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笛用笛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0892阅读:2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笛用笛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乐器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竹笛用笛膜。



背景技术:

中国的竹笛具有优美、动听的音色。一支竹笛能够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出去优质的竹材和精湛的演奏技术,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笛膜。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曾说:“笛膜是竹笛的第二生命。”中国竹笛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音色就源于这层薄薄的膜。

笛膜是笛子中一个十分的重要的部件,没有笛膜的话,笛子便很难吹出准确的音阶。笛膜经常贴在笛子的膜孔上,吹奏时通过气流的振动发声。

笛膜,这种薄膜有天然和人工两种。

天然笛膜一般取自芦苇的茎中,声音清脆响亮。笛膜的采制目前均由人工完成,平时为保持膜的新鲜,可以放入冰箱冷藏。笛膜的采集,每年在小满前后15天内进行。这个季节采集的笛膜厚薄与老嫩最合适。早于这个时间采集,笛膜显嫩;反之,过了这时间采集,笛膜偏老。天然笛膜的产地、水质、气候、采集等均会影响笛膜质量的好坏。

cn201610904518公开公开了一种天然笛膜的制备工艺,先原材料的选择:选择芦苇作为原材料,从采集的时间、地点和芦苇杆的选择三个方面去对原材料进行选择;然后削芦苇膜:经过砍芦苇杆和采削两个步骤完成削芦苇膜的工艺,制备得到注满空气的筒状芦苇膜;接着阴干:将筒状芦苇膜整齐的排列在阴凉处,温度在18-22摄氏度,湿度在40-60%的环境下静置6-12小时,自然风干,制备得到平整且富有弹力的天然笛膜。

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笛膜的人工制造方法,以避免天然笛膜的产地、水质等对笛膜造成的影响。

cn201410754889公开一种人工笛膜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以重量份计将13-31份的竹叶黄酮、6-12份的竹汁、0.3-2.4份的月桂醇磺酸钠和5-17份的石蜡高速均质5-10min,再向其中添加100-120份的去离子水在100-120℃下加热1-3h;(2)以重量份计向混合溶液中添加4-7份的聚丙烯和0.05-0.4份的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成预混料;(3)、将预混料放入造粒机中挤出造粒,控制造粒温度为120-200℃;(4)、将经过造粒的颗粒料送入制膜机制得薄膜,将薄膜裁剪成合适大小即得人工笛膜。

然而,目前的笛膜,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其结构强度并不高,所以经常在使用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笛膜破裂的问题。并且其均存在笛膜上水的问题,天冷时吹笛,膜常会被笛管内凝结的水所浸湿,于是好端端的笛音立时变得沙哑甚而吹不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笛膜的结构强度,解决现有笛膜易于破裂和上水的问题,实现笛膜的工业化生产,为此提供一种竹笛用笛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笛用笛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将聚砜溶于dmf/丙酮混合溶剂,搅拌溶解,加入竹汁或芦苇汁,竹汁或芦苇汁与聚砜的质量比为1:5-10,得到聚砜的质量分数10-15%的纺丝液,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

步骤2)浸润多孔分子筛,将分子筛纳米颗粒湿法球磨,分子筛纳米颗粒选自zsm、ts系列,颗粒直径为50-500nm,加入无水乙醇,球磨至形成浊液状态,将球磨形成的浊液离心处理,离心得到的固体物质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分散液,分散液的固体质量分数为5-8%,将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浸于分散液中,室温下超声处理至乙醇完全挥发,得到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

步骤3)笛膜加工,将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压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薄片,裁剪成合适大小的圆形薄膜即得竹笛用笛膜。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聚砜的分子量为20000-200000,更好地,聚砜的分子量为80000-150000,最好地,聚砜的分子量为120000;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的所述竹汁或芦苇汁为将竹子或芦苇杆内壁经挤压得到的汁液,离心分离去除不溶杂质,清夜备用;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中静电纺丝使用单喷头静电纺丝系统,电压为2-12kv、流量1-1.5ml/h、纺丝距离8-10cm、针筒横移距离5-8cm、横移速度10-14cm/min、纺丝线速度2-4m/min;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中分子筛为zsm-5、zsm-35、ts-1分子筛,颗粒直径为80-150nm,较好地100nm;

进一步优选地,圆形薄膜笛膜的中心厚度为h(mm),距离笛膜中心x(mm)的位置厚度为h(mm),满足以下关系式:h=h-x/1000。

通过以上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的竹笛用笛膜,能够轻松贴于笛孔上,使用便捷。

本发明的竹笛用笛膜与天然笛膜相比,音色、透明度方法基本相同,不受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能够工业化制造,易于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竹笛用笛膜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不易破裂。

本发明的竹笛用笛膜复合多孔分子筛材料,有效解决了笛膜上水的问题。

说明书附图

图1实施例1步骤1)得到的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

图2实施例1步骤2)得到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以有助于对本发明的理解。

应当理解的是,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当理解为具有在字典中限定的含义,而应理解为在以下原则的基础上具有与其在本发明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术语的概念可以适当地由发明人为了对本发明的最佳说明而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竹笛用笛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所述聚砜的分子量为50000,将聚砜溶于dmf/丙酮混合溶剂,搅拌溶解,加入竹汁,竹汁与聚砜的质量比为1:5,得到聚砜的质量分数10%的纺丝液,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

所述竹汁为将竹子内壁经挤压得到的汁液,离心分离去除不溶杂质,清夜备用;

静电纺丝使用单喷头静电纺丝系统,电压为5kv、流量1ml/h、纺丝距离8cm、针筒横移距离5cm、横移速度10cm/min、纺丝线速度2m/min;

步骤2)浸润多孔分子筛,将分子筛纳米颗粒湿法球磨,分子筛纳米颗粒为zsm-5分子筛,颗粒直径为100nm,加入无水乙醇,球磨至形成浊液状态,将球磨形成的浊液离心处理,离心得到的固体物质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分散液,分散液的固体质量分数为5%,将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浸于分散液中,室温下超声处理至乙醇完全挥发,得到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

步骤3)笛膜加工,将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压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薄片,圆形薄膜笛膜的中心厚度为h(mm),距离笛膜中心x(mm)的位置厚度为h(mm),满足以下关系式:h=h-x/1000,裁剪成合适大小的圆形薄膜即得竹笛用笛膜。

实施例2:

一种竹笛用笛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所述聚砜的分子量为80000,将聚砜溶于dmf/丙酮混合溶剂,搅拌溶解,加入竹汁,竹汁与聚砜的质量比为1:8,得到聚砜的质量分数10%的纺丝液,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

所述竹汁为将竹子内壁经挤压得到的汁液,离心分离去除不溶杂质,清夜备用;

静电纺丝使用单喷头静电纺丝系统,电压为7kv、流量1ml/h、纺丝距离10cm、针筒横移距离8cm、横移速度14cm/min、纺丝线速度4m/min;

步骤2)浸润多孔分子筛,将分子筛纳米颗粒湿法球磨,分子筛纳米颗粒为zsm-35分子筛,颗粒直径为300nm,加入无水乙醇,球磨至形成浊液状态,将球磨形成的浊液离心处理,离心得到的固体物质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分散液,分散液的固体质量分数为8%,将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浸于分散液中,室温下超声处理至乙醇完全挥发,得到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

步骤3)笛膜加工,将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压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薄片,圆形薄膜笛膜的中心厚度为h(mm),距离笛膜中心x(mm)的位置厚度为h(mm),满足以下关系式:h=h-x/1000,裁剪成合适大小的圆形薄膜即得竹笛用笛膜。

实施例3:

一种竹笛用笛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所述聚砜的分子量为150000,将聚砜溶于dmf/丙酮混合溶剂,搅拌溶解,加入芦苇汁,竹汁或芦苇汁与聚砜的质量比为1:10,得到聚砜的质量分数15%的纺丝液,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

所述苇汁为将芦苇杆内壁经挤压得到的汁液,离心分离去除不溶杂质,清夜备用;

静电纺丝使用单喷头静电纺丝系统,电压为12kv、流量1.5ml/h、纺丝距离10cm、针筒横移距离8cm、横移速度14cm/min、纺丝线速度4m/min;

步骤2)浸润多孔分子筛,将分子筛纳米颗粒湿法球磨,分子筛纳米颗粒为zsm-5分子筛,颗粒直径为400nm,加入无水乙醇,球磨至形成浊液状态,将球磨形成的浊液离心处理,离心得到的固体物质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分散液,分散液的固体质量分数为8%,将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浸于分散液中,室温下超声处理至乙醇完全挥发,得到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

步骤3)笛膜加工,将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压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薄片,圆形薄膜笛膜的中心厚度为h(mm),距离笛膜中心x(mm)的位置厚度为h(mm),满足以下关系式:h=h-x/1000,裁剪成合适大小的圆形薄膜即得竹笛用笛膜。

实施例4:

一种竹笛用笛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所述聚砜的分子量为100000,将聚砜溶于dmf/丙酮混合溶剂,搅拌溶解,加入芦苇汁,芦苇汁与聚砜的质量比为1:9,得到聚砜的质量分数14%的纺丝液,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

所述芦苇汁为将芦苇杆内壁经挤压得到的汁液,离心分离去除不溶杂质,清夜备用;

静电纺丝使用单喷头静电纺丝系统,电压为8kv、流量1.5ml/h、纺丝距离9cm、针筒横移距离8cm、横移速度12cm/min、纺丝线速度3m/min;

步骤2)浸润多孔分子筛,将分子筛纳米颗粒湿法球磨,分子筛纳米颗粒为ts-1分子筛,颗粒直径为400nm,加入无水乙醇,球磨至形成浊液状态,将球磨形成的浊液离心处理,离心得到的固体物质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分散液,分散液的固体质量分数为7%,将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浸于分散液中,室温下超声处理至乙醇完全挥发,得到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

步骤3)笛膜加工,将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压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薄片,圆形薄膜笛膜的中心厚度为h(mm),距离笛膜中心x(mm)的位置厚度为h(mm),满足以下关系式:h=h-x/1000,裁剪成合适大小的圆形薄膜即得竹笛用笛膜。

对比例1:

一种竹笛用笛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所述聚砜的分子量为50000,将聚砜溶于dmf/丙酮混合溶剂,搅拌溶解,加入竹汁,竹汁与聚砜的质量比为1:5,得到聚砜的质量分数10%的纺丝液,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

所述竹汁为将竹子内壁经挤压得到的汁液,离心分离去除不溶杂质,清夜备用;

静电纺丝使用单喷头静电纺丝系统,电压为5kv、流量1ml/h、纺丝距离8cm、针筒横移距离5cm、横移速度10cm/min、纺丝线速度2m/min;

步骤2)笛膜加工,将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压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薄片,圆形薄膜笛膜的中心厚度为h(mm),距离笛膜中心x(mm)的位置厚度为h(mm),满足以下关系式:h=h-x/1000,裁剪成合适大小的圆形薄膜即得竹笛用笛膜。

即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缺少分子筛浸润步骤。

对比例2:

一种竹笛用笛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所述聚砜的分子量为50000,将聚砜溶于dmf/丙酮混合溶剂,搅拌溶解,加入竹汁,竹汁与聚砜的质量比为1:5,得到聚砜的质量分数10%的纺丝液,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

所述竹汁为将竹子内壁经挤压得到的汁液,离心分离去除不溶杂质,清夜备用;

静电纺丝使用单喷头静电纺丝系统,电压为5kv、流量1ml/h、纺丝距离8cm、针筒横移距离5cm、横移速度10cm/min、纺丝线速度2m/min;

步骤2)浸润多孔分子筛,将分子筛纳米颗粒湿法球磨,分子筛纳米颗粒为zsm-5分子筛,颗粒直径为100nm,加入无水乙醇,球磨至形成浊液状态,将球磨形成的浊液离心处理,离心得到的固体物质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分散液,分散液的固体质量分数为5%,将微纳米多级结构聚砜纤维膜浸于分散液中,室温下超声处理至乙醇完全挥发,得到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

步骤3)笛膜加工,将复合多孔分子筛的聚砜纤维膜压制成厚度无变化的薄片,裁剪成合适大小的圆形薄膜即得竹笛用笛膜。

对实施例1-4、对比例1-2的笛膜进行测试,实施例1-4的笛膜均具有较好的强度,吹奏时并无明显上水现象,对比例1的笛膜强度差,并且出现明显的上水现象,对比例2的笛膜强度差,并无明显上水现象。可见本发明的笛膜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不易破裂,有效解决了笛膜上水的问题。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