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教学功能的古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8303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教学功能的古筝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筝,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教学功能的古筝。



背景技术: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轻音乐中,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弦乐器的音色统一,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合奏时澎湃激昂,独奏时温柔婉约;又因为丰富多变的弓法(颤、碎、拨、跳,等)而具有灵动的色彩。弦乐器包括古筝、大提琴、小提琴、吉他等。

传统的学习古筝方式主要通过专业书籍,但是书籍厚重且使用不便,查找过程过于繁琐,学习效率不高。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开始出现了各类古筝应用软件,通过预设好的数据库,实现了快速查询和弦、音阶,电子吉他谱等的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学习者的学习。

无论软件还是书籍,最终的呈现方式都是把品位呈现在纸上或者屏幕上,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没有产生本质的变化,仍然是先学习教材中品位的所在位置,然后再在古筝琴弦上寻找对应的品位进行弹奏,这种需要记忆并查找品位位置的过程使得学习效率低下,且使用人员在弹奏过程中无法得知自己所弹奏的音调是否正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采用压力传感器、音频传感器、数据输出接口和控制器的结合设置,解决了操作人员无法实时获知弹奏正确率的问题。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教学功能的古筝,包括由面板和底板组成的筝壳,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筝码和琴弦;

所述筝码连接有音频传感器,所述琴弦与筝码之间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面板一侧设置有数据输出接口,所述筝壳内安装有控制器;

其中,各根所述琴弦的穿弦孔呈直线布置,该直线与所述琴弦的夹角小于90;

所述压力传感器、音频传感器和数据输出接口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筝壳中部设置有共鸣箱,所述琴弦两端分别与所述共鸣箱连接,且各所述穿弦孔与共鸣箱之间设置有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中部设置有出气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置于所述筝壳一侧,且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LED灯和扬声器,所述LED灯和扬声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设置于所述筝壳内,且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筝壳一侧设置有照片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照片卡槽一侧设置有设备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输出接口为USB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AP。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压力传感器、音频传感器、数据输出接口和控制器的结合设置;具体地说,利用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筝码所受的对应琴弦的压力值,即操作人员的按弦力度值,并将所述压力值发送至控制器;利用音频传感器实时测量对应筝码所发出的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数据输出接口将所接收的压力值和音频信号发送出去,其中数据输出接口可外接手机或平板等带有液晶屏的移动终端,并通过液晶屏进行显示,可直观的看到控制器接收的压力值和音频信号与预设的压力值和音频信号之间的差异,解决了操作人员无法实时获知弹奏音调的正确率问题。

2.本发明采用各根琴弦的穿弦孔呈直线布置的设计,使自低音区的第一根琴弦始具有了有规律依次递减的共鸣箱表面积,有益于提高音值;结合音频传感器的使用,有益于通过增加音值而提高音频传感器所感应的准确度。

3.本发明采用隔板的设置,有益于各穿弦孔部与共鸣箱间经隔板封闭后,阻止声音侧向扩散,进一步的提升音值。

4.本发明采用面板中部设置有出气孔,有益于防止因出气孔过多导致声音向下过多扩散。

5.本发明采用报警装置的设置,有益于在操作人员弹奏古筝时,及时提醒因按压力度不合适或按压的琴弦不对所产生的弹奏失误,有益于辅助操作人员了解其弹奏时的易错点。

6.本发明采用通信装置的设置,有益于进一步地实现控制器与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在没有数据线时,也可实现本发明的教学功能。

7.本发明采用照片卡槽的设置,有益于方便学徒在活动过后通过照片的插放,区别各自的古筝。

8.本发明采用设备卡槽的设置,有益于移动终端的插放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发明的电器连接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教学功能的古筝,包括由面板和底板组成的筝壳1,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筝码2和琴弦3;

所述筝码连接有音频传感器4,所述琴弦与筝码之间连接有压力传感器5,所述面板一侧设置有数据输出接口6,所述筝壳内安装有控制器;

其中,各根所述琴弦的穿弦孔呈直线布置,该直线与所述琴弦的夹角小于90;

所述压力传感器、音频传感器和数据输出接口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采用压力传感器、音频传感器、数据输出接口和控制器的结合设置,利用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筝码所受的对应琴弦的压力值,即操作人员的按弦力度值,并将所述压力值发送至控制器;利用音频传感器实时测量对应筝码所发出的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数据输出接口将所接收的压力值和音频信号发送出去,其中数据输出接口可外接手机或平板等带有液晶屏的移动终端,并通过液晶屏进行显示,可直观的看到控制器接收的压力值和音频信号与预设的压力值和音频信号之间的差异,解决了操作人员无法实时获知弹奏音调的正确率问题。

本发明采用各根琴弦的穿弦孔呈直线布置的设计,使自低音区的第一根琴弦始具有了有规律依次递减的共鸣箱表面积,有益于提高音值。

如图1所示,所述筝壳中部设置有共鸣箱7,所述琴弦两端分别与所述共鸣箱连接,且各所述穿弦孔与共鸣箱之间设置有隔板8。本发明采用隔板的设置,有益于各穿弦孔部与共鸣箱间经隔板封闭后,阻止声音侧向扩散,进一步的提升音值。

如图1所示,所述面板中部设置有出气孔。本发明采用面板中部设置有出气孔,有益于防止因出气孔过多导致声音向下过多扩散。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置于所述筝壳一侧,且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报警装置包括LED灯和扬声器,所述LED灯和扬声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采用报警装置的设置,有益于在操作人员弹奏古筝时,及时提醒因按压力度不合适或按压的琴弦不对所产生的弹奏失误,有益于辅助操作人员了解其弹奏时的易错点。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设置于所述筝壳内,且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本发明采用通信装置的设置,有益于进一步地实现控制器与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在没有数据线时,也可实现本发明的教学功能。

如图1所示,所述筝壳一侧设置有照片卡槽。本发明采用照片卡槽的设置,有益于方便学徒在活动过后通过照片的插放,区别各自的古筝。

如图1所示,所述照片卡槽一侧设置有设备卡槽。本发明采用设备卡槽的设置,有益于移动终端的插放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输出接口为USB接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AP。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为PLC;压力传感器采用LOSON*膜盒式荷重传感器LSH-10;音频传感器采用爱鑫DLT1180光纤头DLT1180音频传感器。

具体工作原理为:

当操作人员弹奏古筝时,所述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筝码所受的对应琴弦的压力值,即操作人员的按弦力度值,并将所述压力值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压力值与预设压力值做对比,并将对比结果通过所述数据输出接口输出至移动终端的液晶屏上,操作人员通过液晶屏直观的观察当前对所述琴弦的按压力度是否合适。当所述压力值与所述预设压力值不一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所述筝壳上的LED灯发黄光警示,同时所述扬声器发出蜂鸣报警。

所述音频传感器实时测量对应筝码所发出的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压力值与预设压力值做对比,并将对比结果通过所述数据输出接口输出至移动终端的液晶屏上,操作人员通过液晶屏直观的观察当前的弹奏是否正确。当所述音频值与所述预设音频值不一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所述筝壳上的LED灯发红光警示,同时所述扬声器发出蜂鸣报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