同长度的琴弦,应用范围更广。平动机构包括推杆、推块、调节环和调节转盘;调节转盘和调节环之间通过圆锥齿轮传动,调节环与推杆通过螺纹旋接,推块固定在推杆靠近床尾架的一端;当调节转盘转动时,调节环转动,推杆带动推块和床尾架直线运动。采用这种结构后,结构简単,调节方便。推块和床尾架之间设有改变推块和床尾架之间距离的气缸。采用这种结构后,气缸对推块和床尾架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即对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安装好钢弦后,在气缸的作用下,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的距离略增大,将钢弦略拉长,绷紧再进行缠绕加工,避免铜线缠绕疏松;同吋,在钩挂钢弦时,钢弦未被拉紧,也便于钩挂钢弦。第一床尾索轴与钩挂钢弦的挂钩通过弹簧相接,第二床尾索轴与钩挂钢弦的挂钩通过弹簧相接。采用这种结构后,弹簧可对钢弦两端的拉カ进行缓冲和调整,避免将钢弦拉的过紧导致的断弦。双位自动绕弦机还包括随移动工作台移动的压弦手臂;压弦手臂包括支撑杆、 摆杆、直杆、压头和滚轮;支撑杆固定在移动工作台上,摆杆的中部铰接在支撑杆上,摆杆的一端下方安装有与钢弦位置对应的两个压头,另一端与直杆铰接,直杆下方装有滚轮;滚轮在一导轨上平移,该导轨具有两阶平面,高低平面间通过斜面相接;直杆和移动工作台间装有将滚轮紧贴导轨的压缩弹簧。采用这种结构后,压弦手臂对缠绕点动态跟踪按压,保证缠绕质量。压弦手臂有一組以上,沿着移动工作台的运动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后,实现多点按压,尽量保持钢弦的位置,保证缠绕质量。总的说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単,可同时加工两条琴弦,可加工不同长度的琴弦,加工质量更好。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图2是转动驱动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床尾架、气缸和平动机构的简图。图4是压弦手臂的主视图。图5是压弦手臂的结构简图。
其中,1为床身、2为床头架、3为床尾架、4为移动工作台、5为第一床头索轴、6为第一床尾索轴、7为第二床头索轴、8为第二床尾索轴、9为第一电机、10为主轴、11为纵向导线轮、12为横向导线轮、13为第二电机、14为导弦轮、15为轨道、16为推杆、17为推块、18 为调节环、19为调节转盘、20为气缸、21为挂钩、22为弹簧、23为支撑杆、M为摆杆、25为直杆、26为压头、27为滚轮、28为导轨,四为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对本发明做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1所示的双位自动绕弦机,包括床身1、床头架2、床尾架3、移动工作台4、两对牵拉旋转机构、两套紧线器机构、转动驱动装置、平动机构和两组压弦手臂。床头架2固定在床身1上。床尾架3和床身1之间装有轨道15,床尾架3通过滑块在轨道15上滑动,床尾架 3的外侧(即远离床头架的ー侧)接有使床尾架3沿着钢索延伸方向在轨道15上平动的平动机构。床头架2和床尾架3上安装有两对牵拉旋转机构,分别为位于低处的第一牵拉旋转机构和位于高处的第二牵拉旋转机构,两对牵拉旋转机构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每对牵拉旋转机构牵拉一条钢弦。第一牵拉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床头架2上的第一床头索轴5 和安装在床尾架3上的第一床尾索轴6 ;第二牵拉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床头架2上的第二床头索轴7和安装在床尾架3上的第二床尾索轴8。第一床头索轴5和第二床头索轴7的内侧设有挂钩。第一床尾索轴6和第二床尾索轴8均通过弹簧22与挂钩相接。钢弦的两端挂在相应位置的挂钩上,且平行的安装在床头架2和床尾架3之间。弹簧22可对钢弦两端的拉カ进行缓冲和调节,避免拉断钢弦。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床身1上的第一电机9、与钢弦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床头架2和床尾架3之间的主轴10 ;第一电机9和主轴10之间通过带传动。第一床头索轴5、 第一床尾索轴6、第二床头索轴7、第二床尾索轴8分別和主轴10通过齿轮齿带传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床尾架3的ー侧,主轴10转动带动主轴10上的大齿轮转动,大齿轮沿着纵向依次被两条齿带缠绕,齿带的上方缠绕在两小齿轮上,一个小齿轮带动第一床尾索轴6 转动,另ー个小齿轮带动第二床尾索轴8转动。床尾架3上还设有调节两齿带松紧度的调节杆,改变调节杆的位置,即可改变调节杆按压齿带的松紧,从而改变齿带的松紧度。在床头架2的ー侧的传动方式同床尾架3。主轴10转动即可带动两对牵拉旋转机构同时转动。移动工作台4在床头架2和床尾架3之间平行于钢弦来回移动。床身1上装有第 ニ电机13,移动工作台4和第二电机13之间通过丝杆传动。移动工作台4通过配对的轨道和滑块在床身1上滑动。在钢弦的正下方、移动工作台上装有两个纵向布置的导弦轮14,对钢弦起导向和支撑作用。移动工作台4上装有两套紧线器机构,紧线器机构包括安装铜线线筒的安装位、 沿着铜线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纵向导线轮11和横向导线轮12。安装位、纵向导线轮11安装在移动工作台4的右側。铜线的线筒套在安装位上并轴向限位。横向导线轮12安装在移动工作台4靠近床尾架3的一侧,分高低设置,高度分別与两钢弦的高度对应。铜线从线筒伸出后,从纵向导线轮11下方绕其向上转向,再经横向导线轮12,导至缠绕点。沿着铜线的延伸方向,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导向杆。 两组压弦手臂安装于移动工作台4伸出的安装板上,沿着移动工作台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如图4和图5所示,压弦手臂包括支撑杆23、摆杆对、直杆25、压头沈和滚轮 27。支撑杆23固定在移动工作台4伸出的安装板上,摆杆M的中部铰接在支撑杆23上, 摆杆M的一端下方安装有与钢弦位置对应的两个压头沈(位置一高一低),另一端与直杆 25铰接,直杆25下方装有滚轮27 ;滚轮27在ー导轨观上平移,该导轨观具有两阶平面, 高低平面间通过斜面相接;直杆25和移动工作台4间装有将滚轮27紧贴导轨观的压缩弹簧四。图5所示的视角中,初始状态下,即移动工作台4靠近床尾架3吋,滚轮27在导轨观的低处平面滚动,直杆25位于较低位置,摆杆M的右端下移,左端上移,摆杆M连同压头26处于直立位置,避免在经过床尾架3时与床尾架3发生碰撞。移动工作台4逐渐远离床尾架3 (同时缠绕铜线),由于导轨观的连接高低平面的斜面在床尾架3的附近,当第一组压弦手臂经过床尾架3后,滚轮27沿着导轨观的斜面来到较高的平面,直杆25上移, 摆杆M的右端上移,左端下移,摆杆M连同压头沈打下,直到向下压紧钢弦的位置。随着移动工作台4的进ー步远离,第二组的压弦手臂重复第一组的压弦手臂的向下按压动作, 在两组压弦手臂和导弦轮14的作用下,尽可能保持钢弦的水平位置,避免钢弦上下左右跳动,保证铜线的缠绕质量。平动机构包括推杆16、推块17、调节环18、调节转盘19和气缸20。调节转盘19 和调节环18之间通过圆锥齿轮传动,将纵向平面上的转动转为横向平面上的转动,调节环 18与推杆16通过螺纹旋接,推块17固定在推杆16靠近床尾架3的一端,气缸20固定在推块17和床尾架3之间。调节转盘19上设有把手,当摇动把手使调节转盘19转动时,调节环18转动,推杆16平动,带动推块17、气缸20和床尾架3直线运动,进而调整床头架2和床尾架3之间的距离,以适用于加工不同长度的琴弦。气缸20可对床头架2和床尾架3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便于钩挂钢弦,同时为钢弦施加预紧カ,避免铜线缠绕松弛。双位自动绕弦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将两钢弦分别钩挂在两对牵拉旋转机构上,两铜线沿着紧线器机构延伸出,端部分别夹紧于钢弦靠近床尾架的一端;气缸启动,带动床尾架后移,钢弦拉紧;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钢弦转动,第二电机带动铜线平移,实现缠绕动作;缠绕了一段长度后,第一组压弦手臂压下,再缠绕一段长度后,第 ニ组压弦手臂压下,在两组压弦手臂和两个导弦轮的作用下,钢弦跳动或变形量较小,铜线高质量缠绕在钢弦上;移动工作台移至床头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停止;气缸复位,床尾架前移,即可取下琴弦。操作完成后,移动工作台往回移动,在第二组压弦手臂靠近床尾架
时上移,随后第一组压弦手臂上移,最后移动工作台复位。如此循环,进行下一次琴弦的加ェ。
权利要求
1.一种双位自动绕弦机,包括床身、床头架、床尾架、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来回移动的移动工作台;一条钢弦通过一对牵拉旋转机构固定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移动工作台上设有在钢弦上导行铜线的紧线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旋转机构有两对,各对应一套紧线器机构;两对牵拉旋转机构设置在不同高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位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牵拉旋转机构为第一牵拉旋转机构和第二牵拉旋转机构;第一牵拉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床头架上的第一床头索轴和安装在床尾架上的第一床尾索轴;第二牵拉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床头架上的第二床头索轴和安装在床尾架上的第二床尾索轴;双位自动绕弦机还包括转动驱动装置; 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床身上的第一电机、与钢弦平行且水平设置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的主轴;第一电机和主轴之间通过带传动;第一床头索轴、第一床尾索轴、第二床头索轴、第二床尾索轴分别和主轴通过齿轮齿带传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位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套紧线器机构包括安装铜线线筒的安装位、沿着铜线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纵向导线轮和横向导线轮。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位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安装在床身上的第二电机;移动工作台和第二电机之间通过丝杆传动;在钢弦的正下方、移动工作台上装有导弦轮。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位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架固定在床身上;床尾架与床身间装有沿着钢索延伸方向设置的轨道;床尾架的外侧接有使床尾架在轨道上平动的平动机构。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位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动机构包括推杆、推块、调节环和调节转盘;调节转盘和调节环之间通过圆锥齿轮传动,调节环与推杆通过螺纹旋接,推块固定在推杆靠近床尾架的一端;当调节转盘转动时,调节环转动,推杆带动推块和床尾架直线运动。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位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和床尾架之间设有改变推块和床尾架之间距离的气缸。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位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尾索轴与钩挂钢弦的挂钩通过弹簧相接,第二床尾索轴与钩挂钢弦的挂钩通过弹簧相接。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位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随移动工作台移动的压弦手臂;压弦手臂包括支撑杆、摆杆、直杆、压头和滚轮;支撑杆固定在移动工作台上,摆杆的中部铰接在支撑杆上,摆杆的一端下方安装有与钢弦位置对应的两个压头,另一端与直杆铰接,直杆下方装有滚轮;滚轮在一导轨上平移,该导轨具有两阶平面,高低平面间通过斜面相接;直杆和移动工作台间装有将滚轮紧贴导轨的压缩弹簧。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位自动绕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弦手臂有一组以上, 沿着移动工作台的运动方向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位自动绕弦机,包括床身、床头架、床尾架、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来回移动的移动工作台;一条钢弦通过一对牵拉旋转机构固定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之间,移动工作台上设有在钢弦上导行铜线的紧线器机构;牵拉旋转机构有两对,各对应一套紧线器机构;两对牵拉旋转机构设置在不同高度。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同时加工两条琴弦,可加工不同长度的琴弦,加工质量更好的优点,适用于吉他琴弦的加工。
文档编号G10D3/14GK102568447SQ2012100040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何志强, 劳锦根, 叶敬阳 申请人:广东红棉乐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