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底部托架的手风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6981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带底部托架的手风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手风琴,特别是一种带底部托架的手风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手风琴的主体结构是由上琴箱1、风箱2、下琴箱3组成,风箱2则是一排可折叠叶片组成的封闭腔体,手风琴的使用一般分为站姿和坐姿,采用坐姿时风箱2底部直接与腿部接触,叶片在折叠时会夹住腿部皮肤,一场演奏会下来,腿部肌肉会被夹得变色,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夹腿的带底部托架手风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带底部托架的手风琴,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琴箱、风箱、下琴箱,还包括一托架,该托架一端固定于上琴箱底部或下琴箱底部,且托架另一端延伸至风箱下方并与风箱保持间隔。

进一步,所述托架为圆弧形结构以匹配人体腿部。

进一步,所述托架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

特别的,所述带底部托架的手风琴还高音键盘和低音贝斯,上琴箱、下琴箱对称分布在风箱两侧,低音贝斯设置在下琴箱前表面,高音键盘设置在上琴箱外侧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手风琴在上琴箱底部或下琴箱底部设有隔离风箱叶片的托架,使用时托架直接放在腿上,而风箱叶片在往复折叠时由于托架的阻挡,轻易解决长期困扰手风琴爱好者夹腿的问题,本方案解决了人们长期使用手风琴所忽略的手风琴夹腿问题,将有助于采用本方案的手风琴产品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带给使用者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传统手风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带底部托架的手风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带底部托架的手风琴,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琴箱1、风箱2、下琴箱3,还包括一托架6,该托架6一端固定于上琴箱1底部或下琴箱3底部,且托架6另一端延伸至风箱2下方并与风箱2保持间隔。

在上琴箱1底部或下琴箱3底部设有隔离风箱叶片的托架6,使用时托架6直接放在腿上,而风箱叶片在往复折叠时由于托架6的阻挡,轻易解决长期困扰手风琴爱好者夹腿的问题,本方案解决了人们长期使用手风琴所忽略的手风琴夹腿问题,将有助于采用本方案的手风琴产品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带给使用者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托架6为圆弧形结构以匹配人体腿部,当然圆弧形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圆弧形结构作用于人体腿部更紧密,常规弧形也可以实现本技术方案所要达到的目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架6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61,避免长时间使用托架6造成腿部分泌的汗液或热量无法排出。

此外,本技术方案的手风琴具有高音键盘4和低音贝斯5,上琴箱1、下琴箱3对称分布在风箱2两侧,低音贝斯5设置在下琴箱3前表面,高音键盘4设置在上琴箱1外侧面。通过将横向延展结构的高音键盘4直接改装在上琴箱1的外侧面,使得上琴箱1与下琴箱3在风箱2两侧保持对称,不仅使用方便,外形美观,也节约了运输和使用时所占据的空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将高音键盘4设置在上琴箱1时与上琴箱1铰接,需要小体积时就可将高音键盘4贴在上琴箱1外侧面,而对于需要传统模式的使用者,用于直接往外翻转90°即可,铰接结构可以采用铰链或者螺栓等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带底部托架的手风琴,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琴箱、风箱、下琴箱,还包括一托架,该托架一端固定于上琴箱底部或下琴箱底部,且托架另一端延伸至风箱下方并与风箱保持间隔。本发明手风琴在上琴箱底部或下琴箱底部设有隔离风箱叶片的托架,使用时托架直接放在腿上,而风箱叶片在往复折叠时由于托架的阻挡,轻易解决长期困扰手风琴爱好者夹腿的问题,本方案解决了人们长期使用手风琴所忽略的手风琴夹腿问题,将有助于采用本方案的手风琴产品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带给使用者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白卓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城市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6.13
技术公布日:2017.0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