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装置以及包括该踏板装置的电子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292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踏板装置以及包括该踏板装置的电子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用在诸如电子键盘乐器的电子乐器中的改进的踏板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这种改进的踏板装置的电子乐器。
背景技术
在自然键盘乐器之中的原音钢琴(acoustic piano)中,特别是在大钢琴中,当演奏人员踩踏或下压制音器踏板通过一大的行程长度时,下压力经由连接部被传递到制音器,从而一直保持与弦接触的制音器开始被向上提升离开弦。此时,由于由整个连接部的弹性元件引起的摩擦力的增大和在相邻的制音器之间的运动不一致性,反作用力变化率而增大。因此,演奏人员感觉到来自制音器踏板的反作用力的变化率根据制音器踏板的下压深度(行程)在变化。因此,已经已知一种技术,在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中,该技术根据制音器踏板的行程长度来改变从制音器踏板接收的反作用力的变化率,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出版号为2004-334008(以下称为“相关专利文献”)中所披露的。在相关专利文献中披露的技术被布置为使得两个弹簧构件在制音器踏板上渐进动作。通过该技术,可以获得反作用力响应于踏板的下压操作而在整个行程长度内中途开始增加的特性。已知用于渐进地改变至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的反作用力的构造的另一示例,其包括(替代上述的弹簧)反作用力给予构件,该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用于通过由被演奏人员下压的踏板而施压来将反作用力给予踏板。这种反作用力给予构件是,例如为由橡胶或弹性合成树脂材料整体形成并且具有大致为向上凸起的中空拱顶形状的单件构件的形式,并且其以在踏板行程中途的位置由踏板开始施力的方式被布置。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包括平板形的基部,形成在基部的上表面上的大致为圆柱形的本体部,和设置在本体部的上端部上的中央的抵靠部。该抵靠部通过由正被踩下的踏板的下端面抵靠和向下压缩而下降,从而本体部弹性变形以产生对施加到踏板的下压力的反作用力。压缩圆顶状的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上述踏板的例子包括具有向下打开的、倒置U 形的横截面形状的踏板,该形状由上壁和从上壁的相对的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相对的侧壁限定。在将圆顶状的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安装在踏板下表面之下时,需要适当地设定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相对于踏板的初始(未下压的)位置的安装位置,所述踏板具有予以考虑的行程长度。因此,当踏板处于初始位置时,大于踏板行程长度的间隙被设置在相对的侧壁的下端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之间。然而,因为间隙在尺寸上大于人的指部的宽度,因此当踏板从初始位置被下压时,指部等会被俘获在踏板的下端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之间。因此,已需要进一步的措施以充分确保踏板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地,为了确保踏板的行程长度,该圆顶状的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必需被安装为从踏板的初始位置向下隔开。因此,当从踏板上方观察时,反作用力给予构件没有完全隐藏在踏板之下,从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一部分会被演奏人员不期望地看到。因此,由于与原音钢琴的踏板装置的差异,会使演奏人员有不舒服的感觉。
此外,如上所述,在反作用力给予构件被安装为从踏板的初始位置向下隔开的情况下,踏板的下表面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抵靠部会彼此大大隔开。在此情况下,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抵靠部不会被踏板的下表面直接压靠,因此,用于压靠键顶的分立的构件(即, 致动器)必须设置在踏板的下表面上或附近。结果,出现用于组成该踏板装置的构件的数量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踏板装置,该踏板装置不仅可以具有在初始位置的踏板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之间的减小的间隙而且可通过具有减小的数量的必需构件的简单构造而具有改进的安全性和设计;以及提供一种包括该踏板装置的电子乐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踏板装置(1),该踏板装置包括踏板(10),其具有上壁(10a)、相对的侧壁(IOb)和空间(IOf),相对的侧壁(IOb)从上壁的、 在上壁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相对的侧边缘向下延伸,空间(IOf)被限定在上壁的下表面 (IOc)之下、在相对的侧壁(IOb)之间;支撑部(14),该支撑部以使踏板(10)能够在竖直或上下方向上进行行程(stroke)动作的方式支撑踏板(10);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其通过由设置在踏板(10)的上壁(IOa)的下表面(IOc)上或附近的另一构件压缩而将反作用力给予踏板(10)的行程动作;和支撑构件(70),其包括平板状安装部(77),用于将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安装在其上。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包括安装在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 (77)上的板状基部(52),整体地形成在基部(52)的上表面(52a)上的向上凸起的圆顶状的本体部(51),和设置在本体部(51)的上端上用于抵靠踏板(10)的抵靠部(59),且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本体部(51)具有小于在踏板(10)的相对的侧壁(IOb)之间的间隔或距离的宽度尺寸,从而在踏板(10)的行程动作期间,本体部(51)落入相对的侧壁(IOb) 之间的空间(IOf)内。注意到,术语“上”此处用于指出踏板装置的上和下方向中的一个,而术语“下”此处用于指出踏板装置(I)的上和下方向中的另一个,且特别注意到,术语“上” 和“下”限定与在踏板的实际安装状态或取向中的踏板装置(I)的“上”和“下”无关的方向。因此,取决于踏板装置(I)的实际安装状态或取向,术语“上表面”、“之上”等此处有时关于除上或向上方向之外的方向使用,例如横向或侧向方向。通常,在踏板装置中,其包括踏板,该踏板具有相对的侧壁,所述相对的侧壁从上壁的、在该上壁的纵向或长度方向延伸的相对侧边缘向下延伸;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其设置在踏板的下表面之下,如果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宽度方向被设定为大于相对的侧壁之间的间隔或距离,那么当踏板已经在其行程动作中下降时,相对的侧壁会抵靠或非常靠近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因此,在初始的、未下压位置的踏板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之间的间隙必须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踏板的行程长度。相比之下,在本发明的踏板装置中,该踏板装置以使在踏板的行程动作期间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本体部落入相对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内、在初始位置的踏板的相对的侧壁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之间的间隙可被设定为小于踏板的行程长度的方式构造。因此,可以使在踏板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之间的间隙足够小以有效地防止人的指部等意外进入该间隙,且因此,可以减小人的指部等被意外俘获在间隙中的可能性, 以由此显著改进踏板装置的安全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踏板装置中,该踏板装置以使不仅踏板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之间的间隙与通常已知的对应物中的相比显著减小而且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基部落入踏板的相对的侧壁之间的方式构造,当从踏板上方观察时,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可隐藏在踏板的下表面之下。因此,本发明可防止演奏人员由于本发明的踏板装置(设置有反作用力给予构件)与原音钢琴的踏板装置之间的差异而有不舒服的感觉。另外,本发明的踏板装置可具有改进的设计。此外,在本发明的踏板装置中,其中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可被布置成靠近踏板,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抵靠部可通过踏板的上壁的下表面被直接压靠,因此,不必设置用于压靠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任何分立的部件。结果,可以减小需要的构件的总数以由此简化踏板装置的构造及减小踏板装置的尺寸和重量。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踏板装置中,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基部(52)具有沿着踏板(10)的相对的侧壁(IOb)延伸的直的相对的侧边缘(52d);以及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 的本体部(51)具有圆顶形状件,该圆顶形状件具有形成在基部(52)的上表面(52a)上、位于基部(52)的相对的侧边缘(52d)之间的圆形下端。进一步地,用于将基部(52)固定到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的突起接合部(52b)被形成在基部(52)的下表面(52c)上、 在基部(52)的相对的侧边缘(52d)附近,以及每个突起接合部(52b)的在踏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位于与本体部(51)的下端部的外侧端相同的位置处或位于其内(向内)。因为,如上所述,每个突起接合部的在踏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位于与本体部的下端部的外侧端相同的位置处或位于其内(即,向内),因此基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可被减小为与本体部的下端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或接近。因此,可以减小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包括基部)的总尺寸,同时使本体部的尺寸最大化。结果,本发明的踏板装置的尺寸和重量可被减小。进一步地,因为可以减小形成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材料的总量,踏板装置的必要的成本可显著降低。进一步地,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踏板装置中,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本体部
(51)的下端部具有大致等于基部(52)的宽度尺寸(Dl)的宽度尺寸(D3)。通过该布置,整个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包括本体部和基部,可被容纳在踏板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内的更深的位置。结果,本发明的踏板装置可在尺寸和重量方面更进一步地减小。此外,当从踏板上方观时,可使反作用力给予构件更隐蔽。此外,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踏板装置中,支撑构件(70)包括腿部(75)和接合部 (77b),腿部被连接到安装部(77)的下表面(77c),接合部为形成在安装部(77)中的通孔形式、用于接合形成在基部(52)上的接合部(52b)。腿部(75)被连接到安装部(77)的下表面(77c)、位于安装部(77)的下表面(77c)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侧边缘(77d)之内, 及接合部(77b)被设置在安装部(77)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侧边缘(77d)和腿部(75)之间。因此,即使在腿部被设置在支撑部的安装部的下表面上的情况下,腿部和接合突起可被设置成彼此没有干涉。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踏板装置(1-2),其包括踏板
(10),该踏板具有上壁(10a)、相对的侧壁(IOb)和空间(IOf),所述相对的侧壁从上壁 (IOa)的、在上壁(IOa)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相对的侧边缘向下延伸,所述空间被限定在上壁(IOa)的下表面(IOc)之下、位于相对的侧壁(IOb)之间;支撑部(14),其以使踏板(10)能够在竖直或上下方向上行程动作的方式支撑踏板(10);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其设置在踏板(10)的下表面(IOc)之下的空间(IOf)中、用于将反作用力给予到踏板(10)的行程动作;和支撑构件(70-2),其包括用于压缩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施压部(77-2)。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包括直接或经由另一构件安装在上壁(IOa)的下表面(IOc)上的板状的基部(52),整体地形成在基部(52)的下表面(52a)上的向下凸的圆顶状的本体部(51), 以及设置在本体部(51)的下端上用于抵靠施压部(77-2)的抵靠部(59)。进一步地,支撑构件(70)的施压部(77-2)具有小于踏板(10)的相对的侧壁(IOb)之间的距离的宽度尺寸,从而在踏板(10)的行程动作期间,施压部(77-2)落入相对的侧壁(IOb)之间的空间 (IOf)内。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本发明的任何一个上述踏板装置的电子乐器。通过提供这样的踏板装置,电子乐器可具有改进的安全性和设计以及减小的尺寸和重量。注意到,以上括号中的数值和字符表示在随后所述的实施例中的相应组成元件的附图标记。根据本发明的踏板装置和电子乐器,可以减小在初始位置中的踏板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之间的间隙并实现了改进的安全性和拥有具有减少数量的必要构件的简单构造的设计。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当认识到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并且在没有背离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各种修改也是可以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此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独立地确定。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仅通过示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其中图IA是示出本发明的踏板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大致构造的局部剖视侧视图,以图IB是在图IA的箭头X-X的方向截得的视图;图2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详细构造的剖视前视图;图3是在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踏板、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和安装部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前视图;图4是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平面图;图5是说明踏板装置的工作情况的视图;图6A到6C是在踏板行程动作期间踏板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7A是示出本发明的踏板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大致构造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及图7B是在图7A的箭头Y-Y的方向截得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图IA是示出本发明的踏板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大致构造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图IB是在图IA的箭头X-X的方向截得的视图,即踏板10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局部剖视前视图。图IA和IB所示的踏板装置I被安装在电子键盘乐器上,例如电子钢琴,用于由演奏人员操作或下压,并且其包括踏板10、可枢转地支撑踏板10的框架20、以及螺旋弹簧40和用于将反作用力给予踏板10的下压的圆顶状的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虽然踏板装置I包括与大钢琴的制音器踏板、持音踏板和柔音踏板对应的三个踏板,这些附图仅示出如从演奏人员看到的位于最右侧并对应于大钢琴的制音器踏板的踏板10,省略了其它踏板的视图。因为踏板装置I的实施例包括与制音器踏板对应的踏板10,以下主要描述踏板10和踏板10周围的其它构成部件的构造和工作情况。进一步地,在以下的描述中,踏板 10的长度或纵向方向上的位于更靠近演奏电子键盘乐器的演奏人员并且由演奏人员的脚下压的一侧,将被称为“前部”或“前侧”,而踏板IO的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将被称为“后部” 或“后侧”。进一步地,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宽度方向”用来指大致垂直于踏板10的纵向方向的宽度方向。框架20通过弯曲金属等的板状构件形成大致为矩形箱形状。更具体地,框架20 被形成为水平伸长的形状以跨过包括踏板10的单独的踏板。开口部23和24被分别形成在前壁21和后壁22的位置,踏板10被安装到所述位置。踏板10是具有伸长的大致扁平形状的部件,其前侧被设置为要由演奏人员的脚踩踏或下压的操作部11,且其后侧被设置为用于安装到框架20的安装部12。如图IB所示, 踏板10具有向下开口的、倒U形截面形状,该形状用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上壁IOa和从上壁IOa的相对的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相对的侧壁IOb限定,以及向下开口空间IOf被限定在侧壁IOb之间、在下表面IOc之下。进一步地,弯曲部13b通过向上弯曲开口部13a的边缘部形成。形成在框架20的前壁21中的开口部23具有大于踏板10的横截面的矩形形状。 形成在框架20的后壁22中的开口部24具有沿着踏板10的横截面延伸的大致为U形的形状。踏板10穿过开口部23被插入到框架20中,从而安装部12被容纳在框架20内并且踏板10的后端向后突出于开口部24之外。而且,踏板10的弯曲部13b以使弯曲部13b和开口部24彼此可枢转地接合的方式抵靠后壁22的开口部24的上边缘。因此,踏板10以使操作部11围绕枢转点14可竖直摆动的方式被安装,在枢转点14处弯曲部13b和开口部24 彼此接合。螺旋弹簧40被布置在踏板10的在框架20内的一部分之下。该螺旋弹簧40是通过将弹性的金属线杆等缠绕成盘绕形状而形成的弹簧、并通过在其轴向上压缩来产生弹力 (偏置力)。该螺旋弹簧40被放置在框架20内的底壁25的前端部上。该螺旋弹簧40的上端抵靠踏板10的下表面10c。在演奏人员的下压操作开始的初始位置,踏板10在螺旋弹簧40上保持静止。在初始位置(踏板踩下操作可从其开始)中,踏板10通过枢转点14在安装部12的后部区域处被支撑并且通过螺旋弹簧40在安装部12的前部区域处被支撑,从而整个踏板10大致水平地或在前后方向(纵向)上被支撑。进一步地,电路板30被布置在螺旋弹簧40的后面或后方,该螺旋弹簧40被布置在框架20内。虽然未具体示出,但用于将踏板10的沿着行程的运动转化为电输出的开关接触件等可被设置在电路板30上。进一步地,调节器34被安装到框架20的底壁25的下表面25c。调节器34包括轴部34a,和固定到轴部34a的下端的基部34b。虽然未具体示出,但是轴部34a的上端被旋拧到形成在底壁25中的螺纹孔中。轴部34a被安装到底壁25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部,并且基部34b的下端抵靠地板表面(未示出)。调节器34可通过轴部34a和基部34b 被旋转而在其相对于框架20的底壁25的高度位置中调节,从而踏板装置I可在其相对于地板表面的高度位置中调节。用于限定踏板10的上限位置的上限止动器15被设置在踏板10的上表面IOd的在框架20内的一部分上。当踏板10处于初始位置(最高位置)时,上限止动器15被定位为接近框架20的上壁29。向后弯曲到框架20内的弯曲部26被形成在开口部23的下端边缘上,该开口部23 形成在框架20的前壁21中,用于限定踏板10的下限位置的下限止动器17被设置在弯曲部26的上表面上。该下限止动器17由减震材料形成,该减震材料用于吸收由抵靠下限止动器17的踏板10引起的冲击。下限止动器17与在初始位置中的踏板10的侧壁IOb的下端相对并以预定的距离与其隔开。进一步地,如图IA所示,弯曲部26和下限止动器17在后到前的方向上稍微向下倾斜。用于支撑圆顶状的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支撑构件70被设置在框架20的前下方。支撑构件70,其是由合成树脂整体形成的单件式构件,包括大致为平板状的安装部 73,其借助于螺钉79经由隔垫物79a安装到框架20的底壁25的下表面25c ;腿部75,其从安装部73的前端向前和向上倾斜延伸;和平板状的安装部77,其形成在腿部75的远端 (上端)上。腿部75,在框架20的前壁21的前面,从底壁25的下表面25c附近向上延伸, 及在腿部75的远端处的安装部77位于大致与设置在开口部23的下端处的下限止动器17 相同的高度位置处。安装部77是矩形板状部,并以使其上表面大致平行于弯曲部26和下限止动器17的方式在后到前方向上稍微向下倾斜。圆顶状的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被安装在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的上表面77a 上。图2是示出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具体构造的剖面侧视图,图3是踏板10的放大的部分剖面前视图,在纵向方向上从踏板10的前方观察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和安装部77。进一步地,图4是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平面图。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是由回弹性材料整体形成的单件式构件并具有大致向上凸起的中空圆顶形状。更具体地,反作用力给予构件 50包括平板形状的基部52 ;大致为圆柱形的本体部51,其从基部52的上表面52a向上突出;键顶部53,其从大致为圆柱形的本体部51的上端51a向上突出并具有比本体部51更小的直径;和连接部55,其将下表面54的外周边54a和本体部51的上端51a互连。如图4所示,基部52形成为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在踏板10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长边52d和在踏板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短边52f。该长边52d沿着踏板10的侧壁 IOb笔直地延伸。向着下表面52c突出的小突起(接合部)52b在基部52的四个角附近被形成在基部52上。进一步地,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被形成为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沿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基部52的轮廓延伸,且用于与小突起(接合部)52b接合的通孔(接合部)77b以与小突起52b为位置上对应关系的方式在安装部77的四个角附近被形成在安装部77中。键顶部53是大致为圆柱形的部分,其与本体部51同心地形成并具有比本体部51 更小的直径。由外周向壁57a围绕的圆形的开口部57被形成在键顶部53的上表面53a的中心。外周向壁57a的上端被形成为抵靠踏板10的下表面IOc的抵靠部59。开口部57是圆底中空部,向下凹陷到键顶部53的高度的中途位置。
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通过基部52的小突起52b接合在安装部77的通孔77b中而被设置在安装部77的上表面77a上。如图IA所示,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在基部52处被安装在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上,而键顶部53的抵靠部59面向踏板10的下表面10c。以下描述踏板10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之间的尺寸和形状的关系。如图3所示, 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具有与基部52相同的宽度尺寸。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小突起52b被形成在长边(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的相对的侧边缘)52d 附近(更具体地,紧接着在长边52d的内部或向内)。进一步地,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本体部51的下端部具有等于基部52的宽度尺寸Dl的宽度尺寸D3(即,D3 = Dl)。进一步地,在宽度方向上,每个小突起52b的外侧端Xl位于本体部51的下端部的外侧端X2之内。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本体部51的下端的宽度尺寸D3不必必需等于基部52的宽度尺寸Dl ; 例如,本体部51的下端部的宽度尺寸D3可稍微小于基部52的宽度尺寸D1。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基部52的下端部和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的宽度尺寸每个被设定为小于踏板10的相对的侧壁IOb之间(更具体地,相对的侧壁IO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D2。因此,在踏板10的行程动作期间,整个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包括本体部 51和基部52,和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落入踏板10的相对的侧壁IOb之间的开口空间 IOf 内。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腿部75被连接到安装部77的下表面77c的一部分,该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在相对的侧边缘77d之内侧,更具体地,被连接到下表面77c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进一步,形成在安装部77中的通孔77b位于下表面77c在宽度方向上的侧边77d 和腿部75之间。以下描述以上述方式构造的踏板装置I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工作情况。图 5是踏板装置I的工作情况的视图说明,其特别地示出当踏板10已经被下压的状态。当演奏人员在图IA所示的初始位置压下踏板10时,踏板10围绕枢转点14枢转、同时压缩螺旋弹簧40,从而操作部11下降。在此期间,由螺旋弹簧40的偏置力产生的反作用力(以下称为“第一反作用力”)被给予踏板10。当踏板10进一步地下降时,踏板10的下表面IOc 抵靠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抵靠部59。随后,当踏板10被进一步下压时,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压缩地变形,从而踏板10更进一步下降。在那时,由螺旋弹簧40产生的第一反作用力和由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产生的反作用力(以下称为“第二反作用力”)被给予踏板 10。随后,当踏板10更进一步被下压时,踏板10的相对的侧壁IOb的下端IOe抵靠下限止动器17,从而踏板10在下限位置停止。另一方面,当演奏人员减小下压在下限位置中的踏板10的力时,踏板10最初通过由螺旋弹簧40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产生的第一和第二反作用力上升。当踏板10进一步上升时,踏板10移动离开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并随后通过由螺旋弹簧40产生的第一反作用力而更进一步上升。螺旋弹簧40持续地抵靠接触踏板10 (即使当踏板10处于初始位置(未压下位置)时)。因此,螺旋弹簧40可以持续地产生对踏板10的第一反作用力(即使当踏板10 处于初始位置时)。另一方面,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被构造为当踏板10已经从初始位置被下压预定长度时抵靠踏板10并由此产生第二反作用力。因此,如果踏板10被构造为在对应于原音钢琴的制音器的抬起开始位置的特定位置处抵靠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则响应踏
10板10的下压而给予的反作用力可在特定位置以渐进方式变化,因此,可以适当地再现涉及制音器的抬起的原音钢琴的制音器踏板的操作感觉。以下描述在踏板10的行程动作期间踏板10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之间的位置关系。图6A到6C是这种位置关系的说明,每个图是取自踏板10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 的前面的局部剖开前视图且还示出下限止动器17。更具体地,图6A示出当踏板10处于初始位置时的状态,图6B示出当踏板10已经被下压为行程中途的状态,及图6C示出当踏板 10已经被压到下限位置时的状态。当踏板10处于其还未被演奏人员踩踏或下压的初始位置时,踏板10直接位于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上方,如在图6A中看到的。即,在初始位置,踏板10的下表面IOc从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抵靠部59 ( S卩,键顶部分53的上表面53a)向上隔开,及踏板10的相对的侧壁IOb的下端IOe位于与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本体部51的上端部一样的高度处。因此,键顶部53和一部分本体部51位于向下开口的空间IOf内。当踏板10被下压以从初始位置下降时,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键顶部53和整个本体部51开始位于踏板10 的下表面IOc之下的空间IOf内。在该状态下,踏板10的下表面IOc抵靠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抵靠部59,从而键顶部53通过被踏板10压靠而被向下压缩。用这样的方式,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弹性变形,从而下压力的反作用力被施加到踏板10。当踏板10被进一步踩下以从上述位置下降时,相对的侧壁IOb的下端IOe下降到低于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基部52的位置。之后,相对的侧壁IOb的下端IOe抵靠下限止动器17,及因此,踏板10停止下降。在该状态下,整个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包括本体部 51和基部52,以及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位于踏板10的下表面IOc之下的空间IOf内。 如图6C中看到的。根据踏板装置I的该实施例,如上所述,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圆顶状本体部51 在踏板10的下行行程动作期间进入位于相对的侧壁IOb之间的空间IOf内。进一步地,因为在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中的本体部51的下端的宽度尺寸D3和基部52的宽度尺寸Dl 被设定为彼此相等,不仅本体部51而且基部52进入位于相对侧壁IOb之间的空间IOf内。 这样,在初始位置的踏板10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之间的间隙可被设定为小于踏板10的行程长度。由此,可以使踏板10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之间的间隙足够小以有效地防止人的指部等意外进入该间隙,且因此,可以减少人(特别地,演奏人员)的指部等被意外俘获在该间隙中的可能性,以由此显著改进踏板装置I的安全性。特别地,因为在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中的基部52和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的宽度尺寸每个被设定为小于侧壁IOb之间的距离,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可被容纳在侧壁IOb之间的空间IOf内的更深的位置中。 结果,踏板装置I的该实施例可在尺寸和重量方面进一步减小。此外,以踏板装置I的该实施例,其以使不仅踏板10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之间的间隙被显著减小而且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基部52和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在踏板行程动作期间落入相对的侧壁IOb之间的空间IOf内的方式被构造,当从踏板10上方看时,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可被隐蔽在踏板10的下表面IOc之下。因此,该实施例可防止演奏人员由于设置有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踏板装置I与原音钢琴的踏板装置的差异而有不舒服的感觉。另外,踏板装置I的该实施例可具有改进的设计。此外,通过踏板装置I的该实施例,其中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可被设置为靠近如上所述的踏板10,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抵靠部59可通过踏板10的下表面IOc被直接下压,因此,不必将用于下压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任何分立的部件设置在踏板10的下表面 IOc上。结果,可以减少必需的构件的数量以由此简化踏板装置I的构造和减小踏板装置I 的尺寸和重量。此外,因为每一小突起52b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Xl位于本体部51的下端的外侧端X2内,因此基部5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被减小到与圆顶状的本体部51的尺寸相同的尺寸。因此,可以减少包括基部52的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总尺寸同时最大化本体部51的尺寸。结果,踏板装置I可以减小尺寸和重量。进一步地,因为可以减少形成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材料的量,因此踏板装置I的必需的成本可显著减少。此外,在踏板装置I的该实施例中,支撑构件70的腿部75被连接到安装部77的下表面77c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并且每个通孔77b位于下表面77c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侧边缘77d和腿部75之间。以这种布置,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小突起52b可被固定到腿部75的、在安装部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侧处,且因此,即使在腿部75被设置在安装部77的下表面77c上的情况下,腿部75和小突起52b可被设置为彼此没有干涉。因为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 (其经受来自通过演奏人员的脚下压的踏板10的载荷)必须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可将安装部77形成箱形状。然而,如果构成箱形状的侧壁的竖直肋被设置在安装部77的下表面77c的侧边缘上或在其附近,会发生不能确保足够的空间用于形成通孔77b以接合基部52的小突起52b的问题。因此,在踏板装置I的该实施例中提供的支撑构件70中,腿部75以如下方式被连接到安装部77的下表面 77c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即当从踏板装置I的前面观察腿部75时其限定大致为T形的角部。这样,用于形成通孔77b的足够的空间在腿部75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侧处于安装部77的下表面77c上被确保。此外,在踏板装置I的该实施例中,用于支撑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支撑构件70 包括安装部73,其被固定到框架20的底壁25的下表面25c ;腿部75,其从安装部73沿着框架20的前壁21向前并向上倾斜地延伸;和安装部77,其被形成在腿部75的上端上并位于前壁21的前面。即,在踏板装置I的该实施例中,支撑构件70作为分立的部件被安装在箱形状的框架20之外,且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由支撑构件70支撑。用这样的方式,与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被设置在框架20内的情况相比,框架20可减小尺寸。进一步地,即使在框架20内不能确保用于将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设置在其中的足够空间的情况下,该实施例的上述布置允许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被设置在踏板10的下表面IOc之下。上文已经对踏板装置I的第一实施例的关于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抵靠部59通过踏板10的下表面IOc直接地下压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可替代地,虽然未具体示出,用于下压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分立的构件(即,致动器)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设置在踏板10 的下表面IOc的在侧壁IOb之间一部分上,所述方式是使分立的构件(即,致动器)抵靠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抵靠部59。第二实施例以下描述本发明的踏板装置1-2的第二实施例。在关于第二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由与用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并且不会在此进行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还应注意到,除关于第二实施例在下面所解释的特征之外的特征大致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图7A是示出本发明的踏板装置1-2的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大致构造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图7B是沿着图7A的箭头Y-Y方向截得的视图, 即踏板10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局部剖视前视图。尽管,上述第一实施例以使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被安装在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上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抵靠部59由踏板10的下表面IOc下压的方式而构造,第二实施例以使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被设置在踏板10的下表面IOc上以被容纳在相对的侧壁IOb之间的、在下表面IOc之下的空间IOf 中以及以使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由被设置在踏板10之下的支撑构件70的施压部77-2压缩的方式而构造。S卩,在踏板装置1-2的第二实施例中,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在取向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竖直倒置,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基部52经由安装构件78 被安装到踏板10的下表面10c。进一步地,在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的下端处的抵靠部59 被布置为面向支撑构件70的施压部77-2。进一步地,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支撑构件70的安装部77相似,第二实施例中的支撑构件70的施压部77-2具有小于踏板10的相对的侧壁 IOb之间的距离的宽度尺寸。因此,在踏板10的行程动作期间,施压部77-2落入相对的侧壁IOb之间的空间IOf内。S卩,在踏板装置1-2的第二实施例中,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被设置在踏板10的下表面IOc上、在相对的侧壁IOb之间,且在踏板10的行程动作期间,支撑构件70的施压部77-2落入相对的侧壁IOb之间。由此,在初始位置中的踏板10和支撑构件70的施压部 77-2之间的间隙可以被设定为小于踏板10的行程长度。因此,可以使该间隙足够小以有效防止人的指部等意外进入该间隙,及因此,可以减少人的指部等被意外俘获在该间隙中的可能性,以由此显著改进踏板装置1-2的安全性。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应当被看作是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可在所附的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和附图中阐述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踏板装置,包括踏板,其具有上壁、相对的侧壁和空间,所述相对的侧壁从该上壁的、在该上壁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相对侧边缘向下延伸,所述空间被限定在所述上壁的下表面之下、位于所述相对的侧壁之间;支撑部,其以使所述踏板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进行行程动作的方式支撑所述踏板;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其通过由设置在所述踏板的上壁的下表面上或附近的另一构件压缩而将反作用力给予所述踏板的行程动作;以及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包括平板形状的安装部,用于将所述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安装在其上,其中所述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安装部上的板状基部,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基部的上面上的向上凸起的圆顶状的本体部,和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上端上、 用于抵靠所述踏板的抵靠部,以及所述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本体部具有小于所述踏板的相对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的宽度尺寸,使得在所述踏板的行程动作期间,所述本体部落入所述相对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踏板装置,其中,所述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基部具有沿着所述踏板的相对的侧壁延伸的笔直的相对的侧边缘,所述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本体部具有圆顶形状,该圆顶形状具有圆形下端部,该圆形下端部形成在基部的上表面上、在该基部的相对的侧边缘之间,以及用于将基部固定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安装部的突出接合部被形成在所述基部的下表面上、在基部的相对的侧边缘附近,每个突出接合部的在踏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位于与本体部的下端部的外侧端相同的位置处或在其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装置,其中,所述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本体部的下端部的宽度尺寸大致等于基部的宽度尺寸。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踏板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腿部和接合部,所述腿部被连接到安装部的下表面,接合部为形成在所述安装部中的通孔的形式、用于接合形成在基部上的接合部,和腿部被连接到所述安装部的下表面、在安装部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侧边缘内,接合部被布置在安装部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侧边缘和腿部之间。
5.一种踏板装置,包括踏板,其具有上壁、相对的侧壁和空间,所述相对的侧壁从该上壁的、在该上壁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相对的侧边缘向下延伸,所述空间被限定在该上壁的下表面之下、位于所述相对的侧壁之间;支撑部,其以使所述踏板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进行行程动作的方式支撑所述踏板;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其设置在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之下的空间中,用于将反作用力给予到所述踏板的行程动作;和支撑构件,包括用于压缩所述反作用力给予构件的施压部,其中,所述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包括直接地或经由另一构件安装在所述上壁的下表面上的板状的基部,整体地形成在所述基部的下表面上的向下凸的圆顶状的本体部,和设置在该本体部的下端上、用于抵靠施压部的抵靠部,以及所述支撑构件的施压部具有小于所述踏板的相对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的宽度尺寸,使得在所述踏板的行程动作期间所述施压部落入到所述相对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内。
6.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3和5中的任一个所述的踏板装置的电子乐器。
全文摘要
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包括踏板(10)和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踏板具有从上壁(10a)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相对的侧壁(10b),反作用力给予构件(50)通过被踏板的下表面压缩而将反作用力给予踏板。反作用力给予构件包括安装在支撑构件的安装部上的板状的基部(52),和与基部的上表面整体形成的向上凸的圆顶状的本体部(51)。本体部和安装部每个都具有小于踏板的相对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的宽度尺寸,从而在踏板的行程动作期间,本体部和安装部落入相对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内。
文档编号G10H1/34GK102592580SQ2012100035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6日
发明者吉村美智子, 西田贤一 申请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